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元杂剧构成部分有哪些

元杂剧构成部分有哪些

来源:测品娱乐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主唱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主唱。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宾白在后世的戏曲中也叫道白或说白,前人对元杂剧的宾白大致有两种解释: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单宇《菊坡丛话》:“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后者从训诂角度说明可能更准确些。它是曲词外演员说的话、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又称韵白和散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

扩展资料

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剧本。元杂剧剧本一般都安排唱北曲四大套,每套各有若干支曲子,少则3支,多则20余支,同属一个宫调,一韵到底每套曲子都由正末或正旦一个角色主唱。

四套曲子大抵与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段落相适应。此外,为了交代或衔接剧情,有时加“过场戏”。这种“过场戏”,或一或二,前后位置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而定。

在“过场戏”里除宾白外,只唱《仙吕·赏花时》或《正宫·端正好》等一、二支曲子,后来明刊本的元杂剧,标为“楔子”。

“楔子”是取木工加楔入榫,使之密合牢固的意思。元杂剧的这种剧本结构形式,从现存的《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可以概见。后人常用“四折一楔子”来概括元杂剧的剧本。

元杂剧构成部分有哪些

元杂剧,是元代涌现出的一种文学体裁,元杂剧剧本一般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曲词以一人主唱的形式进行,宾白就是说白,包括对白和独白。科范或者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者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目泪科,…代表人物关汉卿等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