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租赁合同违约需要按照约定进行赔偿,违约行为包括发包方非法变更、解除合同等干涉承包方权益的行为。承包方违约形式包括改变土地用途、破坏性经营等,违约责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法律分析
一、土地租赁合同违约怎样赔偿
合同双方当事人有约定的首先按照合同约定赔偿,如果没有约定的,可以按照合同违约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包括合同履行后当事人可获得的利益。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二、土地租赁合同违约的情形有什么
土地租赁合同违约有两种,发包方违约和承包方违约。
1、发包方的主要违约形式及责任
(1)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
(2)发包方非法变更、解除合同,
(3)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4)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以上四种违约行为,发包方应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5)发包方未依合同约定交付承包标的的,对于该违约行为,发包方根据其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2、承包方的主要违约形式及责任
(1)承包方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用于非农建设,是严重的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承包方进行破坏性、掠夺性经营,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发包方可以要求承包方对造成的损失给予赔偿。
(3)承包方没有依约定交纳承包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土地租赁合同违约,需要按照双方约定好的方式进行赔偿。土地租赁合同违约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发包方违约,另一种是承包方违约,这两种违约所要承担的责任和违约方法都是不同的。没有经过承包方的同意,发包方非法变更、解除合同,干涉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属于违约行为。
结语
土地租赁合同违约需要根据双方约定进行赔偿。发包方违约包括干涉承包方的自主权、非法变更或解除合同等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承包方违约则包括改变土地用途、破坏性经营或未按约定交纳承包费等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赔偿金额应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但不得超过预见到的损失。双方需按照约定方式处理合同违约,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修正):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四条 使用已经沙化的国有土地从事治沙活动的,经县级以上依法批准,可以享有不超过七十年的土地使用权。具体年限和管理办法,由规定。
使用已经沙化的集体所有土地从事治沙活动的,治理者应当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具体承包期限和当事人的其他权利、义务由承包合同双方依法在土地承包合同中约定。县级依法根据土地承包合同向治理者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保护集体所有沙化土地治理者的土地使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17修订):第八章 扶持措施 第六十 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性配套辅助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九章 农民权益保护 第七十一条 国家依法征收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保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给予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