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4》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要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插图,读明白例文《山坡上》。
2.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看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要紧景物,要有动有静。
3.观看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看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要紧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看顺序。 【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小朋友,在那个凉快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热接触,那份舒服的感受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
二、读明白例文
1.学生自读、摸索:例文中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草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看,摸索: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 讨论交流:草——高矮颜色(板书)
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花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看,摸索: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 讨论交流:花——颜色名字(板书)
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差不多上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如何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显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摸索问题。
讨论交流:蝴蝶、蚂蚱(板书) 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看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看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要紧景物。 (2)写出景物的要紧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看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四、迁移仿作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漂亮田野。
2.习作指导。
(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照的照片。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现。
(3)创作的同学介绍画的意图、顺序或拍照的角度,说说什么缘故画这些、拍这些。
(4)学生评议,说图意。 (5)指导学生写稻田。
A 幻灯投影稻田图片:小朋友,现在老师想请你来介绍这片稻田,我们能够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呀?
B 学生自由练说。 C 指名从不同角度说。
D 出示好词语篮和好句子筐:一望无际颗粒饱满
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过一浪,专门壮观。
那颗粒饱满的稻穗仰起脸自豪的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强壮!
(6)写好图上其它的景物,丰富习作。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谁在那儿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欢乐地飞来飞去的又是谁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还有那弯着腰,挥舞镰刀的人们呢?他们的表情如何?那轰隆隆响着的应该是收割机吧!我们也把它们搬进我们的作文簿里好吗?
(7)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连起来说。 (8)指名说,评议。
(9)学生写草稿,师生评议。
(10)学生抄写习作,自主展现绘画、摄影作品和习作。 五、板书设计:
【评判方案】 1·达标测评
参评人数( ) 项目 识字与写字 会认 会写 阅读与积存 朗读 积存 表达与习作 综合性学习 口语 写作 搜集 合作 内容 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颜色 野花——颜色名字 蝴蝶、蚂蚱 ——动作 达标人数 达标率 2·教学反思
学生参与程度
目标达成度 体会积存 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