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方方正正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训练最多的当然还是叠被子,要把被子叠成一个方方正正见棱见角的被包,也要练一阵呢。
2、只见此人年方三十出头,方方正正的脸上充满凛然正气。
3、把你的便装卷起来,不必叠得方方正正平放在行李包里,这样就能留出地方放置其他的东西,而其他衣服也不会起褶皱。
4、几步过后,三愚先生脸色越来越难看,棋子越落越慢,方方正正的红脸膛越变越红;再走几步,他长叹一声,默默把两枚黑子放在棋盘上,干脆投子认负啦。
5、这只不过是一个形状优美,方方正正,光光滑滑的年轻人的额头。
6、我们总算重返了车站,这里的建筑和北方其他火车站没有什么不同,钢筋混凝土,像盒子般方方正正,就是多了穿着厚重棉大衣的边防军。
7、每天起床,杜江南还是像班长、王鑫、于辉活着的时候一样,整理他们的内务,把他们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床单铺得平平展展,牙缸脸盆摆得整整齐齐。
8、这款鼠标垫看起来方方正正的,样子一点也不出奇。
9、只见城内街道方方正正,阡陌交通,两旁店肆林立,贩夫走卒穿梭其中,叫卖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端的是热闹非凡。
10、很怀念初临山顶的惊喜。陡直狭窄的山路突然豁然开朗,整个城市刹那送到眼底。玉色长空,青黑群鸦,云气从四周山谷中绵绵不绝涌出,瞬息万变。棋盘格局的街道,棋子般的町屋,城中方方正正的一块浓绿是御所。
11、新兵入伍,首先要学习“叠被子”,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有棱有角,像“豆腐块”。
12、久不联系,想念你,元旦特别想念你;久不见面,思念化祝福,元旦发给你;每一个久久不见面的日子,打包成方方正正的祝福字体,在远远地方祝你,元旦快乐,团圆快乐!
13、乡人们识字不多,却对方方正正的汉字怀着一份天然的敬畏心,在他们眼里,字是有灵性的,能识文断字的才算“亮眼人”。
14、不要看见有个方方正正的“北大方正”,就也同样来个方块叫“清华同方”。
15、标志方方正正,给人以稳定、信任之感。
16、这本漂亮的方方正正的大书是关于一个的房子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呢?
17、灯影照射下,车库那些方方正正的梁柱显得特别的僵冷。
18、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在宣城来讲,宣城学院却依然算得上明亮大气,大门前一块丈许的青金石上面方方正正的刻着宣城学院四个字,传说是宣城第一任城主亲自刻上去的。
19、毛驴上坐的是个媳妇,方方正正的脸上,两只眼睛似秋月:那牵缰的却是个姑娘,苹果似的脸上,一双大眼睛似银星。
20、他那方方正正的脸上,一对大而黑的眼睛灼灼逼人。
21、身材高大,方方正正,不留头发,不梳辫子,故有艺名“秃红”。
22、献真诚心,践实在事,真真诚诚,实实在在,无愧于心;说普通话,写方正字,普普通通,方方正正,不失真我。
23、通天教主对着面前的空气一招,一块方方正正镶有暗金色花边的镜子出现在大殿之中。
24、父亲教育他:中国的文字是方方正正的,而做人也要像字一样堂堂正正。
25、整座营盘方方正正,边长两公里,四周环以土围和深壕。
26、耳中的声音似乎没有了,眼前的人物似乎不见了,只有那两间白,暖,贴着红喜字的小屋,方方正正的立在面前。
27、大门上横批方方正正四个字,相国武馆,还御玺御制的。
28、我怎么让自己相信,任何可疑之事都可以在这方方正正的印刷字样里,找到它们的容身之地?
29、她的体态达到了孩童美的极致,没有一般儿童那种圆圆胖胖、方方正正的轮廊。
30、山洞不大,进深有五米,只有两米高,有的地方方方正正,有的地方凹凹凸凸极不规则,不知道这是人为建造的,还是天然的。
31、现在她才发觉,他的下巴颏儿是方方正正的。
32、路旁一片烤烟地,只见绿油油的烤烟垄挨垄,棵靠棵,挨挨挤挤连成一片,方方正正,简直是一块立体大地毯。
33、斯普鲁恩斯用块摺得方方正正的手拍抹抹红彤彤的脸。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