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整合管区教育资源,健全社区教育网络
1、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坚持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原则,充分挖掘管区教育资源,依托中小学校,探索积极有效的开放形式,为居民的学习、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依托流动人口法制教育学校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真正使社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2、加强社区学校建设。注重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的教育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使社区教育中心真正成为居民接受教育、进行学习活动的场所。
3、加强社区图书室建设。结合文明城区创建,积极协调联系点加大对社区图书室的援建力度,增加社区图书室的存量,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营造书香街居。
4、加强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向社区教育志愿者举办《社区教育系列丛书》使用座谈会,逐步提高从教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素质,为推进市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三)搞好五项活动,打造社区教育工作亮点
1、发挥“社区教育一条街”的优势,与驻村学校联合搞好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展示活动。
2、通过“小手拉大手”,组织好“弘扬奥运精神,践行奥运格言”系列活动,推进人文奥运。
3、结合第二届“邻居节”,举办各种形式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
4、以第三届“市民读书节”为契机,依托社区文化中心,组织
开展各类读书活动。
5、结合第六个社区教育宣传月,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吸引市民的广发参与。
(四)抓好全民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
1、抓好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落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依托社区大课堂,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诚实守信、团结和睦、文明礼仪和城市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为培育学习型家庭、打造文明社区、构建和谐社区营造良好的氛围。
2、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依托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少儿教育基地、科普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和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等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开展以亲子“1+1”小公民道德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公民道德、法制、科技、文艺、体育等寓教乐的面向管区青少年的校外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
3、抓好法律法规教育。充分发挥“法官、检察官、律师进社区”的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居民,通过举办讲座、模拟法庭、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益保》、《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送法律进社区,引导居民知法、懂法、守法,提高居民依法办事的意识,加强“青少
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切实保护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4、抓好科普知识教育。发挥科普教育网络的作用,面向社区居民和驻区中小学校,通过科普宣传月、印发宣传册和科普咨询等形式,深入开展“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广泛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市民的科普素质。
5、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与驻街职业学校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探索以培养岗位技能和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