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赤小豆怎么吃除湿效果好

赤小豆怎么吃除湿效果好

来源:测品娱乐


赤小豆怎么吃除湿效果好 最补肾

【别名】

赤豆、红小豆、朱小豆。

【营养成分】

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C等)及钾、钙、铁、磷、铜、铅、皂角苷等,适宜各类水肿患者食用,包括肾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配合黑鱼、鲤鱼、黄母鸡同食,消肿效果更好)。它含钾量高,能促进利尿消肿,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它还含有较多的皂角苷可刺激肠道,且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肾病水肿均有益。产后缺奶水和水肿,可用赤小豆煎汤或煮粥食用。肥胖的人亦适宜吃赤小豆。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促进毒素排出体外的作用。妇女月经耗血,进食赤豆有良好的补血效果。赤豆汤加红糖饮服,防治缺铁性贫血效果较好。它还富含叶酸,是孕妇的理想食品。赤小豆可被用于制成多种特色食品,如赤豆汤、赤豆糕、赤豆包、豆沙糕、豆沙粽、豆沙汤圆、豆沙棒冰、豆沙春卷等。它们既是可口的点心,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又是很好的补益食品。

【中医观点】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肾、膀胱四经。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解毒、消肿、宽肠理气、调经通乳、健脾止泻之功效。可用于水肿、脚气、疮肿、恶血不尽、产后恶露不净、妇女经闭或经水淋漓不尽、痔疮出血、肠痈腹痛、泻痢湿热、黄疸、热毒痈肿、乳汁不畅、丹毒、腮颊肿痛、风疹块、畜肉中毒、跌打损伤之症。《本草纲目》说:“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澼,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产难,皆病之有形者。”《日华子本草》提到:“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陈自明《妇人良方》中记载:“予妇食素,产后七日,乳脉不行,服药不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当夜遂行。”赤小豆的叶、芽、花也可入药,用于治疗水肿。另据元代贾铭《饮食须知》中介绍:赤小豆的花叫“腐婢”,能解酒毒,食之令人多饮不醉。

【验方】

(1)赤小豆80克,冬瓜120克,煮汤服,能利尿退肿,适用于肾炎水肿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2)赤小豆250克,煎浓汁去豆饮汤,连饮3~5天,能通乳祛肿,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少乳,产后水肿、尿少。

【选购与贮存】

赤小豆以色泽鲜艳,颗粒饱满、均匀,没有虫眼者为佳。保存赤豆,可用开水浸泡10分钟后捞出晒干,放在密封的容器内,并置于干燥、阴凉、通风之处。

【温馨提示】

①赤小豆与相思豆二者外形相似,均有“红豆”之名,但食用时不可混淆。相思豆产于广东,外形特征是半粒红半粒黑,曾有人误把“相思豆”当做赤小豆服用,引起中毒。

②赤小豆能通利水道,故津血枯燥、消瘦、尿多之人忌食。陶弘景云:“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瘦。”

③《随息居饮食谱》说:“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④赤小豆偏凉性,易使羊肉的温补功效降低,所以两者不宜一同食用。

⑤赤小豆中富含的铁与茶叶中的单宁酸成分相遇会形成不溶解的铁,因而降低人体对铁的吸收,故不宜同食。

⑥赤小豆与鲤鱼二者同食利水消肿,健康人食用则对身体不利。

⑦煮赤豆汤时应掌握好加糖时机,那就是须在赤豆煮烂之后加糖,若太早加糖则赤豆较难煮烂。

⑧赤小豆在胃肠道内有时可能产生饱滞感,煮赤豆时可加入适量具有通气消滞作用的陈皮。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