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酒后驾车的原因与防范对策(共)
浅谈酒后驾车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庭,二轮摩托车普及千家万户。然而,酒后驾车现象越来越多,酒后驾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酒后驾车的后果往往是车毁人亡,酒后驾乘摩托车的交通事故繁多,害人害己。虽然我国交通安全法规对酒后驾车规定了较为严厉的处罚,可酒后驾车就是阴霾不散,屡禁不止,有些驾驶人明知故犯,存在“酒醉三分醒”不碍事的错误心态,但往往由此酿成无数的交通惨案和家庭悲剧。为此,交通管理部门对酒后驾车采取许多防范措施,但是酒后驾车不但不能杜绝,而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一、酒后驾车屡禁不止的原因
1.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上溯几千年。酒,自古以来被誉为玉液琼浆,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举杯共饮”更是一种象征欢聚、交流和友谊,“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美妙诗句传诵千古而不衰。中国人自古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无论是婚丧嫁娶、亲友团聚都离不开酒;同事集会、同学会、战友会、同乡会等聚会离不开酒;公务接待、上下级来往、单位会议餐宴等离不开酒;商场生意交往离不开酒;互相之间应酬离不开酒;夏天江边乘凉也离不酒;甚至于伤心烦愁时也得借酒浇愁也离不酒,千杯万杯不醉的酒国英雄大有人在,先干为敬,敬酒必喝,宾主双方喝的尽兴方能表达各自诚意。有车族面对这荡漾而热情的酒杯总是难以拒绝的原因。
2.酒后驾车的违法成本过低及制约方法有限也是屡禁不止的重 要原因。有些人明知酒后驾车属于交通违法,且危及自己或他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可为何仍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拿自己和他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开玩笑呢?归纳起来有那么几点的心理:首先是,侥幸心理使不法者以身试法,相当一些驾驶人自认车技好,喝点酒对行车安全无妨,甚至会开得比平时好,只要车速不快,小心点,不会有什
么关系的;有的人自认为自己海量,喝那么一点酒,比没喝时还清醒。于是就忘乎所以,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则后悔莫及。其二,虚荣心理使不法者铤而走险,周末、节日亲戚朋友应酬是当今社会的时尚活动,有车族的人为了显示自己有钱、有势,酒喝得面红耳热后,还要开车风光。第三,官本高高在上的心理使不法者视法律为儿戏,置安全而不顾。认为自己开的是机关的车或是某某领导、某某企业家、某某明星、知名人士等等,一般交通民警不敢拦车检查,酒后驾车也就有恃无恐了。第四是冒险心理,酒后大脑异常兴奋,思想不能自控。举止行动变得大胆狂妄,酒后驾车露一手,在女友、他人面前显“身手”,夸他车技高而得意。而且目前交通安全法规对于酒后驾车违法行为的处罚轻微,措施不多,即使是酒醉驾车也只能“扣证、扣分、罚款”,最高的也只是“拘留”的行政处罚,使其违法成本过低,酒后驾车威慑力不足。
3.查处酒后驾车的执法程序繁琐,执法成本高而效率低。交警在执勤中查处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比例低,办理醉酒驾车的执法环节复杂。根据法律规定,交通民警在执勤中发现驾驶人有酒后驾车嫌疑的,应当按照《交通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第
三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对确认有酒后驾驶嫌疑的驾驶人,要求其接受酒精检测,使用酒精测试仪对有酒后驾驶嫌疑的驾驶人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应当告知检测结果,受测人违反测试要求,应当重新测试,测试结果超过醉酒临界值的或者受测人对测试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及时将受测人带至医院做血液检测。经检测确认驾驶人是酒后驾车的,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27条的规定按照一般程序做出处罚。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首先是基层交警中队执勤民警需要配置检测仪器;二是对达到醉酒临界值的要检验体内酒精含量,路面没有护士,附近没有医院,给实际执行增加了难度;另外,呼气检测、抽取血液二个环节都离不开当事人的配合,实际执法过程中当事人拒不配合的有之,借酒撒野的有之。交警在办理酒后驾车特别是醉酒驾车的违法案件损耗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一旦遇到醉酒者纠缠,常常是事倍功不过半,有的甚至陷入
诉讼官司,交警的执法成本太高。
4.禁止酒后驾车管理机关单一,单靠交警部门的力量不够,缺乏全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管的趋势。
5.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制止酒后驾车的社会氛围不浓。多数人的法制意识不强,认为酒后驾车不算什么,只要酒后驾车不发生事故,不必大惊小怪,因而酒后驾车(汽车或摩托车)的社会基础根深蒂固。
二、禁止酒后驾车的防范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驾驶人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交警部门要结合当前开展的“五进”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交通参
与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对广大人民群众采取讲解事故案例、散发宣传资料、办理违法驾驶人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酒后驾驶的巨大危害,告诫驾驶人切实提高交通法规观念和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努力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2.加强对驾驶学校的源头管理。促成所有的驾驶学校对酒后驾驶危害作为学员学科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对所有学员进行专题的宣传教育,使正在学习机动车驾驶的学员对酒后驾驶的严重危害有充分的认识,使之在头脑中形成危机意识,确保新的驾驶一族不违法酒后驾驶。
3.积极倡导“酒后代驾”业务,有条件的酒店提供“酒后代驾”有偿服务,在酒店、酒吧场所可以提供代驾名单、联系电话,一旦需要,一个电话,代驾的驾驶人就可召之即来,将饮酒后的人和车开回家。这样,即可防止事故发生,又保证他人生命安全。开展“酒后禁驾”与“酒后代驾”是相辅相成和有堵有疏的举措,使广大驾驶人进一步明确酒后代驾是利人利己的,有关行业部门要扶持、规范为“酒后代驾”业务的发展,为酒后禁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证条件。
4.积极倡导消费者转变出行的观念,特别是参加亲朋好友聚会不可避免喝酒的情况下,在出行时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打的”,步行、接送、三轮车等,防止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崇尚全新的“酒文化”,积极推行良好饮酒的风气,不强饮、滥饮,以水、茶代酒,
形成一种和谐饮酒的社会氛围。
5.提高酒后驾车的违法成本和威慑力,简化执法程序,加大查处 力度,提高执法效率。开展“醉酒驾车”专项整治活动,从重惩处酒后驾车肇事犯罪行为,加大酒后驾车违法成本,对醉酒驾车的违法行为己构成社会的危害性,对其设置刑事责任,加重醉酒驾车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可起到警戒作用。
6.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制止酒后驾车。酒后驾车是一个社会现象,单凭交警一个部门的管理是不够的,人人都有制止酒后驾车的义务和责任,社会各界,单位领导、同事乃至亲朋、好友都来共同制止酒后驾车行为,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7.推行在国家机关、行政公务人员阶层“铁规”禁止酒后驾车行为的做法。和检察机关、人民的“五条禁令”便是最有效的例证。酒后驾驶,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恶性交通事故的主要违法行为之一。
禁止酒后驾车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并非一家能做好的,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需要、的支持。建议各级、把酒后驾车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工作来抓,出台酒后驾车的监督制约有关规定。同时,争取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持之以恒地开展广泛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逐步形成和完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杜绝酒后驾车行为发生。 第二篇:酒后驾车
酒后驾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而这意味着,车祸发生频率会提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酒后驾驶。贺某是江苏通州某驾校教练,今年2月20日中午,贺某与几位学员练完车后在饭店聚餐,喝了点酒。席后,贺某觉得自己还比较清醒,抱着侥幸心理开着二轮摩托车回家。途中,被交警拦下,经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检测,贺某为醉酒。后经抽血鉴定,贺某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59mg/100ml。4月27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对这起教
练酒驾案进行公开审理,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贺某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而贺某显然属于酒后驾车。
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犯罪客观方面是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显然贺某构成危险驾驶罪。
2011年5月1日起施行酒驾新规定,具体规定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也意味着,今后凡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旦被查获,将面临着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其性质也由过去的行政违法行为衍变为刑事犯罪行为。
希望人们以此为戒,不要再酒后开车了 Drunk driv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rivate cars.It means that car accident occurred frequency will improve,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s drunk driving.Mr.He is a driving coach of Jiangsu Tong Zhou, on February 20th midday, afther practicing car the coach and a few students went to a hotel to have dinner and a drink.After table, the coach still felt awake, holding fluky(psychology)mentality and driving motorcycle home.On the way, he was stopped by the traffic police.However, he was for drunkenness after the alcohol test.And soon after blood identification, the coach was detected blood alcohol content for 159 mg / 100 ml.April 27th, in Nantong, Jiangsu Tong Zhou district people's court for the coach drunk driving case for a public trial, to dangerous driving sin sentenced to criminal detention is a royal a month and shall also be fined RMB one thousand Yuan.(April 27th,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Tong Zhou District people's Court on a coach of drunk
driving case public hearing, with dangerous driving and sentenced to a criminal detention, a month, fined one thousand Yuan.)
A drunk driving personnel refers to the blood alcohol content than or equal to 80 mg / 100 ml driving behavior.And a royal is clearly drunk driving.(The constitution of a crime of dangerous driving)
Dangerous driving of the crime of composition:
The objective element of a crime is that On the road racing drive motor vehicle driving chase, if the circumstances are flagrant, or on the road of the motor vehicle driving a drunken behavior.The subject of a crime is natural person.The subjective element of a crime is intentionally.Obviously, he constituted a crime of dangerous driving.on May 1,2011,carrying out the new regulations of drunk driving.And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are for: “on the road after motor vehicle driving competition drive, if the circumstances are flagrant, or on the road of the motor vehicle driving drunk, detention, and shall also be fined.” It also means that things in future path of the motor vehicle driving drunk, once be seized, it will face the highest half a year of criminal detention punishment.The nature of the past administration and evolvement of illegal activities as a criminal offence
I hope that people will learn a lesson, and don't drive after drinking.Drunk driv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rivate cars, which means, accident frequency will increase,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s drunk driving.He is the Jiangsu Tong Zhou a driving instructor, this year in February 20th at noon, a greeting and a few student finished car in the restaurant meals, drinking wine.After dinner,
He Mou feel more awake, hold fluky mentality driving two wheel motorcycles home.On the way, was stopped by the traffic police, the breath alcohol tester test, a greeting for drunkenness.After the blood identification, greeting blood alcohol content for 159mg / 100ml.April 27th,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Tong Zhou District people's Court on a coach of drunk driving case public hearing, with dangerous driving and sentenced to a criminal detention, a month, fined one thousand Yuan.Drunk driving is the drivers of vehicles in the blood alcohol content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80mg / 100ml driving behavior.And He Mou clearly belong to drunk driving.Dangerous driving crime objective aspect of crime: drive a motorized vehicle on the road, chase compete drives, vile, or in the way of drunken driving motor behavior.It is a dangerous criminal, if people drive a motorized vehicle on the road, chases race driving or in the way of drunken driving motor, constitutes a crime.The subject of crime, the natural person.Subjective aspect of crime, deliberately.Apparently he Mou constitute a dangerous driving.Effective May 1, 2011 wine driving the new provisions, this also means that all future on the road, drunken driving motor vehicles, once discovered, will be faced with the highest half detention punishment.By its nature to the past administrative illegal behavior evolves as a criminal offence.After the amendment of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law” the ninety-first regulation, drives a motorized vehicle after drinking, located on six months of motor vehicle driving license, be in one thousand yuan of above two thousand yuan fine.Hope that people take warning, drink and don't drink and drive again 第三篇:酒后驾车
备材料”、“备观点”是申论备考的重要环节。公共安全问题,
诸如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药品安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热点焦点内容。2003年和200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2004年和2005年山东公务员申论考试、2008年天津公务员申论考试都涉及到这一问题。今年的经济安全(“力拓间谍门”事件)、交通安全(治理酒驾)无疑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联创世华公考研究中心特对治理酒后驾车问题进行了梳理,以助广大应试者一臂之力。
一、背景
2008年12月14日,成都长期无证驾驶的孙伟铭在醉酒驾车追尾逃逸途中,严重超速并撞向反向正常行驶的4辆轿车,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2009年7月23日,成都中级人民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证酒后驾车的司机孙伟铭死刑。
2009年1月21日夜,河南灵宝宝马车主醉酒后驾车连撞一辆桑塔纳、一辆摩托车和多名行人,造成6人当场死亡、6人受伤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2009年5月7日晚,20岁的在校大学生胡斌驾驶红色三菱跑车在杭州闹市区飙车,将走在斑马线上的26岁青年谭卓撞死。一审获刑三年。
2009年6月30日晚,一名醉酒司机在南京撞上路边西瓜摊,随后沿途撞倒9名路人,并撞坏6辆路边停放的轿车,造成5人死亡,其中还有一名是临盆的孕妇。
2009年8月4日晚上,杭州29岁的司机魏志刚酒后超速驾驶保时捷越野车,将正在过马路的16岁女孩马芳芳撞死。在事故现场的不远处,是当地首条“爱心斑马线”。
2009年8月5日,鸡西某夜市一路虎越野车连撞26人,死亡2人,8人住院治疗。2009年8月6日晚间,上海市嘉定区霜竹路上一辆宝马轿车司机酒后驾车,先将一名4岁男孩撞飞出50米远,接着又撞上一辆别克车,导致男孩伤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别克车上3人骨折。
二、酒后驾车判定标准、处罚法律依据 (一)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标准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规定,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并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
大概喝多少酒会达到这个标准?有关专家大体估算了一下:20mg/100ML,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mg/100ml,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2瓶啤酒;100mg/100ml,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三、酒后驾车原因
第一,我国对于酒后驾车的处罚规定过轻,同时对酒后驾车的判定标准起点过高,是造成目前酒后驾车,并且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是0.2%,相比瑞典为0.02%,德国为0.03%,日本为0.05%,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显然放得有些宽。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车者和醉酒驾车者的处罚较轻,根本就是形同虚设。而在国外,比如美国,酒后驾车一经查实,即上铐逮捕,并列入个人档案记录。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0.1%,则
以醉酒驾车论处。除了罚款之外,还可判处坐牢。有的州将醉酒驾车视为“蓄意谋杀”定罪。在瑞典、澳大利亚、日本、丹麦、法国、瑞士等国,对于酒后驾车一般都是终身吊销驾照,甚至判处监禁。第二,驾驶者在思想方面认识不足。
一是对酒后驾驶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驾驶人饮酒后判断操作能力降低。对声、光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触觉会比平时迟钝,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行车的距离和速度,不能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盘,不能正确地处置突发情况。
二是安全意识不强,并自恃酒量大、驾驶技术高超,认为少喝点酒不碍事,往往酒后驾车来炫耀自己,常常酿成大祸。
三是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以前饮酒驾车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也没有被交警抓到和处罚过,于是便酒后驾车,往往酿成车祸。
四、各方出台措施 (一)专项行动
中国自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全力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
交通管理部门将调集优势警力,针对高发区域和高发时段,高密度部署勤务,提高拦查频率,对有酒后驾驶嫌疑的车辆和驾驶人严格检查。
对酒后驾驶的,将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从严处罚,坚决做到“四个一律”: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对一年内2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2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车辆;法律法规规定有罚款处罚的,一律从重处罚。表示,对酒后驾驶,无论涉及什么人,不管什么理由,都要一视同仁,从严处罚,绝不允许开口子,绝不搞下不为例,让酒后驾驶成为不能碰、不敢碰的高压线。民警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不处罚、从轻处罚或者为酒后驾驶违法人说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
(二)南京制定六项措施
南京交管部门,针对酒后驾驶,与其它部门联合研究制定六项措施:
一是会同市文明办、市廉政办把酒后驾车、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与全市文明单位评比和单位、个人评先评优挂钩,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醉酒驾驶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协调、银监会等部门,与车辆保险费率和银行个人诚信体系挂钩,凡酒后驾车发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驾车的,提高车辆保险费率,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
三是对酒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同桌劝驾驶人饮酒或同车明知驾驶人酒后驾车不及时主动劝阻制止的,通报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予以内部处理,媒体公开曝光并视情追究连带责任。
四是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以及“黑名单”驾驶人等重点人群,宾馆、饭店、酒吧等重点场所以及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督促提醒驾驶人严禁酒后驾驶。
五是设立禁酒举报热线,对举报查实的,视情予以适当奖励。 六是定期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 五、对策建议
一是继续严格查处酒后驾驶行为。在现行法律法规范围内和专项整治活动部署下,各级交管部门将不间断地开展酒后驾驶整治,对酒后驾驶的,做到“四个一律”。对酒后驾驶者,要一视同仁,从严处罚,绝不允许开口子,绝不搞下不为例。民警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不处罚、从轻处罚或者为酒后驾驶违法人说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除了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检查之外,要形成全面覆盖的检查网。改进查处方式方法,创新查缉手段,应用新式测定血液酒精含量的科技装备,提高查缉效率,减少因查处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拥堵。
二是不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平台宣传酒后驾驶的危害性,在重点区域,如酒店和娱乐场所门口悬挂酒后驾驶危害性宣传标语,在酒店餐桌上放置不酒后驾
驶的提示卡,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道路交通安全,使更多的群众自觉参与到抵制酒后驾驶行动中来。最终在全社会形成“饮酒不驾车、驾车不饮酒”的社会公德和反对酒后开车的社会氛围。
三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会同文明办等单位把酒后驾驶、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纳入文明城市测评和单位内部管理考核,与全市文明单位评比和单位、个人评先评优挂钩,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醉酒驾驶的,实行“一票否决”。协调、银监会等部门,与车辆保险费率和银行个人诚信体系挂钩,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驾驶的,提高车辆保险费率,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
四是加强立法调研。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修订酒后驾驶的认定标准,细化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加大对酒后驾驶交通违法的惩戒力度。一是酒后驾车判定标准要降低;二是酒后驾驶并肇事本身定罪要重;三是处罚要重,加大罚款力度,坐牢期限,引入终身禁驾制度;四是实行责任倒查制度,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连带责任。五是加强社会监督。建立酒后驾车群众举报程序,情况属实的要给予一定奖励;发挥家庭、社区在监督中的作用;可实行在重点场所设立监督员或信息员,或督促服务人员对酒后驾车的驾驶人进行劝阻或及时向交警部门报告驾驶人饮酒信息。
六大力提倡正规的代驾服务等业务,以解决酒后代驾业务的需要。国家要规范汽车代驾行业的合同条款,对服务双方进行权益保护。 第四篇:酒后驾车
多管齐下,进一步治理酒后驾车
最近一段时间,因酒后驾车而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其导致的血案、惨案不断冲击公众的神经。由于安全教育的缺失,执法管理的缺位,以及现行法律的缺憾等原因,酒后驾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是一种对生命权的极端漠视和肆意践踏的行为,同时,也公共交通秩序和安全带来很大影响,成为社会不和谐因素。因此,我们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实治理酒后驾车。
切实治理酒后驾车,必须树立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造成酒后驾车很大程度上于当前社会喝酒,劝酒,逢酒必饮的风气和“喝点酒照
样能把车开回家”的盲目自信,麻痹大意的心理有关,可以看出,公众的安全意识还是很薄弱。对此,各有关部门和媒体也相应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和途径对酒后驾车的危害性进行宣传,但是力度还不够且仅依靠交管部门开展安全教育的力量也不够,、企业、学校、社区乃至家庭都应尽到宣传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在酒店门口悬挂酒后驾车危害性的标语,在酒店餐桌上设置酒后不驾车的提倡卡。逐步使“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从而降低酒驾萌发的概率。
切实治理酒后驾车,还应加快完善和健全现行法律制度。纵观世界发达国家认定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标准,可以看出我国的标准还是比较低且认定不清晰,何为饮酒,何为醉酒,检测和认定也不科学,同时,与国外相比,我国违法成本还太低,以致一些肇事者还存在“我能摆平一切”,出事后能搞定的想法,把他人生命当儿戏。为此,相关法律部门应加强调研,借鉴国外通行做法,建议在《刑法》中增加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罪,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对酒驾“零客忍”,使酒驾者知道“醒”,感到“疼”,使他们不敢跨越雷区半步。
切实治理酒后驾车,应健全治理的长效机制。当前,交通部门查处酒驾行为一般是一阵风般的运动式执法,其确实能够揪出一批“倒霉蛋”,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想法,整治风头一过,小酒照喝,小车照开。可以看出,建立交警部门专项整治,突击严打,日常执勤执法融为一体的长效机制已刻不容缓,交
管部门也应树立一种长抓不懈的思想观念,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同时探索部门和单位联动机制,比如将酒驾纳入单位内部考核,协调等部门,将车辆保险和银行个人诚信体系挂钩。
治理酒后驾车其实不是的独角戏,需要全社会配合。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维护,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把“酒后驾车”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内容中,培养广大司机守法,形成良好素质的同时,各有关群体如饭店经营者在劝导喝酒者不开车方面应当负起责任,如设立信息员对酒后驾车进行劝阻或及时向交警部门报
告相关信息,各饭店、酒吧等场所设置酒精测试站,让全社会共同监督酒后驾车行为。在治理酒后驾车上多一些人性化的创新和智慧。
“酒驾猛于虎”,随着全民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法律法规的健全,治理机制的完善,我相信有交警和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全社会的以齐抓共管,我们一定能进一步治理酒后驾车行为,营造一个有序健康,安全的城市环境,从而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社会和谐人人共享”的局面。
批注:(1)这一篇“三段式”的“策论”写法,但并不因为是“一般模式”而显出呆板。可见,你已经具有较好的申论写作能力。
(2)文章中心突出,主题明确,语言也较简捷、晓畅,能多层面分析,颇有说服力。特别是对策部分写出了一定的的深度,也有一定可行性。这样强化训练,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
(3)标题也挺不错了,开头结尾也不错。 (4)需再强化“有意思”的观念,再多点文彩。
总体上说,也已经答得不错,我来打分的话得分率可达68%至73%之间。
第五篇:酒后驾车与处罚
酒后驾车与处罚 什么是酒后驾车? 什么是醉酒驾车?
喝多少酒能导致酒驾和醉驾? 喝无醇啤酒能导致酒驾和醉驾吗? 各国对酒驾和醉驾是如何处罚的? 请往下看! 一.喝酒与酒精含量 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
每百毫升血液中含20-80毫克酒精为酒后驾车;每百毫升血液中含80毫克以上酒精为醉酒驾车。
以0ml普通啤酒为例,酒精含量为3.6%,一般人只要喝1/4瓶就会被测出20毫克的酒后驾车,喝一瓶就可达到每百毫升血液中80
毫克的醉酒驾车。
喝“无醇”也能查出
无醇啤酒的外标识上明确标明了酒精含量在0.5%以下,虽然很低,但仍是含有酒精的,因此过多饮用后还是会被检测出酒精含量。0ml的无醇啤酒,喝两瓶左右就能被测出酒后驾车,八瓶就可达到醉酒驾车的酒精含量。
二.各国对酒后驾车处罚 西班牙:酒后驾车属刑事犯罪
据新华社电 西班牙交通法规对于酒后驾车者的处理近年来逐渐加重。2007年底,西班牙议会修改了道路安全法规,将酒后驾车列入刑事处罚范围。
按照西班牙现行法规,如果司机的呼气酒精浓度超过每毫升0.25毫克,就属于酒后驾车;对于职业司机和驾龄一年以下的新手来说,这一要求更加严格,呼气的酒精含量不能超过每毫升0.15毫克。
交通执法人员在进行检查时,如发现司机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高于每毫升0.6毫克,那么不管有否造成交通事故,司机都会面临刑事处罚,将被判处3到6个月的监禁或者处以高额罚款加上31天到90天的社区劳动,同时吊销驾照1年到4年。如果因酒后驾驶酿成事故,司机还会被追加相应的刑事或民事责任。
在审理与酒后驾车有关的案件时,通常来说,如果司机肯主动认罪,在公诉方无异议的前提下,可以获得减刑三分之一的宽大处理。
新加坡:教罚并重抓酒后驾车
据新华社电 一向以法律体系完善严明著称的新加坡对待酒后驾车也不例外,通过积极宣传教育和较其他国家更严厉的刑罚“两手抓”来打击酒后驾车。
新加坡警方每年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讲座和图片展览等活动,宣传酒后驾车的危害,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在酒吧等娱乐场所张贴海报,劝诫人们饮酒后不要开车。自19年起,每年圣诞节等公共假日之前,警方会集中举办“酒后别驾车”宣传活动。
此外,警方从2008年1月起在酒吧等夜间娱乐场所附近展开“围
堵”行动,查处酒后驾车司机,同时向酒吧等娱乐场所的顾客分发公交卡和出租车优惠券,以鼓励公众饮酒后使
用公共交通工具回家。一些娱乐场所也积极配合,提供免费送回家服务,或是让饮酒客人的车免费在停车场“过夜”,客人第二天再回来取车。
新加坡法律规定,酒后开车初犯者将被罚款1000-5000新元(1美元约合1.44新元),或入狱6个月以下;再犯者则被罚款3000-10000新元,并被判入狱12个月以下;屡犯者则可被判支付高达3万新元罚款,并入狱3年。被判酒后驾车者即使没有造成车祸,也将被吊销驾照至少一年。
日本:施“连坐”处罚
据新华社电 日本《道路交通法》对酒后驾车做出了严格规定,除对酒后驾车者本人严加惩处外,还对提供酒水、车辆以及同乘人员实施处罚。
对于醉酒驾车,日本法律并无准确数值规定,执法人员会根据驾驶员饮酒后的表现,和酒精对其形成的刺激,例如是否能够正常驾驶,是否站立不稳,是否不能走直线等进行相应的判断。
根据《道路交通法》规定,对于醉酒驾车者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1美元约合95日元)以下罚款,并当场吊销驾照,3年内不核发驾照;饮酒驾车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
不仅驾驶员会被处罚,车上的乘客也会被罚,即使这名乘客没有喝酒。对于醉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和供酒人,要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以下罚款;对饮酒驾车司机的同乘者和供酒人则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万日元以下罚款。
《道路交通法》对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实施更为严格的惩罚。第八十第一项规定,醉酒驾车造成人员死亡的驾驶员将被当场吊销驾照,且10年内不核发驾照。
法国:对酒后驾车“零容忍”
据新华社电 尽管法国是一个好酒的国度,但法国对酒后驾车是
“零容忍”,从日常的预防和事后的处罚都能看出这一点。毕竟,在法国发生车祸的原因中,酒后驾车和超速是两大并行杀手。
法国警方经常在城市或高速路进行例行检查,以对喜欢饮酒的驾车者实行威慑。法国法律对酒后驾车的处罚相当严厉。如果司机血液酒精含量每毫升超过0.5毫克低于0.8毫克,要根据情节处以135欧元至750欧元的罚款,而且驾照要被扣掉6分。
如果血液酒精含量每毫升超过0.8毫克就要按醉酒驾车来处置,司机可能面临两年的牢狱之灾和4500欧元的罚款,而且会视情节吊销司机一段时间的驾照。这些还都是对初犯者的从轻处罚,如果是重犯处罚会翻倍,也就是说有可能要坐牢4年、罚款9000欧元。
如果醉酒驾车导致事故发生,那么处罚会更重。如果造成了其他人员重伤,罚款会升至3万欧元,判刑则升至3年至10年不等。如果醉酒驾车导致他人死亡,则将被判最高10年监禁,罚款可能会升至15万欧元,这还不包括与案件有关的民事赔款。
加拿大
通过了一项法令,规定凡酒后开车者,罚款1470美元、监禁6个月,造成人身伤害的监禁10年,造成死亡的监禁14年。
南非:处罚特别严厉
对酒后驾车者处罚特别严厉,如系初犯,罚款10万美元,若是再犯,要判处10年有期徒刑。
澳大利亚
对醉酒驾驶重犯者,也是判刑10年——而不是等到醉酒开车造成他人死亡才处以如此之重刑。
瑞典
超过0.2‰即吊销驾照。
瑞典美女莲花去年才来南京,热爱中国文化的她对于中国的“酒文化”,却很有些“感冒”。她说,在瑞典,只要血液酒精浓度超过0.2‰驾驶车辆第二次被发现,将面临终身吊销驾驶执照的处罚;如果发现血液酒精浓度超过1%,将最高判处2年监禁。
美国:0.1%即为醉酒驾车
酒后驾车经查实,即上铐逮捕,还要列入个人档案记录。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0.1%,则以醉酒驾车论处。如系首次醉酒驾车,除了罚款250-400美元之外,还可判处坐牢6个月。倘若酒后驾车被吊销执照后,仍继续驾车,则将罚款500美元或坐牢一年。
有的州将醉酒驾车视为“蓄意谋杀”定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