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遗弃家庭成员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遗弃家庭成员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来源:测品娱乐
第1种观点: 一、遗弃家庭成员如何定性1、遗弃家庭成员的定性,具体如下:(1)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2)属于有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3)主体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4)当事人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提起离婚诉讼。人民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二、遗弃家庭成员罪判几年遗弃家庭成员罪判五年以下。对家庭成员进行遗弃的,如果遗弃情节恶劣,造成家庭员流离失所、严重伤残等的,就构成遗弃罪,依据具体情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2种观点: 法律解析: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成员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成员不履行行其应尽义务的违法行为。此处“需要赡养、抚养和抚养的成员”是指家庭中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这里“没有生活能力”,是指不具备或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给予供养,或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照顾的情况。这里的“赡养、扶养、抚养”不仅指物质上的供养,还包括生活上的帮助、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抚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日益显得重要。遗弃行为的受害人往往是家庭中的老弱病病残者和缺乏生活能力的人,这就使得遗弃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在我国遗弃家庭成员的认定为,对需要进行抚养、赡养义务的人,不履行应尽的义务的,属于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由依法作出支付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