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货检验标准总则
文 件 编 号 作 业 指 导 书 版 本 号 生 效 日 期 标 题 1 1.1 1.2 2 进货检验标准总则 页 次 第 页 共 页 年 月 日 主题内容: 本总则规定了进货检验的一般流程,检验内容,缺陷判定及处理方案. 本总则适用于本厂所有原材料、外协件的进货检验。 一般流程: 原材料到厂→收货检查→送检→抽样→检验与试验→判定→返单→标识。 3 检验内容: 原材料一般需进行外观、结构尺寸、装配、电气性能、可焊性、抗折性等项目的检验, 但是不同材料的检验方法有所不同,具体检验内容参见相应的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和试验作业指导书。 4 4.1 4.2 缺陷判定: 原材料缺陷分类一般分为:A类不合格、B类不合格和C类不合格。 相关术语定义: A类不合格:原材料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即指会造成安全事故的不合格)。 B类不合格:原材料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C类不合格:原材料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A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B类和(或)C类不合格 的原材料。 B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C类不合格,但不包含A 类不合格的原材料。 C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但不包含A类和B类不合格的原材料。 拟制 审核 文 件 编 号 作 业 指 导 书 批准 版 本 号 生 效 日 期 标 题 4.3 进货检验标准总则 页 次 年 月 日 第 页 共 页 原材料的缺陷判定具体参见相应的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和试验作业指导。在实际检 验过程中,如发现原材料存在某种缺陷,而作业指导书中的缺陷分类中没有,则根据 4.2中不合格定义作出相应的判定。 5 处理方案: 经抽样检验: 5.1 当A、B、C三类不合格品数分别在相应判定数组的合格判定数范围时,则判该批原材 料合格,由IQC出具合格报告,并在该批原材料上贴上合格标贴。 5.2 当A、B、C三类不合格品数中任何一类不合格品数达到相应判定数组的不合格判定时, 则判该批原材料不合格。此时应及时通知采购员,若无特采之必要,则由IQC出具退 货报告,并在该批原材料上贴不合格标贴,若需特采则按《原材料特采作业规范》执 行。 5.3 原材料存在重大质量问题或连续多批不合格或多批出现相同缺陷时,由IQC发出《质 量缺陷纠正要求表》给供应商,要求其回复控制方案和处理措施,并跟踪验证改善效 果,若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则填写《纠正措施要求表》,交公司上层领导处理,其具 体处理方案参见《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拟制 审核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