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位于xx镇南部6公里,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全村总面积4.7平方公里,共有11个村小组490户2330人,是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340人,现已脱贫78户324人,并于20xx年实现整村退出。
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xx村按照“六清二改一管护”的基本要求,重点围绕解决“氛围不浓”、“标准不高”“机制不够”三个关键问题,从群众出发,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逐步形成“户户为阵地、人人都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局面,全村呈现出干净、整洁、有序、和谐新村貌。
一是做好“五个一”宣传,解决氛围不浓的问题。
开好一个会,在开好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小组长会议的基础上,分村小组、分屋场开好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培训户主会,详细解释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动员群众参与。发好一封信,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户主会,挨家挨户上户开展环境整治宣讲,发放和张贴好《xx镇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上好一堂课,积极实施村校(xx小学)联动,在xx小学各班级召开一次人居环境整治主题班会和主题家长会,动员学生和家长认真搞好户内“五净一规范”,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争做文明村民。开展一次检查,组织村组干部、帮扶干部、党员和全体村民代表,分组分阶段挨家挨户开展环境整治入户检查,在宣传阶段重点检查农户“五净一规范”熟悉情况;在整治阶段发现和指出农户家中问题,督促整改;在长效阶段,检查农户卫生坚持情况和参与村内环境整治情况。建好一个宣传阵地,用好村内广播、微信群、宣传展板等,建立起人居环境整治宣传阵地,每天定时通过广播循环播放人居环境整治宣传资料,每周在村务公开群通报农户卫生状况并公示到村小组,通过正反面宣传,全面激发村民动力。
二是做细“五个一”整治,解决标准不高的问题。
成立一个理事会,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选取了有威望、有积极性的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代表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解决了理事会场所,配备了公章、票据等办公用品,全程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村民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督促。建立一个网格,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了以党支部任组长、村内“九职人员”和公益性岗位等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划分“责任田”,落实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邀请小学校长、理事会成员等参加村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同时,在各村小组成立由小组长、妇女小组长、生态护林员、村民代表等担任的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常态化开展日常巡逻、监督,建立起立体化的环境整治工作网格。做好一页作业,由xx小学每天给学生安排一页家庭“五净一规范”作业,要求学生参与和监督各自家庭的环境卫生整治,每天对自己家中院内净、卧室净、厕所净、厨房净、个人卫生净、院内物品摆放规范等进行自评,对自己所做、所思进行自评,并要求家长签字,促进每位学生、家长养成良好习惯,对学生“五净一规范”家庭作业进行每周一汇总,由学校报送至村,再由村汇总至镇。做好一次提升,充分用好环境整治工作经费和收取的农户保洁费及村集体经济收入,购置了一批垃圾桶、扫把等环卫设备,新开发了2个公益性保洁岗位,同时,整合村组干部力量、公益性岗位、性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五保户)力量,每月开展一次为期3天的“六清二改”为重点的整治提升活动,对影响垃圾、杂物、废弃物进行无死角清理,对残破土坯房、“空心房”、墙体进行拆除,对老人住老房等进行劝导并对老房进行拆除,对村内空坪、道路旁荒土进行集中绿化提升,对鸡鸭等家禽通过集中购买鸡笼或建设鸡笼进行围养,对村内道路旁的菜园统一采取竹篱笆围栏,并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硬化门前空坪、阶檐水沟、绿化庭院。开展一次示范整治,在每个村小组选取3-5户正反面样板户,其中2-3户为“五净一规范”样板,2-3户为环境最差、生活场景最差的反面样板,组织党员干部小组长、理事会和农户进行集中整治现场教学,做好前后对比照片,在村务公开微信群进行公示,示范带动农户参与环境整治。
三是落实“五个一”管护,解决机制不够的问题。
健全一个村规民约,由理事会牵头,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导“五净一规范”,抵制脏乱差、抵制不孝敬老人、老人住老房、不赡养子女、子女辍学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在显著位置张贴公告,在村广播巡回播放,引导村民自我执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开展一次评比,结合赣南新妇女运动和“五星创评”活动,实行人居环境每周汇总、每月评比,每月组织工作组、理事会等,逐一上户打分、评比,对每户村民的评比结果,形成红黑榜在村小组进行公示,并通过广播进行全村通报,对评比优秀的农户家庭内张贴“清洁家庭”标志,并优先申报“环境卫生星”;对评比落后农户在家庭内张贴“不清洁”标志,并将农户姓名和户内照片进行微信群公开曝光,全面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完善一套考核,将每月评比结果进行综合运用,在村务公开栏设立人居环境整治竞赛栏,依据各村小组农户的综合得分情况,对每个村小组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每月统计和排名,评比出环境整洁小组和环境落后小组,评比结果纳入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和包组村干部的绩效考核,进一步激发包组村干部、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和村小组村民的荣誉感和工作动力,形成“组组竞赛”的良好氛围;同时,对配合村两委、理事会工作,在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中表现差的村民,对其家庭行政审批、兵役证明等事项“从严把关”,特别是家庭“五净一规范”不到位、多次推诿、拒绝整改的村民,由理事会张白榜公示,予以通报,村民予以道德谴责。建立一个爱心超市,采取帮扶单位解决部分、镇里解决部分、村集体收入解决部分、社会捐资解决部分的筹资方式,筹集3万元资金,购买一批日用品,建立一个爱心超市,由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进行管理,根据人居环境整治每月评比情况,对农户进行积分,将积分用于爱心超市日用品兑换,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已开展了5次积分兑换活动,有力助推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展一个产业,在继续做好肉鸡养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用好高标准农田,积极动员、引导农户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杜绝田地撂荒,整治田间地头卫生,打造秀美田园风光,通过发展产业,改变村民“脏乱差懒”的坏习惯,培养村民爱环境、爱劳动、勤致富的良好习惯。
通过系列举措,“自己村的卫生我们村民要自己负责”、“自己卫生都搞不好,怎么对得起给我们的村建设的这么美?”等等成为已经村民们的共同呼声,有效破解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与短”、“内与外”、“疏与堵”的难题,真正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为了新形势下转变作风、凝聚民心、群众得实惠的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