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醉翁亭记知识点梳理

醉翁亭记知识点梳理

来源:测品娱乐


①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 “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家”之一。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② 古今异义。

③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古义:意趣。 今义:意思,主意,心意。

④ 野芳发而幽香 芳 古义:花。 今义:芳香。

⑤ 一词多义

⑥ 归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⑦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去

⑧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向

⑨ 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

⑩ 若夫霪雨霏霏 雨很密的样子

⑪ 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坐落在高处。

⑫ 临溪而渔 靠近,这里是“在……旁”

⑬ 谓 太守自谓 称

⑭ 太守谓谁 是

⑮ 乐 山水之乐 乐趣

⑯ 乐其乐 第一个“乐”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⑰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快乐

⑱ 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连词,表顺承关系。

⑲ 朝而往,暮而归 连接状语和谓语的连词。

⑳ 泉香而酒冽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21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连词,表顺承关系。

22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连词,表转折关系。

23 也 环滁皆山也 表肯定陈述。

24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表判断。

25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表解释。

26 乎 颓然乎其间 在

27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吗

28 于 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从

29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在

30 词类活用

31 山行六七里 山 名词作状语,在山上。

32 名之者谁 名 名词作动词,命名。

33 故自号醉翁 号 名词作动词,取号。

34 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 名词作动词,唱歌。

35 杂然而前陈者 前 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36 醉能同其乐 同 形容词作动词,共同(享受)。

37 特殊句式。

38 判 断 句: 1)环滁皆山也

39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0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倒 装 句 1)负者歌于途(介词结构后置)

2)颓然乎其间者(介词结构后置)

41 中心思想和段意

42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

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43 问答题:

44 ★滁州的地理特点?? “环滁皆山也。”

45 ★西南诸峰的特点? “林壑尤美”

46 ★琅琊山的特点? “蔚然而深秀”

47 ★亭的位置? “临于泉上”

48 ★“来饮于此”中“此”指? 醉翁亭

49 ★自号醉翁的原因?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50 ★朝暮景色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51 ★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

落而石出”

52 ★“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53 ★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54 ★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55 ★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

56 课外积累

57 1、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大白。

58 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59 意在彼。

3、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