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私了后,如果符合条件的交警还会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时当事人未报警,事后又报警请求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对实际存在的交通事故予以受理,并及时处理。
一、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
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二、交通事故事后报警时限是多久
没有明确规定交通事故报警的时间。事后请求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当事人应当在提出请求后十日内向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
三、出交通事故对方不配合的解决办法具体如下:
1、可以要求交警部门进行调解;
2、调解不成,或一方不服调解协议的,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3、如果没有伤者,交通事故只造成物损,不承担交通事故责任的一方,可以根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直接提起诉讼。
四、交通事故诉讼途径解决的流程如下:
1、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在交警给出的时间内不予起诉的,也没有达成调解意见的,交警将肇事车辆放车;
2、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受害人一方可以向起诉,同时要全保全查封对方车辆,以保证将来的执行。特别是伤情较重,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的,或者手术治疗的;
3、立案后,向交警部门下达《协助执行通知书》,查封车辆;
4、开庭,可能构成需要伤残鉴定的,向提交鉴定申请;
5、鉴定结果出来后,或者治疗基本结束后,法庭开庭审理,判决;
6、受害人申请执行。
五、交通事故多久报案有效
对于交通事故的最长报案时限,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立即报警是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
1、《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