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的诗词有:《咏史六首·班固》《班固·前烈知纯淑》。
班固的诗词有:《咏史六首·班固》《班固·请室冤魂叫不闻》。 结构是:班(左中右结构)固(全包围结构)。 拼音是:bān gù。 注音是:ㄅㄢㄍㄨˋ。
班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班彪也是史学家。他继承父业,续修《汉书》。又善于作赋,所写《两都赋》为汉赋名篇。公元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后窦宪专权被杀,他受牵连,死在狱中。《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妹班昭续成。
二、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32~92)?字孟坚,汉班彪子,明帝时为郎,曾与傅毅典校秘书,后续其父彪所著《汉书》,积二十余年乃成。为断代史之祖。著有〈两都赋〉、〈封燕然山铭〉等四十余篇作品,传于后世。词语翻译英语BanGu(32-92)?,EasternHandynastyhistorian,wrotetheDynasticHistoryofWesternHan德语BanGu(Eig,Pers,32-92)?法语BanGu
三、网络解释
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概述图班固画像来源:中华英烈祠)
关于班固的诗句
关于班固的成语
班班可考 班香宋艳 固若金汤 根牢蒂固 将夺固与 班荆道旧 班师回俯 班马文章 秀出班行 班师回朝
关于班固的词语
一班半点 班师回朝 略窥一班 班师回俯 班门调斧 秀出班行 固若金汤 根牢蒂固 将夺固与 班香宋艳
关于班固的造句
1、几经打听,夏班固愿意成全这件事,当做新娘。
2、班固是御用文人,他的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
3、除了游记,念时还大方地向钱江晚报记者展示了自己一本盖满了沿途邮戳的本子,上面还有班固的《泗水亭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
4、汉代及其以后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基本上丢失了这个传统,始作俑者为东汉班固。
5、小说在文明之初曾经有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但在班固等学者给小说下定义的时代,它已成为边缘性的话语形态,地位低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