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四学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11页第一单元信息窗3 3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3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和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以“看杂技”为线索,呈现的是观看小丑表演——顶碗和晃板的情境,吸引学生投入有趣的学习中,通过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3的乘法口诀的探索。通过这个信息窗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学会3的乘法口诀并能熟记,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记3的乘法口诀。
2、能力目标:能正确应用3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和对数学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3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编写和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实物投影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质疑,学练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杂技表演,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小丑耍球表演)
教师引导:从舞台上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引导:1个小丑3个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自主发言)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用学生喜欢的杂技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小丑耍球的杂技表演,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发现、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同学们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太棒了!下面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出示:4个小丑几个球?
教师引导:要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动脑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吧! (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
教师引导:哪个同学能代表自己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法?
(交流展示不同的解决方法,可以摆小棒、画圆、列式计算等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4个3相加,4×3=12)
教师引导:同学们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刚才这三个同学分别用摆小棒、画圆、列式计算表现得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从剩下的问题:(课件出示)5个小丑几个球?3个小丑几个球?2个小丑几个球?选择其中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学生解决。 教师巡视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听清老师的要求,汇报时,要先说说你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再来说说你的研究方法,听明白了吗?
(交流展示,教师板书:5个3相加 5×3=15)
教师引导:谁来说一下剩下的问题,你是怎样来研究的呢? (交流展示,教师板书:3个3相加 3×3=9) 教师提问:2个小丑几个球?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个3相加 2×3=6) 教师提问:1个小丑几个球?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个3 1×3=3)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了这些问题。(师用手指板书,师生合作)现在我们知道了1个小丑3个球,2个小丑6个球,3个小丑9个球,4个小丑12个球,5个小丑15个球。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
(课件出示小儿歌)1个小丑3个球,2个小丑6个球,3个小丑9个球,4个小丑12个球,5个小丑15个球。
教师引导:让我们拍手读儿歌吧!
生拍手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学生通过摆小棒、画圆、列式计算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都乐于参与,调动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根据解决问题的结果编儿歌,为乘法口诀的编制做好了准备。】
教师引导:我们记住了这首小儿歌,就可以知道1个3是(3),2个3是(6),3个3是(9),5个3是(15)。除了记儿歌的方法,有没有更简便的记忆方法?
教师引导:谁能根据小儿歌和刚才探究的这些结果来编写乘法口诀呢?先仔细思考
一下
教师引导:同学们来看,1个小丑3个球 1×3=3 谁来编一句? 指生回答
教师板书:一三得三
教师引导:2个小丑6个球 2×3=6 怎么编? 教师板书:二三得六
教师引导:我们还有三句口诀没有编完,接下来,请和你的同桌试着把剩下的三句口
诀编完。来编编看。
教师巡视
教师引导:编好了吗?3×3=9 3个小丑9个球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三三得九 教师引导:4个3相加,4×3=12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四三十二或三四十二
教师总结:哪个正确呢?我们在编制口诀时,通常把比较小的数放在前面,所以这句口诀可以说成三四十二,记住了吗?
教师板书:三四十二
教师引导:5个3相加,5×3=15,5个小丑15个球。大家一起说。 教师板书:三五十五
教师:咱们用响亮的声音,把我们刚才创编的成果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3的乘法口诀。板书:3的乘法口诀
教师引导:观察一下,这5句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乘法口诀)
注意总结:从上往下看,得数一个比一个多3(加3),从下往上看,得数一个比一个少3(减3)
教师引导:二三得六 这句口诀,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三三得九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有一个马虎的小朋友忘了 三三得几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他记起来
吗?
学生思考,交流想法
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发现了口诀里的小秘密,同时也掌握了记忆口诀的小窍门。现在给你一点时间,看看哪个同学先把这5句口诀记住?
教师巡视。
教师引导:闭上眼睛,一起说一遍。
教师引导:同学们记得可真快!下面我们来玩对口令吧
师生对口令
一三( ) 二三( ) 三三( ) 三四( ) 三五( )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男生、女生合作对口令(手势) 教师引导:很好。同桌也来玩一玩吧。(同桌对口令) 教师引导: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提问:开火车)
一三( ) 三三( ) 二三( ) 三四( ) 三五( )
教师:太厉害了,同学们。相信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把3的乘法口诀记
住的。
教师引导:第二套杂技表演就要开始了,我们快去看看吧。小丑们又开始晃板表演
了。
表演晃板的一共有多少人?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完成,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解决问题列出的式子编成小儿歌,再利用儿歌的特点来记忆编制口诀,降低了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难度。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方式考查学生口诀的掌握情况,如师生对口令、男女生对抗赛、同桌对口令、开火车等方式提高学生记忆口诀的积极性,逐渐提高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 三、巩固练习
教师引导:同学们回答得不错,下面我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看大家学的怎么样? 课件出示自主练习题目。
1、 把口诀填完整
三三得( ) 三( )十五 ( )四十二 2、 一共有多少只毛毛虫?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朵蘑菇?
指生回答,教师板书 3、 游戏碰碰车:
3×2= 3×5= 3×4= 3×3= 4、 想一想,填一填
5、 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
教师引导:我们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了舞台上的很多问题。生活中哪些问题也可以用3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学生举例说可以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易到难,有层次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熟记3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教师引导: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肯定不少。咱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不好?
教师总结:乘法口诀是乘法计算的法宝。希望同学们能熟练的运用它们。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引领学生梳理知识与能力等各方面的收获,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
1个3 1×3=3 一 三 得 三 2个3相加 2×3=6 二 三 得 六 3个3相加4个3相加5个3相加×3=9 4×3=12 5×3=15 三 三 得 九 三 四 十 二 三 五 十 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