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时间与拘留证要求、讯问和释放的规定相关。违法行为人的行政拘留最长15天,犯罪嫌疑人的刑事拘留最长37天。拘留证必须出示,讯问应在24小时内进行。《刑事诉讼法》规定,机关应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被拘留人,除特殊情况外,24小时内通知家属。嫌疑犯拘留一般需要10天,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30天。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延长至4日或30日。
法律分析
一、拘留一般是多少时间
1、对于违法行为人的行政拘留,最高可以拘留十五天;而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刑事拘留,最高则可拘留三十七天。《刑事诉讼法》规定,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五条
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第八十六条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二、嫌疑犯拘留时间一般是多少天
1、嫌疑犯拘留时间一般需要十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2、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违法行为人的行政拘留最高可拘留十五天,而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刑事拘留最高可拘留三十七天。机关在拘留人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若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情况,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对于嫌疑犯,一般拘留时间为十天,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三十日。以上是根据法律规定的时间。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四节 拘 留 第一百三十一条 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审查后,根据案件情况报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内,依法办理提请批准逮捕手续;
(二)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不需要逮捕的,依法直接向人民移送审查起诉,或者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手续后,向人民移送审查起诉;
(三)拘留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手续;
(四)具有本规定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释放被拘留人,发给释放证明书;需要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七节 查询、冻结 第二百四十三条 冻结存款、汇款、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保证金等财产的期限为六个月。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对于重大、复杂案件,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冻结存款、汇款、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保证金等财产的期限可以为一年。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七节 查询、冻结 第二百四十四条 冻结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证券的期限为二年。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