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来源:测品娱乐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中心发言人就自己事先准备的课进行发言,之后组内讨论,要求教师人人发言,共同设计一堂课。把主要精力放到对教材的把握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上,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上。最后形成教案,主要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思路和环节。集体备课时,对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等都要讲清楚。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定教案,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上研讨课。每学期每个教师用多媒体至少上一节研讨课。学校教务处编排好教师研讨课时间安排表。研讨课一般教研组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出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来,并做出多媒体教学课件,然后由相应的执教教师上研讨课。课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评课,先由执教者作教学反思发言,然后组内其他教师评课。活动过程记入教研活动记录本,教案及评课记录存入教师个人档案。教务处、教研室定期进行检查。

4、说课、评课。在研讨课基础上每组推荐12名教师参加学校赛教,参加赛教的教师,课前,授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思路及策略进行了简要说明,使听课的教师对本节课的梗概有了大体了解,做到带着目标听课。课后,又组织了领导和听课教师互动评课,分自评和他评,在他评过程中能够客观的对课堂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并提出诚恳地建议,同时对说课、上课、评课量化打分,分等奖励。在“说讲评”一系列活动中,老师们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有了具体的认识,并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5、注重年青教师培养,促进其专业成长。我校近几年分配来的年青教师比较多,学校建立年青教师培养档案,有专门的指导教师,领导经常性听他们的课,并要求他们每学期上交一篇论文、上一次汇报课,每半学期上交一份钢笔字,并组织年青教师和老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多给他们机会,为他们提供平台,促使他们不断学习,使他们得到锻炼和提高,促使他们尽早成为课程改革的先行者和教学骨干。

(三)注重“专业引领”

我校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注重了专业的引领,注重提高教师们能理性地思考教学中的问题,业务能力真正获得提高。

1、订阅教学杂志及相关资料。这是获得课改理论和信息的首要来源。其中有关课改的理论文章和校本教研的经验材料是教师学习的主要内容。学校还鼓励教师上网搜集资料,把其中的精髓进行消化吸收。学校为教师订购教育理论书籍和相关学习资料及光盘,除统一学习外要求教师加强自学,撰写学习笔记。

2、注重培训。我校主要采取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积极主动参加各种专题研讨会,对教师进行培训。几年来,除中心送课、培训、讲座外,我们也曾多次邀请市区教研室的教研人员来我们作校本教研专题讲座,同时,还先后派出各学科教师参加各级新课程培训。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量的校本培训。

3、播放专家教学录像。我校购买了优秀教师的教学光碟,在教研活动中,组织教师观看、座谈。教师们通过专家的优秀课例,从中汲取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

六、注重过程,初见成效

在一系列扎实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根据我校现状,我们更加注重了过程管理,注重了理论应用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校本教研促进了教研方式的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2、校本教研使教师的专业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初步具备了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的能力,教师在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虚心中学会了吸纳,在领悟中学会了调整,在合作中得到了成长。

3、校本教研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张XX研究开发的《石油中小学音乐校本教材》被推荐参省上的教学成果评选,并应用于我校音乐教学中,深受学生喜好;甄XX主任主持研究开发的《延安红色文化德育课程》独具陕北特色,应用于我校综合实践课教学中。

4、校本教研解决了我校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课题研究成果应运于课堂教学实践,成效显著。其中左XX主持研究的《新课程条件下高中语文作业的创新实践与思考》为中心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为我校高考语文成绩比较突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刘XX主持研究的《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教法与学法研究》为中心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我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促进了初中数学成绩的提升;张XX主持研究的《发挥地域优势拓宽写作素材的实践研究》为中心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大面积提高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刘XX主任主持研究的《新课标下高中理科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为中心重点课题,研究过程促使我校高中理科教师研究高中新教材,研究成果为教师准确把握新教材特点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窦XX副校长主持研究的《新课标下中学物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与实践》为省级课题,研究过程促使高中物理教师开发多媒体课件,并将物理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高中理综教学成绩的提升。

七、步履艰难,任重道远

校本教研,我们一路走来,步履艰难,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我校平行班级少,初中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小学每个年级也只有两个班,同学科教师就少,好几个学科教师都是“单打独斗”,“同伴互助”很难有效开展,对教师的评价无法对比。

2、教师调整分流,老教师已有一半分流到西安XX,留下的教师要么觉得工作量小,轻松舒坦,不急于下西安,安于现状;要么急于下西安而未能如愿,工作中不负责任,不求上进。所以无心教学的教师多,无心教研的教师就更多。

3、教师的流动性很难保证一个研究课题的持续性和完整性。

4、学生流动的不确定性导致有些问题刚摸索到解决的办法时却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5、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太少,教育科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欠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对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性就不够,制约了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八、克服困难,寻求特色校本教研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教师的视野,不能回避,只有面对。我校对校本教研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尽管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但有中心的指导,有兄弟学校的帮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克服困难,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注重实效,努力寻求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究、二课堂的有效开展、本土教材的开发及优秀生源大量流失后的有效教学等方面加强探索和研究,努力摸索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之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稳定。

以上发言有不成熟之外,也有不妥之外,诚请中心各级领导和在座的兄弟学校领导批评指正,也请中心各级领导对我校的教学工作再多作指导,请兄弟学校多予帮扶。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