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 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 年)。包拯是北宋中期有名的政治家之一。和他同时代的欧阳修说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他在生前就博得了很好的名声,连乡村里的妇女儿童,都知道他的名字,人们尊称他为...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 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事实上,包拯的幼少年时代,深受父母宠爱和教养。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 劾包拯“素少学问”。
包拯(包青天) 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 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任...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包拯出生在庐州合肥县,今安徽合肥一个高级的家庭里。父亲包令仪,字肃之,宫居朝散大夫、虞部员外郎,管理着国家的山泽苑林。包拯小时候,不讲吃,不讲穿,严守父教,刻苦读书。乡试中,他虽然名列前茅,但一不骄,二不懈,谦虚谨慎,...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
姓包,名拯,字希仁;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当时皇帝人品还行,看到包拯比较有能力,就把他调到了工作,为了留住包拯还专门为包拯设立了五星级办公室——开封府,掌管国家的司法和执法大权。包拯在这一干就是一辈子,由于在当地人缘比较好、个人能力强、也比较喜欢他,所以有当地后人说包拯是开封...
包青天(本名:包拯,又称:包龙图,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杰出清官代表。包拯性情严峻、刚正不阿,其出任公职时,务求忠诚厚道、廉洁公正、铁面无私,“不爱乌纱只爱民”,深受百姓敬仰。他断案英明刚直,民间多有作品描述其断案故事,如《...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氏。以下是关于包拯的详细介绍:基本信息:包拯,字希仁,生于999年,逝于1062年7月3日,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仕途经历: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以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此后,他历任三司...
包青天(本名:包拯,又称:包龙图,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杰出清官代表。包拯性情严峻、刚正不阿,其出任公职时,务求忠诚厚道、廉洁公正、铁面无私,“不爱乌纱只爱民”,深受百姓敬仰。他断案英明刚直,民间多有作品描述其断案故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