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耳与听觉

耳与听觉

来源:测品娱乐


《耳与听觉》教案

商丘市六中 朱海真

一、教材分析

《耳与听觉》是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内容。本节课内容较少。又在前一节课学习“眼”的基础上学习,学生有了学习感觉器官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生理知识的经验与方法。在这些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耳”这个重要的感觉器官,学生更加感兴趣,学习并不困难。另外,对其他感官的了解,为后面学习神经调节作铺垫。

二、教学目标

(1)描述耳的结构与各部门功能。

(2)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3)通过演示“耳的结构”的挂图或课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想象、阅读、比较的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听觉的形成”,让学生学会对“耳”的保健。

(6)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生命奇妙性、协调性,从而热爱生命关爱弱势群体。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眼与视觉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除了用眼了解世界外,还有许多信息是通过耳与听觉获得的。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共同学习耳与听觉有关的内容。(板书)

下面我们先来领略大自然、音乐之美。(播放课件)

我们除了用眼睛看到的画面以外,还感受到了什么信息?(生)我们是通过什么器官来获取这些声音的呢?(生)

师:对,我们还通过耳产生的听觉获得了很多美妙的声音。那么,耳有哪些结构适于接受声音的刺激?又是如何通过这些结构产生听觉的呢?下面先由你们自己结合“目标导学”来初探“耳与听觉”的秘密。

学生自学,并完成“目标导学”。

师:现在你们已经对“耳与听觉”的秘密有所了解,接下来我们共同进一步探究其奥秘。(播放“耳的结构”)

师:耳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生)各部分又有哪些结构?各结构又有什么功能?

师:答得很好,下面我们将刚才的内容总结一下。

师:耳的这些结构是怎样接受外界声音刺激并产生听觉的呢?(生讨论)

到底是怎样的过程,我们就来共同总结听觉形成的大致过程。(播放课件)

师:耳是用来接受声音刺激的感觉器官,由于耳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得以实现,使人们能尽情地享受音乐艺术之美。但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并非都是和谐悦耳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声音反而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这样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噪音。如刺耳的鞭炮声、机器的轰鸣声、汽车的喇叭声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耳的卫生保健呢?

生: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4.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5.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师:很好,大家要做好以上几点,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人除了眼、耳等感觉器官外,还有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它们又各能感受何种刺激呢?大家阅读教材94页最后一段,然后回答。

生: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能产生嗅觉。 舌的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酸、甜、苦、咸,产生味觉。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触、压、痛等刺激的功能,产生触觉。

师:好,至此为止,我们就是凭这些感觉器官来全面地、准确地、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同时作出判断和反应,来更好地、更安全地适应环境。

[ 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口头总结。

2、教师归纳并用多媒体展示。

1.有的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你知道这与以下哪个结构有关( ) A.鼓膜 B.耳蜗

C.前庭与半规管 D.听小骨和鼓室

答案:C

2.请把以下耳的基本结构的名称,按照它的位置进行分类。

鼓膜、半规管、听小骨、鼓室、外耳道、前庭、耳蜗、耳廓

位于外耳部分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中耳部分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内耳部分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耳廓、外耳道 鼓膜、鼓室、听小骨 半规管、前庭、耳蜗

3.你和小组同学讨论问题时,你是怎样听到其他同学的意见的?参看下图,描述产生听觉的过程。

同学发出的声波,经耳廓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__________→内耳的__________→刺激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声音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答案: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4.人体除了听觉、视觉,还有哪些感觉?请你举例(至少两种)。

答案:略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二、听觉的形成过程

三、耳的保护

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

4.避免中耳炎;

5.避免外耳道感染。

四、其他感觉器官

嗅觉——鼻

味觉——舌

触、冷、热、压、痛觉——皮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