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固定操作指引
目 录
一、胶布制作指引
二、引流管/引流瓶/尿袋固定操作指引 三、常见管道固定操作指引
1、颈部中心静脉穿刺管固定操作指引 2、尿管固定操作指引 3、胃管固定操作指引 4、输液港固定操作指引
5、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固定操作指引 四、专科特色管道固定操作指引 1、颈部、腰部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2、四肢肢体部位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3、负压封闭引流(VSD)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4、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5、胆道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6、腹腔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7、动脉导管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一、胶布制作指引
项目 说明 示意图 备注 2、“工”字型3M胶1、材料:3M胶布 布制作 2、大小:5cm×5cm 3、按右(图2)虚线进行裁剪 4、第一步:胶布对折沿虚线裁剪(图3) 5、第二步:沿胶布对折线裁剪(图4) 6、裁剪后效果图(图5)
适用于各类管道二次固定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项目 2、“ ”型3M胶布制作 3、胃管第一道固定胶布制作 说明 1、材料:3M胶布 2、大小:5cm×2.5cm 3、按右图进行裁剪 示意图 备注 适用于颈内静脉穿刺管二次固定 1、材料:3M胶布 2、大小:6cm×2.5cm 3、按右(图1)虚线进行裁剪 4、裁剪后效果图(图2) 1、材料:3M胶布 2、大小:5cm×5cm 3、第一步:如(图12)将胶布对折 4、绑结 法胶布 制作 4、第二步:如(图2)再次将胶布对折 适用于胃管在鼻腔出口的固定 图1 图2 适用于较重、较粗的管道的二次固定 图1 项目 说明 5、第三 步:如(图3)用剪剪开一个小洞 6、第四步:将20cm长的白色扁带穿入(图4) 示意图 备注 图2 图3 图4
二、引流袋/引流瓶/尿袋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1、准备标签及留置有效标签 因定说明 1、准备管道标签 2、标签长度合适 3、写上引流管留置日期 4、留置有效期标签写上日期 示意图 备注 1、使用红色引流管标签及白色有效期标签 2、标签应使用完事的一张标签,防止标签固定不稳脱落 3、标签书写使用黑色油性笔 4、书写留置有效期(格式:日/月-日/月,留置日期加7天) 适用于胃管在鼻腔出口的固定 2、引流袋/尿袋固定
1、引流袋用扣针持于床边 2、管道较长时环绕1-2圈一起固定于扣针中 (图1) 3、标签粘贴于靠近床边的位置(图1) 4、管道止水至夹远离患者,尽量靠近床缘或床缘下方位置(图1) 5、多条管道时,固定避免交叉(图1) 6、引流管要一起扣在扣针中,如(图2) 图1 图2
项目 固定说明 7、(图3)错误原因,引流管无一起扣在扣针中,引起管道返折 1、悬挂置位应在引流出口下方如(图1)所示,避免床头摇高后引流袋/瓶高于引流口出口 2、(图2)错误原因:引流袋悬挂位置在引流管管出口上方,摇高床头时引流管高于伤口出口,易引起返流 示意图 备注 图3 3、引流袋/引流瓶床头悬挂置位 图1 图2 项目 固定说明 示意图 备注 4、负压1、负压引流球 引流球悬挂如右图 固定 2、无需将引流管一起钩于扣针中 5、胸腔1、引流口距离引引流瓶流瓶出口悬挂置60-100cm 位 2、放置要稳妥 1、颈部中心静脉穿刺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1、消毒与3M薄膜固定 固定说明 1、常规消毒; 2、无张力粘贴贴3M薄膜 1、取“上型3M胶布”进行二次固定 2、固定时,3M胶布开口边管道远端,齐边压住薄膜边缘约0.2cm 1、在普通病人二次固定的基础上再加一道固定; 2、固定时先将管道摆顺,避免折管,3、固定部位选择要考虑患者不同体位时肝素锁均不受压 管道标识统一粘贴在颈静脉穿刺管远端 示意图 备注 参考书籍:伍淑文,外科置管护理操作流程【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1):1-5 2、普通病人二次固定 适用于能配合的患者 3、管道外露长时固定方法 适用于外露较长的管道 4、管道标识固定位置 2、尿管固定的操作指引
项目 1、女病人尿管二次固定 固定说明 1、采用“工”字型3M胶布 2、距离尿管远端约5cm处进行二次固定 3、胶布固定于大腿内侧 1、采用“工”字型3M胶布 2、在尿管远端处进行二次固定 3、胶布固定于大腿内侧阴埠毛发垂直线外侧(图1) 1、将制作好的3 M胶布穿入白色扁带 2、胶布固定于大腿内侧阴埠毛发垂直线外侧(图1) 3、在Y型接引流袋侧进行绑结固定(图2) 示意图 备注 适用于普通尿管二次固定 2、男病人尿管二次固定 适用于普通尿管二次固定 3、男/女病人尿管绑结法二次固定 1、用于(ICU)较粗、较重的管道 2、使用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出现皮肤损伤 图1 图2 3、胃管固定的操作指引
项目 固定说明 示意图 备注 适用于一般病人 1、胃和采用“工”字型常规二3M胶布,耳前进次固定 行二次固定(图1) 二次固定后胃管距离上唇约1cm(图2) 3中间开洞便于观察鼻翼皮肤情况 2、烦躁1、将长60cm的病人二扁带对折交叉打次固定结固定于胶布的后增加上方,绕过病人第三道耳廓上方与枕固定 部,耳前打结固 定(图1) 2、防止扁带长期对耳廓压迫引发压疮,可在扁带上加穿止血带(图2) 图1 图2 图3 适用于烦躁病人 图1 图2 4、输液港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固定说明 示意图 备注 观察输液港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红肿有分泌物有无皮肤破损等 1、消毒按中心静脉导管待干 维护操作流程及标准在无菌操作下消毒待干 2、穿刺 在无菌原则下使 用无损伤针头穿刺输液港,穿刺成功并连接肝素帽 3、固定 1、在无损伤针头下方垫一块无菌方纱(纱布对折) 2、将(10*12cm)薄置于蝶翼针上,无张力覆盖蝶翼针后塑形穿刺管道 穿刺后抽回血,确认针头是否在输液港内及导管是否通畅,用10ml预冲生理盐水冲式冲管 · 1、注意无菌原则 2、方纱厚度合适,使蝶翼针固定稳定为宜 3、固定穿刺管道时注意避免管道扭曲、打折 3、由中心向周围抚平薄膜,排除薄膜下空气,撕下薄膜边框,边撕边按压固定薄膜 4、固定穿刺管:外露穿刺管用胶布固定 4、贴标贴薄膜更换时间识 识:时间为某日/某月-某日/某月(例10/4-17/4)并写上操作者姓名 5、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固定说明 示意图 备注 观察穿刺点皮肤情况,检查导管刻度 1、消毒按PICC导管维护待干 操作流程及标准在无菌操作下予消毒待干 2、固定 (1)摆放导管: (按U、C、S型摆放),注意防止折管 (2)选用(10*12cm)3M薄膜,置于穿刺点上,无张力覆盖管道后塑形管道 (3)由中心向周围抚平薄膜,排除薄膜下空气,撕下薄膜边框,边撕边按压固定薄膜 (4)固定导管:外露导管处用胶布横向固定再交叉固定,防止滑脱、受压或扭曲 摆放导管时检查患者曲肘是否折管,避免跨越肘关节摆放导管 (5)无延长长管的固定,可在肝素帽的下方增贴一块输液贴,防止肝素帽压迫皮肤 4、贴标贴薄膜更换时间识 识:时间为某日/某月-某日/某月(例10/4-17/4)并写上操作者姓名 四、专科特色管道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固定说明 示意图 备注 顺着管道放置 1、颈椎1、的方向固定,使前路术用高举平台法 后引流 管固定 2、错误原因:引流位置高于伤口,尤其当摇高床头时 3、悬挂置位应在引流出口下方如(图3)所示,避免床头摇高后引流袋/瓶高于引流口出口 图1 图2 图3 项目 固定说明 示意图 备注 1、颈椎1、固定方法(图 1-5),顺着管道后路术放置的方向固后、腰定,使用高举平椎后路台法 术后及 脊柱侧 弯术后 引流管 固定方 法 图1 图2 图3 图4 项目 固定说明 2、当引流管放置方向如图所示时(图6)引流管向左或向右固定均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折,如下图所示 3、正确的固定方法:顺着管道放置的方向向下固定,使用高举平台法 示意图 备注 图5 图6 图7 图8 2、四肢肢体部位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1)肩部伤口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固定 固定说明 顺着管道放置的方向固定,使用高举平台法。图1 管道停留时间≦3天,可用“1”字型胶布固定。图2 管道停留时间>3天,可用“工”字型3M胶布固定。图3 图片示意 备注 图1 图2 图3 (2)四肢肢体部位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固定 固定说明 顺着管道放置的方向固定,使用高举平台法。图1 管道停留时间≦3天,可用“1”字型胶布固定。图2 管道停留时间>3天,可用“工”字型3M胶布固定。图3 图片示意 备注 图1 图2 图3
(3)下肢伤口引流近的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固定 固定说明 顺着管道放置的方向固定,使用高举平台法。图1 管道停留时间≦3天,可用“1”字型胶布固定。图2 管道停留时间>3天,可用“工”字型3M胶布固定。图3
图片示意 备注 图1 图2 图3 (4)负压封闭引流(VSD)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固定 固定说明 顺着管道放置的方向固定,使用高举平台法。图1 VSD引流管道停留时间>3天,要用“工”字型3M胶布固定。图2 图片示意 备注 1、患者关节能活动,不能固定在关节处,并且需要预留一定的长度给患者活动,以免牵拉管道 图1 2、患者下肢活动障碍,则可以固定在关节处,但是在被动锻炼时一定要注意管道是否牵拉 图2
(5)胸腺闭式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固定说明 顺着管道放置的方向固定,使用高举平台法。图1 别针的固定特写。图2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停留时间一般>3天,要用“工”字型3M胶布固定。图3 图片示意 备注 图1 图2 固定 图3 5、胆道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固定说明 图片示意 无菌操作下消毒穿1、消毒待干 刺口及周围皮肤,待干 穿刺口予以无菌敷料覆盖 予一次性胶布固定无菌敷料 3、固定 取适当长度的3M红色弹力胶布2条,以高举平台法固定引流管,一条固定于无菌敷料下方,另一条固定于引流管口连接处 4、贴标标识卡上写上管道识 名称、置管时间 一次性胶布贴三条即可 观察穿刺口缝线有无脱落 备注 1、管道按其走道同垂直放置 2、3M红色弹力胶布用“L”型裁剪,具体步奏见附图。 3、图4中8处裁剪长度根据管道大小裁剪 3M胶布裁剪方法 6、腹腔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项目 固定说明 图片示意 无菌操作下消毒穿1、消毒待干 刺口及周围皮肤,待干 穿刺口予以无菌敷料覆盖 1)将IV3000薄膜的置于穿刺口处 2)无张力覆盖导管并塑形 由向周围按压2、固定 薄膜使其与皮肤充 分紧贴,辅料内勿留空气 取适当长度的3M红色弹力胶布2条,以高举平台法固定引流管,一条固定于无菌敷料下方,另一条固定于引流管口连接处 观察穿刺口缝线有无脱落 备注 3、贴标标识卡上写上管道识 名称、置管时间 1、管道按其走道同垂直放置 2、3M红色弹力胶布用“L”型裁剪,具体步奏见附图。 3、图4中8处裁剪长度根据管道大小裁剪 3M胶布裁剪 方法 项目 7、动脉导管引流管的固定操作指引
固定说明 图片示意 备注 观察穿刺口缝线有无脱落 外露导管以环形方式缠绕整齐 无菌操作下消毒穿1、消毒待干 刺口及周围皮肤,待干 2、予方动脉导管鞘垫一块纱垫于导管稍小方纱,预防压伤伤皮肤 下 予一次性胶布将导管鞘固定于小方纱上 1)将IV3000薄膜的置于穿刺口处 3)无张力覆盖导管并塑形 3、固定 4)由向周围按压薄膜使其与皮肤充分紧贴,辅料内勿留空气 取适当长度的3M红色弹力胶布1条以高举平台法固定于导管与肝素帽连接处 4、贴标标识卡上写上管道识 名称、置管时间 3M胶布裁剪方法 1、3M红色弹力胶布用“L”型裁剪,具体步奏见附件图 2、图4中B处裁剪长度根据管道大小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