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拖欠工资可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要求改正,逾期可行政处罚或强制执行。劳动者可主张赔偿金50%-100%。提供身份证、单位信息、工作证据,采集证据后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携带:本人身份证、用人单位全称、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能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上班的相关证据,由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下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可以下达行政处罚处理决定;逾期未执行的,申请强制执行。同时逾期不改正的,劳动者可以主张用人单位支付你拖欠工资数额50%-100%的赔偿金。可拍照、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方式采集部分证据后投诉,同时要求用人单位对工资表、出勤表、用工入职登记表承担举证责任。
拓展延伸
劳动纠纷解决渠道及法律程序
劳动纠纷解决渠道及法律程序主要包括劳动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两种方式。劳动仲裁是一种快速、低成本的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通过仲裁委员会对双方争议进行调解或裁决。劳动争议诉讼则是通过提起诉讼,由法官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判决。劳动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在劳动纠纷解决过程中,劳动者应准备充分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等。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寻求劳动监察部门的帮助,他们可以进行调解、调查违法行为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劳动纠纷解决的具体程序和细节应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来确定。
结语
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克扣或拖欠工资时,可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提供相关证据。监察大队将下达限期改正通知,逾期不改正可行政处罚或申请强制执行。同时,劳动者可主张赔偿金,支付拖欠工资数额的50%-100%。解决劳动纠纷可选择劳动仲裁或劳动争议诉讼,准备充分证据,寻求劳动监察部门帮助。具体程序和细节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申请支付令,人民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