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特困人员一般是指指城乡特困人员,这群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而且我国从2021年7月1日起开始,最新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将实施。法律依据:民政部发布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第四条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一)无劳动能力;(二)无生活来源;(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第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劳动能力:(一)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三)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3种观点: 一般困难比较困难特殊困难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标准。困难在程度和范围上不同。一、不同程度,1、一般困难是指客观存在于某一方面,并能通过人为努力克服的因素。一般来说,难度低,程度浅。比较困难是指困难的情况和恶劣的生活条件。它们还提到复杂和许多不易克服的障碍。难度较高,克服大部分困难的幅度、程度和难度都在平均水平以上。特殊困难是指绝对贫困指个人或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二、不同范围,一般困难学生的基本条件:,(一)父母失业、缺乏经济来源的学生;,(二)父母年满60周岁的学生;,(三)学生本人或者家庭成员长期患病,花费较大的;,(四)家庭无经济收入的老、幼、病、残学生;,法律依据:《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第六条 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章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生活来源。前款所称收入包括薪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等各类收入。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优待抚恤金、高龄津贴不计入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