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偿债能力练习题

偿债能力练习题

来源:测品娱乐
客观题

1。下列指标中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是( )。

A、已获利息倍数 B、营业利润率 C、净资产收益率 D、资本保值增值率 答案:A 解析: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带息负债比率。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财务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

2。关于已获利息倍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

B、已获利息倍数计算公式分母的利息支出指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C、已获利息倍数应当小于1为好

D、已获利息倍数越小,说明企业支付负债利息的能力越强 答案:CD

解析: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利息支出指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至少应大于1。

3。某企业流动比率为2.5,存货与流动负债之比为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存货占流动资产的48% B、速动比率为1.3 C、营运资金大于零 D、企业的偿债能力很强 答案:ABC

解析:存货占流动资产的百分比=1.2/2.5=48%;速动比率=2.5-1.2=1.3;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由于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营运资金大于零。

4。与速动比率的可信性密切相关的因素有( )。

A、速动资产 B、存货 C、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 D、现金 答案:BC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速动资产中不包括存货,但如果存货的变现性很强,即使计算出来的速动比率较低,企业也可能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故选项B正确;速动资产中包括应收账款,故速动比率的可信性受到应收账款的影响,就是说,即使速动比率较高,如果应收账款的变现性较差,也会影响短期偿债能力,故选项C正确。

5。在计算速动资产时,之所以要扣除存货等项目,是由于( )。 A、这些项目价值变动较大 B、这些项目质量难以保证 C、这些项目数量不易确定 D、这些项目变现能力较差 答案:D

解析:扣除的原因是其变现能力较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B、营运资金越多,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

1

C、流动比率越大越好

D、如果流动比率小于2,则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一定较差 答案:A 解析:从短期偿债能力角度看,流动比率越大越好;但从提高企业自有资金利用效率角度看,适度负债有利于降低资本成本。因而,从企业理财角度来说,并非流动比率越大越好。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营运资金越多,企业的短期偿还能力就越强;对于企业之间的比较,由于企业规模大小的不同,营运资金的多少不能说明企业的偿还能力;另外,营运资金的多少只能反映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不一定能够反映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生产企业合理的流动比率以不低于2为宜,但不同行业的企业流动比率会存在差别。如存货少、应收账款少的企业,流动比率小于2并不一定表明短期偿债能力差。另外,在生产企业,流动比率小于2,也只能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而不能说明长期偿债能力,故选项D不正确。

另外,本题的考点是流动比率,与其相关的偿债能力应该是短期偿还能力,而备选答案中模糊了应该是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必须引起注意。综上分析,答案A的说法才是正确的。

7。已知经营杠杆为2,固定成本为10万元,利息费用为2万元,则已获利息倍数为( )。 A、2 B、4 C、5 D、2.5 答案:C 解析:(EBIT+固定成本)/ EBIT=2,则EBIT=10,已获利息倍数=10/2=5。

8。如果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小于1,则( )。

A、息税前利润小于0 B、利润总额小于0 C、包括利息支出和所得税前的正常业务经营利润小于利息支出 D、长期偿债能力较低 答案:CD

解析:选项AB并不一定成立。

9。以下等式不正确的是( )。 A、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B、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 C、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预付账款-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D、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答案:B

解析: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10。如果企业的流动比率大于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 B、短期偿债能力绝对有保障 C、速动比率大于1 D、已达到合理水平 答案:A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由于流动比率大于2,必然有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的结论,选项A正确;即使流动比率大于2,如果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不强,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会较弱,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由于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流动负债,即使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大于2,也不能保证速动比率大于1,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在不同行业,流动比率有不同的标准值,流动比率大于2,也不能说明已达到合理水平,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2

主观题

1。某公司年初有存货7200万元,流动负债6000万元,年末有存货9600万元,流动负债8000万元,全年总资产平均占用额16000万元,拥有股本总额5000万元,面值10元,年初速动比率为0.8,年末流动比率为1.5,全年存货周转率为2.5次,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次,权益乘数为1.5,实现净利润2880万元,公司所得税税率为40%,借入资金利率为15%。要求分别计算:(1)年初、年末流动资产;(2)营业收入、营业成本;(3)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4)已获利息倍数、总资产报酬率;(5)公司营业成本均为变动成本,计算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6)假设目前的资本结构为理想的结构,计划年度新增资金需要2100万元,运用剩余股利确定今年每股股利;(7)假定公司按(6)的发放了股利,预计公司股利每年增长6%,公司股票B系数为1.5,目前证券市场国债平均收益率为8%,股票平均收益率为14%,分别计算投资者必要投资报酬率和公司股票投资价值。 答案:(1)年初流动资产=7200+6000×0.8=12000(万元) 年末流动资产=8000×1.5=12000(万元) (2)营业收入=4×(12000+12000)/2=48000(万元) 营业成本=2.5×(7200+9600)/2=21000(万元) (3)总资产周转率=48000/16000=3 净资产收益率=2880/(16000/1.5)=27%

(4)已获利息倍数=[2880/(1-40%)+(16000-16000/1.5)×15%]/[(16000-16000/1.5)×15%]=7 息税前利润=+(16000-)×15%=5600(万元) 总资产报酬率=5600/16000=35%

(5)经营杠杆系数=(48000-21000)/5600=4.82 财务杠杆系数=5600/(5600-800)=1.17 总杠杆系数=4.82×1.17=5.

(6)每股股利=(2880-2100/1.5)/(5000/10)=2.96(元) (7)投资者必要投资报酬率=8%+1.5×(14%-8%)=17% 公司股票投资价值=2.96×(1+6%)/(17%-6%)=28.52(元)

解析:

某企业2007年度有关资料如下:权益乘数为2;流动比率为3,速动比率为1.5;资产总额为10万元;流动负债为5000元;平均应收账款为20000元;净利润为10000元;所得税率50%;营业收入为100000元;毛利率25%;负债的平均利息10%。假定公司流动资产等于速动资产加存货,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指标:(1)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2)存货周转天数;(3)已获利息倍数;(4)运用杜邦分析公式求净资产收益率。 答案:

(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20000)÷100000=72(天) (2)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 流动资产=3×5000=15000(元)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5 存货=15000-5000×1.5=7500(元) 营业成本=100000×(1-25%)=75000(元) 存货周转天数=(360×7500)÷75000=36(天) (3)权益乘数=2,则:资产负债率=50% 资产总额=100000(元)

3

负债总额=100000×50%=50000(元) 利息支出=50000×10%=5000(元) 税前利润=10000÷(1-50%)=20000(元) 息税前利润=20000+5000=25000(元) 已获利息倍数=25000÷5000=5(倍) (4)净资产收益率=[10000/100000]×[100000/100000]×2=20% 解析:

A公司2007年年初的流动资产总额为80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50万元,应收账款200万元,存货350万元),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20%;流动负债总额为500万元,占负债总额的25%;该年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假设该年没有出现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化的客观因素)为120%。该公司2007年年末的流动资产总额为120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350万元,应收账款400万元,存货450万元),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24%,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35%。已知该公司2007年的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营业毛利率为20%,三项期间费用合计400万元,负债的平均利息率为8%,年末现金流动负债比为0.6,当年该公司的固定经营成本总额为5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1)计算2007年年初的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权益乘数、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2)计算2007年年末的股东权益总额、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产权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3)计算2007年的资本积累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4)计算2007年息税前利润、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和已获利息倍数;(5)计算2008年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复合杠杆系数。 答案:

(1)2007年年初的负债总额=500÷25%=2000(万元) 2007年年初的资产总额=(250+200+350)÷20%=4000(万元) 2007年年初的股东权益总额=4000-2000=2000(万元) 2007年年初的权益乘数=4000÷2000=2 2007年年初的流动比率=800÷500=1.6 2007年年初的速动比率=(250+200)÷500=0.9 (2)2007年年末的股东权益总额=2000×120%=2400(万元)

2007年年末的资产总额=(350+400+450)÷24%=5000(万元) 2007年年末的负债总额=5000-2400=2600(万元) 2007年年末的产权比率=2600÷2400=1.08

2007年年末的流动负债=2600×35%=910(万元) 2007年年末的流动比率=1200÷910=1.32

2007年年末的速动比率=(350+400)/910=0.82

(3)2007年的资本积累率=资本保值增值率-1=120%-1=20% 应收账款周转率=5000/[(200+400)÷2]=16.67(次) 营业成本=5000×(1-20%)=4000(万元)

存货周转率=4000/[(350+450)÷2]=10(次)

总资产周转率=5000/[(4000+5000)÷2]=1.11(次) (4)2007年平均负债=(2000+2600)÷2=2300(万元) 利息费用=2300×8%=184(万元)

营业及管理费用合计=三项期间费用合计-利息费用=400-184=216(万元)

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及管理费用=5000-4000-216=784(万元) 净利润=(784-184)×(1-33%)=402(万元)

4

总资产报酬率=784/[(4000+5000)÷2]×100%=17.42% 净资产收益率=402/[(2000+2400)÷2]×100%=18.27% 经营现金净流量=0.6×910=546(万元)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546÷402=1.36 已获利息倍数=784÷184=4.26 (5)DOL=(784+500)÷784=1. DFL=784÷(784-184)=1.31 DCL=1.×1.31=2.15 解析:

某企业2006年末产权比率为80%,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40%。有关负债的资料如下:资料一: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如表达1所示:表1

资料二:该企业报表附注中的或有负债信息如下:已贴现承兑汇票500万元,对外担保2000万元,未决诉讼200万元,其他或有负债300万元。要求计算下列指标:(1)所有者权益总额。(2)流动资产和流动比率。(3)资产负债率。(4)或有负债金额和或有负债比率。(5)带息负债金额和带息负债比率。 答案:

(1)因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80%

所以,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总额/80%=48000/80%=60000(万元) (2)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总资产=40%

所以,流动资产=总资产×40%=(48000+60000)×40%=43200(万元)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43200/16000×100%=270%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48000/(48000+60000)×100%=44.44% (4)或有负债金额=500+2000+200+300=3000(万元) 或有负债比率=3000/60000×100%=5%

(5)带息负债金额=2000+4000+12000+20000=38000(万元) 带息负债比率=38000/48000×100%=79.17%

解析:

万利公司2007年财务报表资料如下:

万利公司2006年度主营业务净利率为16%,总资产周转率为0.5次,权益乘数为2.5,净资产收益率为20%,2007年度销售收入为350万,净利润为63万。要求;(1)计算2007年年末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2)计算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3)采用差额分析法,分析主营业务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答案:

(1)计算2007年年末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 2007年末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15÷150=2.1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135÷150=0.9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350÷700=50%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1÷(1-50%)=2

(2)计算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 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350÷[(700+700)÷2]=0.5(次) 销售利润率=净利÷销售收入=63÷350=18%

5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平均净资产=63÷[(350+350)÷2]=18%

(3)采用差额分析法,分析主营业务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主营业务净利率变动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本年主营业务净利率-上年主营业务净利率)×上年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8%-16%)×0.5×2.5=2.5%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本年主营业务净利率×(本年资产周转率-上年资产周转率)×上年权益乘数=18%×(0.5-0.5)×2.5=0

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变动的影响=本年主营业务净利率×本年资产周转率×(本年权益乘数-上年权益乘数)=18%×0.5×(2-2.5)=-4.5% 验算:净资产收益率变动=2.5%+0+(-4.5%)=-2%

解析:

A公司资料如下:资料一: 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70万元,对外担保金额50万元,未决仲裁金额110万元(其中有40万元是由贴现和担保引起的)。2006年不存在优先股,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为500万股。

2006年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为9600万元,现金流出量为9000万元。资料二:公司2005年度营业净利率为16%,总资产周转率为0.5次,权益乘数为2.2,净资产收益率为17.6%。要求:(1)计算2006年年末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或有负债比率和带息负债比率;(2)计算2006年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净利率、权益乘数和净资产收益率;(3)利用连环替代法分析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4)假设目前公司股票的每股市价为9.6元,计算公司的市盈率。 答案:

(1)流动比率=630/300×100%=210% 速动比率=(630-360)/300×100%=90%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9600-9000)/300×100%=200% 资产负债率=700/1400×100%=50% 产权比率=700/700×100%=100% 已获利息倍数=(196+40)/40=5.9

或有负债比率=(70+50+110-40)/700×100%=27.14%

带息负债比率=(100+30+200+200+20)/700×100%=78.57% (2)营业利润率=196/840×100%=23.33%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96/(504+60+20+20+40)100%=30.43% 总资产周转率=840/[(1400+1400)/2]=0.6(次) 营业净利率=117.6/840×100%=14%

2006年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合计=1400/700=2

6

净资产收益率=117.6/700×100%=16.8% (3)分析对象:

本期净资产收益率-上期净资产收益率=16.8%-17.6%=-0.8% ①上期数16%×0.5×2.2=17.6%

②替代营业净利率14%×0.5×2.2=15.4% ③替代总资产周转率14%×0.6×2.2=18.48% ④替代权益乘数14%×0.6×2=16.8%

营业净利率降低的影响为:②-①=15.4%-17.6%=-2.2% 总资产周转率加快的影响为:③-②=18.48%-15.4%=3.08% 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为:④-③=16.8%-18.48%=-1.68% 各因素影响合计数为:-2.2%+3.08%-1.68%=-0.8% (4)2006年每股收益=117.6/500=0.24(元/股)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9.6/0.24=40

解析:

甲公司2006年有关资料如下:

甲公司2006年的营业收入为10000万元,营业净利率为7.2%,利息支出(全部计入财务费用)200万元,2006年分配的股利为800万元,如果2007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0%,假定营业净利率为12%。该企业执行固定股利,所得税税率为40%。(1)计算2006年的息税前利润;(2)计算2006年的已获利息倍数并据此评价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3)计算2006年的总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周转期(总资产年初数为9000万元);(4)预测2007年需增加的营运资金以及需从外部追加的资金。 答案:

(1)净利润=10000×7.2%=720(万元) 税前利润=720/(1-40%)=1200(万元) 息税前利润=1200+200=1400(万元) (2)已获利息倍数=1400/200=7,已获利息倍数可以反映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恰当。由此可知,该公司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较高。 (3)平均资产总额=(9000+10000)/2=9500(万元) 总资产报酬率=1400/9500×100%=14.74% 总资产周转期=9500×360/10000=342(天) (4)2007年需增加的营运资金

=流动资产增加-流动负债增加=(2800+3000)×20%-(500+1300)×20%=800(万元)

2007年留存收益=10000×(1+20%)×12%-800=0(万元) 需从外部追加的资金=800-0=160(万元)

解析:

已知A公司2007年资产负债有关资料如下:

7

该公司2006年度营业净利率为16%,总资产周转率为0.5次,权益乘数为2.5,净资产收益率为20%,2007年度营业收入为420万元,净利润为63万元。要求: ⑴计算2007年年末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 ⑵计算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按期末数计算)。 ⑶按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的次序进行杜邦财务分析,确定各因素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答案:⑴流动比率=315/150=2.1 速动比率=(315-144-36)/150=0.9 资产负债率=350/700=50% 权益乘数=700/350=2

⑵总资产周转率=420/700=0.6 营业净利率=63/420=15% 净资产收益率=63/350=18%

⑶07年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5%×0.6×2=18%

营业净利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15%-16%)×0.5×2.5=-1.25%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15%×(0.6-0.5)×2.5=3.75%

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15%×0.6×(2-2.5)=-4.5%

解析:

某企业2007年有关财务资料如下:年末流动比率为2.5,年末速动比率为1.2(不考虑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存货周转率为5次。年末资产总额180万元(年初140万元),年末流动负债14万元,年末长期负债42万元(负债中只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项),年初存货成本为15万元。销售收入198万元,管理费用9万元,利息费用10万元。所得税率为33%。计算下列指标:(1)计算该企业2007年年末资产负债率;(2)年末权益乘数;(3)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4)计算该企业2007年年末存货;(5)销售成本;(6)净资产收益率。

答案:(1)年末流动资产=14×2.5=35(万元 • )

年末资产负债率=(14+42)/180=31% (2)权益乘数=1/(1-31%)=1.45

(3)总资产周转率=198/[(180+140)/2]=1.24(次) (4)年末存货=35-1.2×14=18.2(万元) (5)平均存货=(15+18.2)/2=16.6(万元) 销售成本=16.6×5=83(万元)

(6)净利润=(198-83-9-10)×(1-33%)=.32(万元) 销售净利润率=.32/198=32.48%

净资产收益率=32.48%×1.24×1.45=58.4%

8

解析:

某公司有关资料如下表:

假定2005年、2006年每股市价均为4.8元。(1)分别计算2005年、2006年的如下指标(要求所涉及的资产负债表的数值均取平均数); ①主营业务净利率;②总资产周转率;③权益乘数;④平均每股净资产;⑤每股收益;⑥市盈率。(2)用因素分析法分析主营业务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和平均每股净资产各个因素对每股收益指标的影响。 答案:(1)2005年的有关指标:

①主营业务净利润=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3600÷28000=12.86% ②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资产平均总额=28000/(28000+30000)÷2=28000÷29000=0.97

③权益乘数=资产平均总额÷平均股东权益=[(28000+30000)÷2]/[(19500+22000)÷2]=29000÷20750=1.4

④平均每股净资产=平均股东权益÷普通股平均股数=20750÷18000=1.15 ⑤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股数=3600÷18000=0.2 ⑥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4.8÷0.2=24 2006年的有关指标:

①主营业务净利润=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3780÷30000=12.6% ②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资产平均总额=30000÷32500=0.92 ③权益乘数=资产平均总额÷平均股东权益=32500÷23500=1.38

④平均每股净资产=平均股东权益÷普通股平均股数=23500÷18000=1.31 ⑤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股数=3780÷18000=0.21 ⑥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4.8÷0.21=22.86

(2)现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个因素对每股收益指标的影响: 2005年度指标:12.86%×0.97×1.4×1.15=0.2① 第一次替代:12.6%×0.97×1.4×1.15=0.197② 第二次替代:12.6%×0.92×1.4×1.15=0.187③ 第三次替代:12.6%×0.92×1.38×1.15=0.184④ 第四次替代:12.6%×0.92×1.38×1.31=0.21⑤

②-①=0.197-0.2=-0.003;主营业务净利率下降使每股收益下降0.003 ③-②=0.187-0.197=-0.01;总资产周转率略有下降使每股收益下降0.01 ④-③=0.184-0.187=-0.003;权益乘数下降使每股收益下降0.003 ⑤-④=0.21-0.184=0.026;平均每股净资产增加使每股收益增加0.026 四因素共同影响,使每股收益增加了0.01元

解析:

历年考题

某企业2006年末产权比率为80%,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40%。有关负债的资料如下:

资料一: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如表达1所示: 表1

9

资料二:该企业报表附注中的或有负债信息如下:已贴现承兑汇票500万元,对外担保2000万元,未决诉讼200万元,其他或有负债300万元。 要求计算下列指标: (1)所有者权益总额。 (2)流动资产和流动比率。 (3)资产负债率。

(4)或有负债金额和或有负债比率。 (5)带息负债金额和带息负债比率。 答案:

(1)因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80%

所以,所有者权益总额=负债总额/80%=48000/80%=60000(万元) (2)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总资产=40%

所以,流动资产=总资产×40%=(48000+60000)×40%=43200(万元)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43200/16000×100%=270%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48000/(48000+60000)×100%=44.44% (4)或有负债金额=500+2000+200+300=3000(万元) 或有负债比率=3000/60000×100%=5%

(5)带息负债金额=2000+4000+12000+20000=38000(万元) 带息负债比率=38000/48000×100%=79.17%

答疑精华 问题:

老师:我理解资本化利息计入固定资产的总额,最终在折旧时进入了固定成本中,也就是说固定成本中应含概了资本化利息.在计算已获利息倍数时的利息支出就不应再包括资本化利息了.我的理解错了吗?

你的理解是错的。已获利息倍数是什么样的指标我们必须搞清楚: 这个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的还款能力的。它计算的是企业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应付利息的多少倍。举个例子来讲,你取得息税前利润100万元,如果现在银行利率是10%。那么企业最多可以借多少钱呢----当然是100/10%=1000万元。如果你贷了1000万元,总利息100万元吧,其中记入财务费用的是50万元,资本化的利息是50万元,总数是100万元,企业正好产生100万元息税前利润,这样企业还得起。你如果不考虑资本化的利息,得出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为

100/50=2。如果你是银行的经理,你一看这个企业赚的钱是利息的2倍,不错,再借给他一些----这样银行的资金就没保证了,利息是收不回来的。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分子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请问分子分母的利息支出口径是否一致? 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企业不存在资本化的利息,那么分子分母上的利息支出是一样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企业存在资本化利息则二者是不一样的,分母上的“利息支出”中包括费用化的利息和资本化的利息,而分子上计算息税前利润的“利息支出”中只包括费用化的利息。

假如:企业的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财务费用(全部为利息费用)为50万元,

10

本期资本化的利息为5万元,则该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100+50)/(50+5)。 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应该如何区分?

偿债能力指标共同点都和负债或者利息有联系: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带息负债比率

运营能力指标和如何统筹安排企业的资源有关,比如劳动效率是安排劳动力资源、存货周转率是安排存货资源等等,其特点是指标的计算结果一般是次数或天数,比如生产资料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固定资产周转次数等。

盈利能力指标都和利润、收益和报酬等有关系: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基本每股收益。

发展能力指标是和增长率、增值率、积累率有关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

多总结一下,区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