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摘 要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实地调查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六大方面的问题:信息化建设理念落后,资金严重不足,人才缺乏,管理基础差,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缺乏个性化与宏观发展环境不完善。文中提出了转变信息化建设观念,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外包,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制定完整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等措施来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关键字: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REW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and the field survey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o stud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oblems, pointing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has made achievements. However, the overall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marily in six are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hind the idea, a serious shortage of funds, shortage of talent, management, the basis of poor information-orient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lack of personalized products and the macro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erfe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chang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financing channels, and cultivating talent to develop a complete construction plan and other information-base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formatiz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目 录
一 前 言 ···································································································································· 1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 1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 1 (二)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 ···················································································· 2 (三)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 3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投入和应用 ············································································ 3 (五)企业对信息化效果满意度 ···················································································· 4 三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
(一)落后的理念阻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 4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 5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 ············································································ 5 (四)管理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瓶颈 ············································································ 5 (五)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缺乏个性化 ···························································· 6 (六)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宏观发展环境不完善 ···························································· 6
1 缺乏企业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相关标准与规范 ················································ 6 2 缺乏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法律保障体系 ···························································· 7 3 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 ···························································································· 7
四 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7
(一)转变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观念 ········································································ 7 (二)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 ···························································································· 8 (三)培养复合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 ···························································· 8 (四)大力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外包服务 ···································································· 8 (五)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 8 (六)中小企业信息化要模式创新 ················································································ 9 五 结 论 ···································································································································· 9 参考文献 ·································································································································· 11 致谢 ·········································································································································· 12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一 前 言
企业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等诸多环节,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设计、加工、信息采集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最终实现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它分为二个层次,首先是设立的单项应用系统,利用计算机辅助的生产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以及单个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等。其次是将各单项应用系统集成,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应用下再造生产流程,形成完备的企业局域网,通过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构成电子商务,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销售、产品展示等,使企业局域网与互联网融合,完成企业的信息化。
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但其平均寿命却远少于大型企业,很多中小企业的存续期甚至只有二三年,这种现实决定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点不同。在激烈的竞争下,中小企业深切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总体上看,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上的重视程度各个中小企业却相差很大。中小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中小企业向信息化寻求出路,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下降也使中小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许多中小企业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与此同时,网络化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为迅速崛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其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与大型企业相比并不逊色。本文意在探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一)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04年10月,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四百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从2004年开始,
第1页共1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便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从单机应用阶段或局域网应用阶段向更高层次的系统应用与整合方向发展,企业的个性化应用和电子商务正在得到快速推广。对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开始信息化接触和探索。中小企业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利用程度有很大提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初显成效,信息化已经或正在给企业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约一千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
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依然不高,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据统计,欧美几乎100%的企业装备有部门级的信息系统,超过6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而协同商务模式的应用也不是一件新鲜事;我国虽有60%的企业已经装备有部门级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但只有不到3.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至于涉及协同商务模式的信息化应用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其应用率还不到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绝大多数仍停留在部门级的手工模拟应用上,与企业管理变革要求相差甚远。
(二) 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
在信息化需求方面,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是不同的。大型企业将提高领导决策水平、加强管理控制和监督、提高生产运营效率等方面作为重要选择,而中小型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则表现复杂。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外向型中小企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旺。在中小企业的经营中,大部分中小企业当前最为关心的是生存问题,而不是效率问题。因此,企业十分关注产品、业务的对外宣传、推销以及与客户的沟通和关系保持。至于内部的流程是否合理、有效,还不是中小企业关注的重点。有关调查显示52.7%的企业首先关注信息化能不能解决市场与营销问题,所以中
第2页共1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小企业最希望利用网站来进行售后服务、收集客户信息与网上销售。
(三)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于大企业。有关研究机构做的相关调查表明,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于大企业。将信息化发展阶段划分为4个阶段:初级阶段、系统集成阶段、成熟阶段和电子商务阶段,并指出每个阶段的典型特征,请企业选择,调查结果见表2-1。
表2-1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比率 信息化阶段 初级阶段:文字处理、电算化等 系统集成阶段:具有局域网和多业务处理系统 成熟阶段:信息化与业务流程再造 电子商务阶段:电子商务与内部运营集成 合 计
企业数量(家) 21 33 13 15 82 比率(%) 25.6 40.2 15.9 18.3 100 从表2-1中可以看出,处于初级阶段的企业占25.6%,处于系统集成阶段的企业占40.2%,二者合计占65.8%,而处于成熟阶段和电子商务阶段的企业占34.2%。从文献统计和对大企业的调查来看,大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阶段一般处于成熟阶段和电子商务阶段,基本没有初级阶段。由此看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大企业。统计研究表明,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规模有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大,信息化水平一般较高,但相关关系不是很强,见表2-2。
表 2-2信息化水平与企业规模的关系
信息化水平 初级阶段 系统集成阶段 成熟阶段 电子商务阶段 企业平均人数 159 4248 8687 9327 平均资产额(万元) 3975 420 141025 86225
(四)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投入和应用
第3页共1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目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应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中小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办公自动化方面也开展得非常好。但在生产、采购、人事、库存等领域的应用不多。近半数的企业建有网站,主要用于发布信息,收集客户信息,网站应用层次不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应用范围明显小于大企业。国家社科院2005年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的统计显示,国内近63%的中小企业未建立自己的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中小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1.11%,85%的企业对网站的应用局限于宣传企业形象和信息查询。本次调查的数据表明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有所进步,整个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也即是目前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战术层”的居多,而中小企业的“决策层”和“战略层”是相当薄弱的。
(五) 企业对信息化效果满意度
对于信息化总体的满意情况,56.8%的企业认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认为一般的占38.6%。企业在已经采用的各项信息化应用中,对财务管理的满意度最高,很满意的企业超过50%,对其余的应用满意度均一般,对网站的不满意度略高。通过多角度统计分析发现,企业对信息化的满意度与信息化水平没有明显关系,与企业规模也没有明显关系,这一点也说明企业追求的是合适的信息化水平和方案而不是也没必要盲目追求先进。
三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落后的理念阻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的理念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水平,落后的理念必然阻滞和妨碍企业信息化的执行。部分中小企业家对于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足,甚至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拥有电脑、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或企业网站就进入了信息化。同时,他们也缺乏现代化管理意识,没有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重硬轻软”,即重技术和设备、轻管理和企业变革,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许多企业对于基础网络设施的投入比重较大,而对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投入明显不足,制约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第4页共1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二)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融资难度大,自有发展资金极为有限。然而,企业投入信息化系统需要大量资金,中小企业收入有限,现金流紧张,信息化支出主要依赖于内部积累资金,使得资金的使用往往捉襟见肘。一些中小企业在前期能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与必要的软件系统。但实际上,企业信息化的各类系统会随着企业发展而调整升级,因而不断需要后续资金的投入,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不断投入与支持。因此,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是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化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与大型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全国1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真正实现计算机较高级应用的企业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调查研究表明,%的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在10万以下,近20%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建设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却相对落后。
(三)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
技术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阻力。中小企业由于行业分布广泛,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很难吸引和留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才,难以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造成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整体水平低、信息产业竞争力不强、综合信息能力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信息技术人才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这与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关。我国的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专业细分化现象,课程设置多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偏重于理论化教学。忽视基本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后只能在实践中学习。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受企业实力如资金、激励制度、管理水平等制约,人才缺乏现象更为严重。除了一些新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IT部门,或IT部门力量薄弱,信息技术人才水平不高或人员不够,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这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与应用带来了很大障碍。调查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泛,而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绝大多数聚集于IT类企业,业务需求和技术支持之间的沟通困境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四) 管理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瓶颈
企业信息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
第5页共1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术,它涉及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企业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应用的前提是管理的制度规范和程序化。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大多具有明显的相机而动的行为特征。如果对其流程、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会发现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小企业家不愿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藉口。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制订的制度根本没有贯彻执行,即使利用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实现。许多企业都以为只要建立了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已实现企业信息化了,这种认识显然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实际上,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考虑技术外,还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源的组织与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以及信息化对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管理信息化方面表现得最为充分。因此,信息化的实现必须伴随观念、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根本变革方能实现。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基础性管理系统,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许多中小企业管理方法陈旧,个别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状态,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制度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不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五) 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缺乏个性化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环境下,我国信息化需求快速增长,为国内软件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就目前市场上的信息系统产品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信息系统难以符合中小企业的个性需求。中小企业面广量多,不同行业的运营方式各异,而当前的信息系统产品往往是根据整个行业特点或同一企业规模设计的,这往往与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难以相符。第二,信息系统软件市场价格偏高,且对企业管理基础环境要求严格,超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第三,缺乏专业服务伙伴提供完善的服务。当前大多数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上,中小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得不到满足,而且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咨询机构,不利于信息系统的推广与维护。
(六)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宏观发展环境不完善
1 缺乏企业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相关标准与规范。
第6页共1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虽然网络的发展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秩序不规范,有形市场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认为还不是投入信息化的最佳时机,网上营销缺乏配套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和支付系统,企业间网上销售、采购、财务结算等业务往来困难。所以只有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建立良好的制度规范,才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尽快实施信息化建设。
2 缺乏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法律保障体系
尽管我国在200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首次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但是,一部篇幅有限的电子签名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它还需要其他电子商务法律的配合,以形成我国系统的电子商务法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只是我国电子商务法制建设的一个开始。由于受网络安全、网上支付、社会信用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在信息发布、收集、交流的阶段,订单与合同的正式签订、支付及物流配送等活动基本上还在网下完成。虽然企业普遍重视电子商务,但多数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
3 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尚无统一规划和标准,造成信息无法流畅传递和共享。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也没有形成。更没有行业性的或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准确评估地区、行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能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
总之,我国目前的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滞后于应用系统建设与开发,大企业(或关键环节的价值链)的带动效果不明显,中小企业从事信息化的外部激励因素不足,使得企业信息化积极性不高。
四 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 转变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观念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说,更新理念,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的实质与意义,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看到,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更主要的是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符的经营管理,企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提高企业经
第7页共1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营管理能力,它不仅涉及大量资源投入和技术变革,而且还涉及到企业业务与管理流程改善、组织结构调整、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二) 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
标准是管理的依据,信息化就是要建立面向企业全面管理的信息系统,要将资源管理范围扩展到价值链的整体实现,实现价值链上的资金、物流、技术、人力资源和信息等资源的全面管理和优化配置。从这一点来说,信息化就意味着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以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为例,由于物流系统在中小企业全面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其设计质量和是否能够成功应用对中小企业意义重大。而物流信息化标准在产品编码、企业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互标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所以必须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
(三) 培养复合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
国家已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百万中小企业上网培训计划”,用以切实加快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的步伐。各级领导要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把信息化建设纳入正常工作轨道。应抓紧培养一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作为信息化建设主体的中小企业,首先要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要通过内部培训等手段,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从而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其次,要通过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等方法,使企业信息化具体组织实施的团队具有全新的信息化理念和新型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实施信息化建设。
(四) 大力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外包服务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途径无外乎是自建和外包两种。自建信息化,首先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相关配套工程设备;其次升级需要不断地追加大量投资;再次要耗费人力资源,成立信息中心需要建立网络维护部门,并配备相关人员等。所以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企业规模,信息化基础薄弱,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短缺,采用外包的方式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明智的选择。信息化外包服务是指企业战略性选择外部专业技术和服务资源,以替代内部部门和人员来承担企业IT系统或系统之上的业务流程的运营、维护和支持的IT服务。
(五) 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第8页共1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有计划、大力度地加以推进。应该在规范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从厂商与企业用户之外第三方的角度树立成功应用的标杆案例,从观念上提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作用的认可程度,增强其信息化建设的信心。要加快建立指导、市场化运作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公共平台,充分发掘和利用信息资源,改善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只有这样,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有效发挥灵活、高效、创新的特点而得到生存和发展。此外,还要动员各个方面的力量,包括IT企业和社会其他部门的力量,支持和培育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有效资源,建立好咨询服务体系、人才培训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共同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 中小企业信息化要模式创新
目前为人们所熟知的信息化的成功案例大多是针对有较大规模的企业而设计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模式创新,不宜照搬大型企业信息化模式。
前文中曾分析中小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生存问题,所以非常在意信息化对于企业营销所产生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实力较弱、对信息化需求集中于营销层面的企业可以尝试信息化联盟或以极低的成本加入由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提供的电子商务平台,后者典型的如阿里巴巴。“信息联盟”由若干个企业组建,对外为一个网站,对于客户来说是由一个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网站的后台数据库由各个企业共享。对内,根据既定规则分配来自于客户订单的生产任务。各个企业仍为的企业,仍然开展各自的传统业务和营销活动。这种在技术上基于ASP的中小企业信息联盟典型的有中国电信推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等项目。
五 结 论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卫东认为,“信息化的确能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是企业面对竞争和挑战时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参与。中
第9页共1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小企业信息化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将影响我国富民强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无论是典型案例还是统计数据,都已经证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创新、扩展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中提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若干问题可能并不全部在某个中小企业上体现出来和适用,但是分析的这几点,笔者希望能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永远不要忽略中小企业自身的创造性与模仿性。典型的成功,可以带动许多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成功。
第10页共1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 82 - 86.
[2] 刘利华.信息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经济日报, 2007; 04-04. [3] 孙连坡,苏锡坤.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2007; 07-26.
[4] 孙巍峰.资金不足是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计世资讯, 2006; 12-28. [5] 王汝林.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 2006; 11-10. [6] 吴为.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 2007; 02-23.
[7] 曾伟.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上程近日启动, 2007; 12-28. [8] 张一昌.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秘诀, 2007; 06-06.
[9] 李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中国计算机报, 2006-01-09; 07-07. [10] 李伟超.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问题研究. 情报科学, 2006; 37-49.
[11] Elie Elia,Louis A Lefebvre,E lisabeth Lefebvre.Focus of B to BE-commerce Initiatives and Related
Benefits in Manufacturing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Information Systems andeBusiness Management,2007; 09-13.
[12] 杨亚会,刘远忠.小企业信息化现状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 2005; 67 - 82.
[13] 谷秀娟,等.河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问题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99 -101.
[14] 何雨欣.财政将安排3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 新闻晚报, 2006; 10 – 03.
第11页共1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致谢
在徐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徐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此次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了关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方面的知识,对于我的知识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我还要感谢系领导和班主任对我的支持,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我衷心地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
第12页共1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