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 C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行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 C.促进思想启蒙 D.极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最早向中国介绍西方进化论的是( A )。 A.严复 B.梁启超 C.康有为 D.谭嗣同
3.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 )。 A.江南制造总局 B.马尾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 D.湖北炮厂
4.洋务运动最先从哪入手的( E ) A.兴办民用企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派遣留学生 D.建立新式海陆军 E.兴办军工企业
5.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C )。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平均地权
6.1919年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文章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是( C )
A、梁启超B、张东荪C、胡适D、黄凌霜
7.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C )。 A.报复“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B.促使清“借师助剿”,太平天国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者权益
D.打开进入云南和广西的侵略通道
8.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
9.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B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10.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 )。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 D.《中华临时约法》
11.规定在中国通商口岸可以投资设厂的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12.南昌、秋收、广州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是( D ) A.必须武装反抗反动派 B.必须建立党对的绝对领导 C.必须建立新型的人民 D.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13.伟大的爱国者( A )说过:只有以群众为基础并为群众服务的,粉碎军阀、政客的权力,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才能真正实行社会主义。 A.宋庆龄B.孙中山C.鲁迅D.蔡元培
14.1935年6月,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 A ) A.四川懋功B.陕北吴起镇C.四川甘孜D.甘肃会宁
15.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党人和群众的( D ) A.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事件 C.四一二事变D.七一五事变
16.下列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①护国运动②“二次”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③
17.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派创立的中华,在政治方面仿效的西方国家是( A )
A.美国B.英国C.D.德国
18.袁世凯暗杀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B A.护国运动B.“二次” C.运动D.中华党的
1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直接的反对日本侵华的群众运动是B
A.护国运动五四运动B.五四运动五卅运动 C.五卅运动省港罢工D.五四运动省港罢工
20.
21.1953年向提出《资本主义工业中公私关系问题》调查报告的是 A.李维汉B.陈云C.彭德怀D.邓子恢 答案A
22.新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是
A贵阳飞机制造厂B汉阳飞机制造厂C沈阳飞机制造厂D洛阳飞机制造厂 答案C
23.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的立场上来。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A、1928年B、1938年C、1948年D、1958年 答案C
24.1946年全国内战爆发的起点是军进攻
A.中原区B.华北区C.华东区D.山东区
答案A
25.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 B )
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④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6.1945年5月,第( D )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抢夺人民抗战胜利果实、准备发动内战的反动方针。 A三B四C五D六
27.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C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D.对滥抓壮丁的
28.“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B A.《甲午悲歌》B.《日寇投降》C.《珍珠港祭》D.《沦陷》 112无产阶级实现对中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C ) A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
B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C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D在同资产阶级联盟时,实行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1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主要是指( C ) A地主B地方势力派
C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D官僚资产阶级
29.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最高国务会议 D.党与民主党派联席会议 答案B
30.1941年5月,做了( C )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 A.《反对党八股》 B.《整顿党的作风》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进行三大改造C.实行赎买D.进行民主改革 答案D
32.( B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33.( C )同意辞去、的职务。 A.十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六中全会 D.十二大
34.1980年5月,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 A )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A.厦门 B.宁波 C.海口 D.福州
35.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用“小球推动大球”是指( D )。 A.用乒乓球推动了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 B.用乒乓球推动了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
C.用“乒乓外交”打开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D.用“乒乓外交”打开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36.“文化大”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是( A )。 A. B.周恩来 C.林彪 D.
37.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上,的思想,后来更发展成为( D )的指导思想。 A.四个现代化
B.农业六十条 C.大跃进 D.以阶级斗争为纲
38.戊戌变法的性质是( C ) A.资产阶级运动 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 D.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39.洋务运动时期,清的海军主力是( B ) A.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广东水师 D.南洋水师
40.辛亥时期,资产阶级派的阶级基础是( C ) A.买办资产阶级B.官僚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
41.关于土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农村生产迅速得到发展,农民的生活有了改善 B.小农经济逐渐稳定,农村中的差距逐渐缩小 C.许多贫农得到了农具,耕畜和资金,逐渐过渡为富农 工业上大量提供农业机械,推动农耕机械化的快速进程
42.一外国旅游团来到中国广东省进行游览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广东省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面貌,如果你是这个团队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的城市不包括的是:( B ) A.广州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答案】
43.中国党在民主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 B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七大
44.下列位于中国最西部的抗日根据地是( D ) A.晋察冀 B.冀鲁豫 C.晋冀豫 D.陕甘宁
45.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的战役是( B ) A.忻口战役 B.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 D.太原会战
46.严复18年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振兴中华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答案】D
47.2005年3月,十届全国三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是() 【答案】A
A.《反国家法》B.《法》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二、多项选择题
48.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包括( ABCD )。 A.兴办近代工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 D.派遣留学生 E.倡导君主立宪
49.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BD ) A.发动规模空前巨大 B.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C.《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D.〈资政新编》的资本主义色彩
50.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 ABCD )。 A.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 B.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
C.对侵略者本质认识不清 D.领导集团内部的
5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是指( AB )。 A.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斗争的一面 B.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C.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合作的一面 D.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中立的一面
52.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哪部分人起了主力军作用( AB ) A.人民群众 B.爱国官兵 C.清朝 D.地主武装
53.在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中宣扬无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BC A.胡适B.黄凌霜C.区声白D.张东荪
54.各地党的早期组织创办了的专门供工人阅读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刊物有( ABCE )ABCE A.《劳动界》 B.《劳动音》 C.《工人月刊》 D.《新青年》 E.《济南劳动月刊》
55.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包括内容有【AB】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 D.平均地权
5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 ABC )
A.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B.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纲领 C.对推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D.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57.86.下列关于十月的历史意义的正确说法有( ACD ) A.它是世界的新纪元 B.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C.它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 D.它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
58.中国党在中国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基本经验有( ABCD )
A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性,坚持自主原则 B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C在被迫同资产阶级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和中立
D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特殊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
59.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ABCD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同英国、荷兰、希腊、联邦德国等国家先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C.中苏关系缓和
D.1970年到1976年新建交的国家有62个。
60.下列史实的先后顺序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B.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 C.“”召开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 答案DBCA
61.美国侵朝战争爆发后,所实施的威胁我全、干涉我国内政的侵略行为有 A.打到中国境内B.派飞机轰炸我国边境
C.派舰队到中国海峡阻止人民D.建立亚太军事基地威胁中全 答案BC
62.“大跃进”运动( ABCD )。 A.1958到1960三年大跃进
B.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风 C.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
D.是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
63.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CD )。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我们希望社会上的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使国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断然抛弃依赖外国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之真正领袖地位。”上述三大宣言内容反映出中国党( ) A.认为是一个政党 B.承认在中的领导地位 C.希望改组 D.放弃了对民主的领导权 【答案】ABCD
65.参加1945年重庆谈判的代表有( ) A. B.周恩来 C.王若飞 D.张闻天 【答案】ABC
66.通过重庆谈判和签订的“双十协定”,取得的成果有( ) A.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诚意 B.迫使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C.实现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合法地位 D.团结了民主力量 【答案】ABD
67.1947年2月至6月,中国人民粉碎了() 【答案】AD
A.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B.对东北区的重点进攻C.对中原区的重点进攻D.对山东区的重点进攻
68.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发表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有( ABC ) 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 C.《人类公理》D.《变法通义》
69.17.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A.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 B.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C.使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甚至迟滞。 D.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答案】ABCD
70.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B.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C.具有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
D.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答案】ABCD
7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争得民族和人民 B.进行工业救国和科学救国 C.实现国家富强和人的富裕 D.实施维新变法和君主立宪 【答案】AC
72.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有( )。 A.开设工厂 B.设立银行
C.向清进行政治贷款
D.争夺中国铁路的投资权,投资中国矿山 【答案】ABCD
73.1992年,以( )和( )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新阶段。 A.南方谈话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四大 D.十五大 【答案】A、C
三、判断题
74.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发展中国资本主义。(ⅹ)
75.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有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
76.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77.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国内农民,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
78.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9.鸦片战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打破了清的闭关。(√)
80.王韬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中主张与西方国家“商战”。(ⅹ)
81.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82.辛亥推翻了封建统治。×
83.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84.大失败后,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此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85.十月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86.在中国,农民是民主的主要力量。进行人民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
87.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充分证明了中国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最重要条件。√
88.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党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对资本主义采取没收的。×
90.蒋介石在1937年中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91.到1930年初,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万人。√
92.十五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93.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 B )A.计划经济B.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 品经济C.自然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 《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94.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解析:《劝学篇》共二十四篇,四万余字,“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
篇务通,以开风气。”所谓“本”,指的是有关世道人心的纲常名教,不能动摇;所谓“通”,指的是工商学校报馆诸事,可以变通举办。全书贯穿“中体西用”精神,主张在维护君主制度的前提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技艺,并以这种新技艺“补”旧制之“阙”,“起”清廷统治之“疾”。张之洞倡导的“新旧兼学”中的“新学”亦包括“西政”,这比早期“中体西用”论者的“西学”=“西艺”的观点进了一步,扩及“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诸项,但对“设议院”等涉及政体的部分讳莫如深。一言以蔽之,张之洞的公式是:“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95.规定中国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界内”的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解析: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对中国 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破坏。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割让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段和昂船洲,“归英属界内:。
1887年——《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黑龙江以北60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余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1881年——《改订伊犁条约》和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去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96.1958年发动大跃进运动,初衷是好的,但结果是违背经济规律,破坏了经济平衡。(√)
97.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者和倡导者。(√)
98.《论十大关系》报告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
99.1959年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是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升级。(√)
100.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