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年间,我们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改革的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这30年里,关于改革开放先后有四次比较大的讨论: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92年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讨论;1997年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的讨论;20xx年-20xx年关于改革本身的争论。这几次讨论均关乎改革开放的存废,更是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思想”每每在紧要关头为人们排解了困惑,树立了坚定的信念,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
改革开放的30年,是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是中国发展历史上辉煌的30年,是让全国人民真真切切体会到实惠的30年,是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30年。
1978年以来,我国的gdp年均增长约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1978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20xx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改革开放30年间,我们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改革的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过去的30年里,关于改革开放先后有四次比较大的讨论: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92年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讨论;1997年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的讨论;20xx年-20xx年关于改革本身的争论。这几次讨论均关乎改革开放的存废,更是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思想”每每在紧要关头为人们排解了困惑,树立了坚定的信念,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地指出:“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十七大报告把“思想、改革开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就是对过去30年以来实践的充分肯定,
表达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更顺应了新时期人民的期待和要求。
一、思想先后四次在紧要关头挽救了改革开放事业
(一)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文化大”结束以后,长期形成的“左”的思想还很深,“两个凡是”又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新的桎梏枷锁,党和国家的事业处于徘徊之中,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选择。同志针对当时极“左”思想盛行、唯心主义泛滥、形而上学猖獗的现实状况,坚决支持和大力推进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打破了“两个凡是”对人们的思想禁锢,促进了思想大,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1978年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同志做了《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同志明确提出“首先是思想”的论断。为什么要把思想明确地放在“首先”位置上?同志的回答是:“只有思想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①他强调,是否思想,“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②“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么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③这个报告可以看作新时期中国党人思想的宣言书,彻底突破了“两个凡是”和“左”的错误,为探索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这次会议把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出来,重新确立了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又为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开辟了道路。从此,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
(二)1992年,姓“资”还是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