掊字笔画是什么:11
掊的笔顺是横、竖钩、提、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
掊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一画
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掊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掊的拼音为pǒu,部首为扌,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ㄆㄡˇ,ㄆㄡˊ,笔顺编号为12141431251。
掊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掊的详细内容
[ pǒu ]1. 抨击:掊击。2. 破开,剖:掊斗(dǒu )折衡(毁弃斗和秤)。[ póu ]1. 用手扒土。2. 聚敛:掊敛。掊聚。
二、百科解释
掊,两种读音:póupǒu。例如培(读póu)字在理论上既可以是聚拢泥土,也可以是扒拉泥土,但古人定义为“聚拢泥土”,所以“培”字今字典义是“往植物根部聚土”。但“掊”字特别,既有用为“扒分”的意思,如“掊土得鼎”;也有“聚拢”的意思,如字通“抔”,为“双手聚拢(豆子等物)而捧起”的意思。
三、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掊【卷十二】【手部】把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从手咅聲。父溝切说文解字注(掊)杷也。杷各本作把。今正。木部曰。杷者、收麥器也。引申爲凡用手之偁。掊者、五指杷之。如杷之杷物也。史、漢皆言掊視得鼎。師古曰。掊、手杷土也。杷音蒲巴反。其字从木。按今俗用之刨字也。大雅曰。曾是掊克。傳曰。掊克、自伐而好勝人也。以自伐釋掊、以好勝人釋克。未得其解。定本掊作倍。正義謂己兼倍於人而自矜伐。似定本爲是矣。然孟子書亦作掊克。趙注但云不良也。知詩本不作掊。毛意謂掊爲倍之叚借字。掊有聚意。與捊音義近。有深取意。則不同捊也。毛詩釋文云。掊克、聚斂也。此謂同捊也。方言曰。掊、深也。郭注云。掊尅、深能。以深釋掊、以能釋尅。此亦必古說。但皆非毛義。方言掊訓深、與許說合。○六書故引唐本作捊也。不若顔氏本作杷。从手。咅聲。父溝切。廣韵薄矦切。古音在一部。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百官志注引胡廣曰。鹽官掊坑而得鹽。
下面介绍下掊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掊】字的组词有:
掊斥、锄掊、掊攻、掊聚、掊攟、掊克、掊敛、掊击、掊取、掊刻、掊怨、掊冒、掊尅、攘掊、击掊、掊斗折衡、一掊土、
关于【掊】字的诗词有:
《西江月读通鉴唐太宗掊魏徵碑,有感而作》、《题虎掊泉》、《题东林寺虎掊泉》、
关于【掊】字的成语有:
关于【掊】字的书法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