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沧桑汕尾港

沧桑汕尾港

来源:测品娱乐
~一… ◆休闲 … … }船、渔船、蚶苗船络绎不绝地进出港 口。汕尾港成为国家课税的重要征收 地。清道光《粤海关志・口岸》载: 康熙二十四年(1685),粤海关设立 后,于海丰县乌坎设置总口,汕尾设 船共达1000余艘。每年鱼获量7万余 担,产值140多万元。据曾任彭汉垣 属下的财政出纳张培英老人回忆: 当时汕尾港征收的税收,十四年 以前,每年汕尾港向县财政解缴的文 武官规、鱼厘、脯厘等税款占全县财 政收入的三分之二。 置正税口、以及长沙、鳐门等港设置 稽查口。 “汕尾”得名来自“线尾” 自康熙二十二年以后,经过30 潮资涌进市旺商 清嘉庆至咸丰时期,一批眼光敏 锐的潮汕商人开始进入汕尾港经商。 多年的人口繁衍和开发,汕尾港开始 见诸文字记载。乾隆版《海丰县志・ 兵防》载:“康熙五十六年,汕尾港 牛脚川添设营房6问,拨兵22名防 守”。此段文字不仅首次出现汕尾港 的地名,而且记录了康熙五十六年 资料图片 他们多聚居在现三马路的旺市地带, 并设立潮州会馆。最先到达的潮商有 经营布业的曾丰盛。继之有桂记、徐 送合、东家、泰记、裕兴等10多家资 本雄厚的潮商接踵而至。经营的项目 (1717),两广都督杨琳率幕僚勘查汕 云:“汕尾一镇,舟楫云屯,商旅雨 有:造船、渔具、水产品、百货、洋 尾港要塞,指示碣石卫左营驻军将整 集,亦海邑一大区会也。街巷纵横, 杂布等,并经营渔具、原盐、水产品等 个海防线从坎下城扩展至对面海岸, 栉次修砌……”可见其繁荣的景况并 进出口贸易,由中转至日本、挪 并拨款在牛脚川山上建置营房炮台, 可佐证汕尾已开始称镇了。清乾嘉时 威以及东南亚诸国。 扼守汕尾港的出海口。汕尾之得名, 期,正是拖网风帆渔船的兴盛时期,清末民初,汕尾港人口发展到1万  源于海沙滩的两条自西向东的沙陇线 甲子、乌坎等港的渔民开始进入汕尾 多人,其中渔民5000人左右。财政收 (沙坝)。即城内沿出口禽仓至原车站、 港与当地渔民合资造船捕鱼。光绪卅 入占全县的三分之二。资本雄厚的潮 顺三马路、凤照街止的一条沙陇线 三年,又有广府属各县和粤西的合浦、00多户,大多为从事批发业务  商达到1(古海岸线)。当地称沙滩为线,谐音 阳江等外港渔船700多艘到汕尾渔场 的“上盘行”。潮资左右整个汕尾港商 “线”为“汕”,而当时人烟麇集的港 生产,满港云帆网樯,蔚为壮观。光 界,几乎垄断海丰县城乡商品的流通 口墟集处于沙陇线东面尾部(现东 绪卅三年起,外港渔船长期靠港生产。 市场。其中较大的商号,在本港及汕 区),故称汕尾。当地有“放了宫鞋去 因此广府属外港渔民将家眷迁到汕尾 头、、广州、泉州、上海等商埠设 找线”的民间传说和“葫芦头、沙坝 港,多住在成兴街、码头街一带,遂 置电台,实行联庄经营。时邑人粤军 尾”之民谚,亦即此谓。从乾隆版 在汕尾港长期定居。成兴街因大多是 总司令、广东陈炯明亦在坎下城 每丰县志》分县舆图上可看出:在海 广府属外港渔民家眷居住,久而久之, 创建全国第一家制造现代武器的兵工 丰县金锡都辖下的海滨上,汕尾圩、 被当地居民称为广府街。同时,为方 厂,建有双轨铁路并配置小火车通向 后径圩、坎下城鼎足而立。结合清代 便监管属下渔船的经营情况,每年均 汕尾市内的中山码头。港内派驻粤军 汕尾历史发展情况,可以推断:汕尾 有来自、广州各处的头家(渔栏 师长钟景棠,负责海防。时财政 港开埠和得名的时间,应在清康熙二 主)70多人长期驻在汕尾港,定期向 廖仲恺等军政要员曾乘“永丰”舰到 十四年至五十六年(1685~1717)间。 所属渔船收帐。清末,汕尾人口已发 汕尾港视察。1949年1O月,汕尾港和 展到1万余人,其中渔民5000人左右。 平。1988年汕尾撤镇建市,下辖 现深海渔民,祖籍多为顺德、东莞、 海丰、陆丰、陆河及市城区,开始成 南海、番禺,宝安诸县。初年, 为海陆丰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 正是汕尾渔业全盛时期,港内有渔行 心。汕尾从开埠至建成约有10多万人 100余家,拥有100对鸟鸸、300艘虾 口的地级市,仅用200余年的时间,是 粤东著名渔业港口 自清乾隆初年起,汕尾港得到迅 速的发展,成为粤东著名的渔业港口、 军事重镇和商业贸易中心。乾隆十二 年置立的 隆整汕尾关帝庙前街碑记》 船,70多对拖风船,加上外港流动渔 粤东地区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敬 56 I海洋与渔业2011_7_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