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错题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财富,用好错题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查漏补缺,提升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但从目前来看,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还比较少,利用效果比较低,因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师实践,分析错题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一步提升错题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题资源 有效利用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与错误相伴的过程,“错误”是小学数学课堂永恒的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灵活、巧妙地加以利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做好错题资源积累
错题资源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知识体系查漏补缺的重要方法。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大部分小学生对错题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少会对错题进行积累,基本是“错了就错了,下次改正”的态度,缺乏错题整理的意识,在错题记录方面没有明确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做好学生错题积累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养成错题积累的好习惯。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掌握错题资源的整理方法,如建立有效错题集,鼓励学生形成一个错题本,在遇到错题时及时将错题整理到错题本当中,同时要备注好错题的解题过程和错误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错题内容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错题练习
小学生积累错题资源过程中,容易出现错题整理后不进行二次学习的问题,这也是小学生学习的通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身错题资源进行二次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寻找类似地习题进行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翻阅错题本的习惯和意识,提升错题资源的利用率,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一周专门腾出一个课时组织学生对错题资源进行整理和二次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错题练习,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下定期对错题本进行翻阅,通过不断加强二次学习的方式,提升对错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自身错题的利用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常见问题、错题本资源类型进行习题提供,根据学生在错题二次学习时的反馈结合,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符合错题资源类型的学习内容和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学习,通过编制练习题的方式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错题资源的利用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 三、巧借错题资源,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错题本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错题资源的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制作错题本。错题本中的内容都是学生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教师让学生制作错题本能够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笔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会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录自己的错题,为此,让学生准备一个数学错题本,使学生在错题本中写下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的内容。笔者还会在每周五下午为学生们留出一节课,让学生们整理自己的数学错题,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到自己的错误点,并针对这些错误点进行反复的观看和练习。当学生们整理完错题后,笔者会收集起学生们的错题本,详细地观看学生们错题内容,并针对学生们的错题内容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强化哪一部分的数学训练。针对错题本中出错率较高的问题,笔者会仔细研究出错的原因,并在班级上对学生进行重点地讲解。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灵活地运用错题资源,让学生自主且积极地进行错题整理,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学习数学知识。
四、巧借错题资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还是处于成长阶段,很多行为习惯都没有完全养成,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抓住这一良好时机,巧妙地利用错题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自查,反思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科学培养,通常情况下,学习习惯与学生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在具体解答数学问题时,教育人员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自主探究习惯,同时还需要使学生进一步养成自我反思和自我改错的习惯。为了让学生注意应用题中的陷阱,使学生更好地读应用题,理解应用题中的意思,笔者设计了一些变式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学生通过不断地训练,终于能够正确地进行问题的解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总之,错误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动态教学资源,利用得好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材驾驭能力、教材吃透程度和教学机智。“正确的答案是模仿,错误的答案是创造。”可见,错误的价值更大。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错误资源利用的研究,功用是显著的,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凤 浅谈小学数学电子典型错题资源的收集与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 [2]白文斌 浅谈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9,(55)。
[3]何晓芹 易黎明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错题资源[J].中国高新区,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