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刑事起诉程序应该怎么走呢

刑事起诉程序应该怎么走呢

来源:测品娱乐


1、立案

社会上出现了涉嫌犯罪的事件,侦查机关可能是基于有关单位或个人报案、控告、举报以及犯罪嫌疑人自首等原因而介入,进行初步的调查后,如果认为这一事件中存在犯罪事实并应该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则予以立案,从而启动了刑事诉讼程序。

2、侦查

侦查机关立案以后,开始进行侦查。侦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找到犯罪人,一是收集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嫌疑的人为了防止其阻碍诉讼的正常进行,如防止犯罪嫌疑人串供、毁灭证据、逃跑、自杀等情形,可以采取强度不同的强制措施,常见的如取保候审、拘留、逮捕等。

3、审查起诉

接到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以后,案件进入到审查起诉阶段。在这一阶段,会对《起诉意见书》以及全部案卷材料和证据进行全面审查,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调查核实其他证据,认为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对案件作进一步侦查时,可以决定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

4、审判阶段

在收到并审查移送起诉的案件后,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一般会公开开庭审理。法庭审理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做出判决。

5、执行

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机关和监狱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人民对于监察机关、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人民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刑事第二审程序流程怎么走

流程:

1、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或上级人民提出上诉;二审审查一审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2、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

(3)举证质证;

(4)法庭辩论;

(5)法庭调解;

(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7)宣判。

《刑事诉讼法》第216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欠钱起诉程序怎么走

首先要确定对方欠款的事由,是民间借贷、还是合同纠纷等。合同、借条、欠条对管辖有无约定。有管辖约定从约定,无约定的向被告所在地人民起诉。

一、符合起诉条件

1、提起诉讼的人,即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事实是指发生纠纷的简要过程,理由是指支持诉讼请求的事实和;

4、案件属于本院受案范围和本院管辖。

二、准备好起诉材料

1、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起诉状副本。起诉状应当记明以下事项:

(1)原、被告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或者出生时间、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如身份证等有效证明材料;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代为起诉的,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3、证明原告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

4、提供起诉人准确送达地址及对方当事人准确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

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即受理,并办理相关立案手续。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在收到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向原告送达不予受理裁定书。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

法律依据: 该内容由 齐凤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