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怎么吃治疗脱发白发效果比较好
【别名】
黑大豆、料豆、零乌豆。
【营养成分】
黑豆含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氨基酸,虽不及其他动物蛋白丰富,但不会造成高脂血症的危害。同时,它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钠、氯、钾、钙、磷、铁、铜、多种维生素及唾液素、大豆黄酮苷、染料木素、大豆皂醇、胆碱、叶酸、亚叶酸、泛酸、生物素等。黑豆所含的大豆黄酮苷有雌激素样功效,对小肠有解痉作用,能改善更年期症状。异黄酮可改善心悸、盗汗、失眠等更年期症状。膳食纤维能帮助肠道蠕动,有利于肠道排便,还能有效稀释毒素,避免毒素对肠道直接感染,有助于提高肠道内的免疫能力。黑豆对爱美的女士们来说益处多多,因为黑豆所含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以及表皮中的花青素,可以养颜护肤、延缓衰老。B族维生素还能增进肠道有益菌生长。黑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胆固醇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防止血管病变,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滋润肠道,有助于改善粪便干燥引起的便秘症状。此外,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被人体吸收利用,又有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黑豆中所含的皂素能帮助抑制脂肪吸收,促使脂肪分解,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因此,常食黑豆,有助于减脂、降压,对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有益。多吃黑豆还能有效预防肥胖。
【中医观点】
黑豆性平味甘,入脾、肾二经。有活血解毒、祛风利水、补肾滋阴、调中下气、解表清热、健脾止汗、养肝明目之功效,可养血、除烦。可用于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水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痈肿疮毒、遗尿盗汗、消渴腰痛、耳鸣耳聋、两目昏暗、不孕不育、婴儿湿疹等症。《名医别录》记载:“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头毒。炒为屑,主胃中热,去肿除痹,消谷止腹胀。”《本草纲目》说:“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根据历代医家经验,凡食物或药物中毒均可以饮黑豆汁解毒,但明代李时珍经亲自实践认为黑豆必须与甘草同煎汤服,才有解毒作用。《本草纲目》中说:“古方称大豆解百药毒,予每试之,大不然,又加甘草,其验乃奇。如此之事,不可不知。”黑豆还有醒酒功效,将黑豆作为下酒菜食用可防止酒醉,酒后饮用黑豆茶可缓解酒精造成的身体不适。每日食数枚黑豆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可以延缓衰老、补肾益精。黑豆酒就是充分利用黑豆的药用功效泡制出来的酒,饮入这种酒后体内生热,可以治疗因血液循环不好而容易着凉的病。
【验方】
(1)黑豆茶:将黑豆和水按150克对应700毫升的比例搭配,煮至水量减少一半,饮用。
(2)黑豆酒:①将350克黑豆放入锅中炒至稍糊;②摊在纸上让其充分冷却,用手搓去表皮;③放在瓶中,再倒入1斤日本清酒(也可用白酒),盖上盖子密封保存;④放置于阴凉处,2~3个月后,用纱布滤去残渣即可饮用。药酒温热后饮用,效果更佳。
【选购与贮存】
选购时注意,选择色泽光亮乌黑、颗粒饱满、无霉变、无虫蛀的黑豆。可以简单地搓揉一下,如果掉色,则为染色的黑豆。还可以通过豆仁颜色来区别优劣黑豆,剥开豆皮,好的黑豆仁应该为绿色,豆仁上有明显染色痕迹的为染色黑豆,如果豆仁发青则说明黑豆还未成熟。真正的黑豆侧面会有一个白色的小点,如经过染色的黑豆则看不出来。
贮存黑豆,要放在有盖容器内,注意干燥、通风、避光,常温保存即可。
【温馨提示】
①黑豆的摄取要注意节制,黑豆中含有豆蛋白成分,若人体摄取过多会导致人体对于铁质的吸收降低90%,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一般成年人每日的摄取量以20~30克为限。小儿更不宜多食。②黑豆与黄豆一样都含有胰蛋白酵素抑制剂,生食时酵素会抑制蛋白质的吸收,容易引起腹泻,故应熟食。③黑豆质硬不易消化,消化不良者不可多食。④黑豆炒熟后性热,多食易上火,故不宜多食。⑤忌与蓖麻子、厚朴同食。⑥不宜食用未煮熟的黑豆,否则会使肠胃不好的人出现胀气;不宜过度加热,煮得过烂容易使营养成分分解,降低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