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推荐】积累复习小学语文小升初真题模拟试卷卷(④) 风俗。相传,帝的孙子叫黎,负责管火,以后被封为灶神。二十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给下列句子排序 (______)金苹第一个跳。 (______)她从踏跳板上跃起,双手一按“山羊”背,两腿一分,便轻快地跳了过去。 (______)今天体育课是练习跳“山羊”。 (______)然后深吸一口气,快步向前跑去。 (______)只见她弯弯腰,压压腿,原地跳了几下。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多彩的腊月民俗 腊八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粥中有大米、小米、芸豆、小豆等多种粮食和小枣、栗子等多种干果。喝腊八粥,既展示了过去的一年五谷丰登,又反映了老百姓盼望来年有个更好的收成。当然,“腊八”由来已久,里面也杂有某些迷信因素。 灶日 腊月二十三是灶日,又称“小年”。流行着祭灶的三那天把灶神送上天,到初一的五更天再接回来,人们希望灶神到天上去多说好话,故在二十三这天,人们要吃又甜又黏嘴的糖瓜。 守岁 从晋代开始,我国就有了除夕守岁的记载。大年三十,人们通宵达旦迎新春。剪窗花、贴年画、写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家家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 1. (1)下面的字能组成多少词语?写一写。 乐:______ 和:______ 岁:______ 2. (2)你认为哪些“旧民俗”可以保留?哪些应去掉? ①保留:______ ②去掉:______ 3. (3)你知道现在过春节都有哪些民俗? 3. 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②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③她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改写成比喻句) ④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4. 小学最后一个新年该怎么过?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个场面,应该选用第( )个。 A .欢呼雀跃 B .口若悬河 C .各抒己见 D .滔滔不绝 5. 按要求填空。 1 / 3
①我们常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形容春雨,也通常被用来赞美教育工作的潜移默化和默默无闻。 ②杜甫,字子美,世称“______”,又称“杜工部”(“杜拾遗”),他的诗被称为“______”。“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在这两位诗人之后又出现了两位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小李杜”的是______。
6. 五岳:在我国无数的名山中,有五座山因为景色独特,富有文化内涵,被称为“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东岳X山)
7.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傻孩子!\"奶奶说:“月亮怎么会掉进水里呢?\" B .我问父亲,为什么高粱下边长了这么多花? C .“哪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D .这里的野花总是那么灿烂,红、黄、蓝、紫、仿佛竞赛似的,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 8. 选出以下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A .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 .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 .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9. 比较下面每组的句子,找出意思改变的句子。( ) A .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是全都不对的。 B .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他提出很不寻常的问题。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C .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铁球的轻重跟铁球往下落的速度没有关系。 10. 选择正确的读音。
2 / 3
笑盈盈______yíng yín 红彤彤______tóng tōng 一模______一样mú mó 爱好______hào hǎo 11. 填写名句
1. (1)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
2. (2)爱人者,人恒爱之。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综合改错(错标点2个,错别字2个,病句2处) 署假里,我们班许多同学去祖国各地游玩, 有的来到南京天文展览馆,看到了张衡发现的地球仪;有的来到莫高窟,欣赏了惟妙惟肖的彩塑和内容丰富多采的壁画;有的来到了北京故宫,看到了规模宏伟的故宫建筑群。旅游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和眼界,这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 13. 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1. (1)挨(āi ái)______了一天又一天,老班长以他
坚强(qiǎnɡ qiánɡ)______的意志支撑着,他倔强(qiǎnɡ jiànɡ)______地就是不吃东西。我看着他那勉强(qiǎnɡ qiānɡ)______睁着的慈祥的目光,心里比挨(āi ái)______打骂还难受。
2. (2)他似(shì sì)______ 乎没有听见,仍像个木偶似(shì sì)______的把(bǎ bà)______钉(dīnɡ dìnɡ)______子钉(dīnɡ dìnɡ)______在门把(bǎ bà)______的缝(fénɡ fènɡ)______隙处。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院长是一位六十来岁的长者,满头花白的头发。他用一种让人坐立不安的目光打量了我三十秒之后,走进休息室叫了个人出来。①我一看,马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这不就是那位拾金不昧的黑大哥吗?
院长叫黑大哥确认是不是我,黑大哥点了点头。接着,院长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抽出一张纸,递了过来。 天哪,是一张四十美元的罚单!上面赫然写着由于我在教学楼白净的墙上贴了那几张寻物启事,弄脏了墙壁,影响极其不好,因此作出罚金如此之高的处罚。要知道那表最多也就值两百元人民币。
院长递给我一本校规手册,并告诫我几句关于遵守校规和爱护名誉的话,我连忙点头称是。
我顿时明白了,告发我的就是那位把表还给我的黑大哥!②我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眼光看了他一眼 , 他给我的居然是一种遗憾的笑容,还笑着解释了一句:“这是公德,这是规则!”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③之后,我愤愤不平地去学校管理处缴纳罚金……
1. (1)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情况下,给文中划线的词语换
一种说法。
极其——______告诫——______ 居然——______
2. (2)文中①②③句通过对“我”的______描写,写出了
“我”的心理及思想感情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既表现出“我”对______的不理解,也可以看出“我”对______的不满。
3. (3)“我”为什么会受到处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三、写作(30分)
15. 题目:《学雷锋的日子里》
要求:①认真审题。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事例要具体,选材要真实,不得写诗歌。不得少于350字。②注意:描写环境,渲染气氛;细节描写;真情实感、恰如其分;中心明确,层次清楚。③作文中不得写出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可用假名。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