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视角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与思考

新视角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与思考

来源:测品娱乐
Xuexiaofazhanyuguanli学校发展与管理新视角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与思考江西省瑞金市瑞金中等专业学校 陈水福 曾志福[摘 要]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该怎么做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和创新思路。经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在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关键词] 中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实践 创新一、中职教育背景与现状分析(一)背景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结构中的一个层次,它的重要性和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为中国制造业升级,培养大国工匠,更离不开职业教育。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与此同时,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要探讨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发展,那就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思考并用实践检验。(二)现状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它为社会培养了专业技能型人才,其地位和作用相当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许多高校都在扩招,提高了高考升学率,同时也导致中职教育生源质量下降危机的出现。近年来,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断完善,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所以,中职教育又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可以说,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机遇越大,挑战越大。二、中职教育的发展实践(一)实施“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学生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在适合自己的教学环境下成长,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材施教理念在教育史中早已有之,但在普通教育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应用,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中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更应该因材施教。中职学生智力、成长环境等因素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在教育教学中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到底”。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一是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从学习的主宰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二是创造自主学习氛围,增强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三是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丰富和灵活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信心。(二)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职人才培养同样要坚持这一理念。中职教育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雅的环境可以熏陶、感化学生,将德育与教学相融合。教学环境包括了校园环境、教室环境、实践环境等,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德育是重要一环,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德育主要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展,给学生提供一个成长和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为人处事、创业就业等方面都得到锻炼。主题班会是许多学校都会采取的一个德育方式,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通过老师讲解,同学讨论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明白学生想得到的是什么,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方向。(三)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我们根据中职的教育特点和每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和设置了每一阶段的技能过关标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技能过关结果反过来还可以检验教学质量,既可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也对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结合实际,了解当地和企业的有关,积极主动地争取和企业的、资金支持,打造出了一个品牌实训基地。在互补和共赢基础上,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在项目实训中,充分利用已有的专业设备,同时与企业的生产相互关联,尽量获得企业订单,如此,既能最大化地利用现有资源,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训环境。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校企“零距离”对接,把课堂教学、专业实训以及社会实践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优势互补,效益双赢,并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了“一技之长”的目标,在毕业后的择业与就业竞争中抢得了先机。(四)办出品牌特色学校要吸引人,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了解当代社会的热门专业,通过多种渠道办学,用品牌来吸引学生和家长是拓宽市场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应市场的优秀人才,中职学校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一个学校的好坏,主要是看毕业生,毕业生要进112018.02学校发展与管理Xuexiaofazhanyuguanli入社会,其在学校所学知识是否有效是由市场来进行检验的,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教育培养的方向。所以说,如果学校能办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市场的需求,毕业生就会很受企业欢迎,相反,如果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肯定会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果毕业生的质量高,受到企业的欢迎,学校的声誉也会得到提升。三、中职教育发展思考(一)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质量评价包括学生素质和社会声誉两方面。学生素质包括职业能力、职业技能水平、必备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考证率等。学校声誉就是学校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主要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技术开发等方面。教师是决定学校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对教师的考评很重要,例如教师素质、课堂质量、教学效果等,都要进行考评,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能力方面要不断增强。所以,必须要建立一个能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能够适时提供良好教育服务的运行,不断地探究合适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训方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二)如何建立完善的专业设置市场适应机制要发展,首先要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中职学校要以市场为基础,专业学习完成后投身到产业中,人才的培养是根据需要来进行的,因此,专业的设置要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的需求。首先要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将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集中到重点专业。其次,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必须要打造一支专业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的教师团队。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来对专业进行升级,积极并认真地做好教师的聘请和筛选工作,对于那些热门的重点专业的教师要加强岗位培训,必要时可以出国进修深造;对于那些比较紧缺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要聘请行业专家来进行师资培训,使专业向健康、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 陆锋.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 科技展望, 2014(8).[2]王云霞. 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冶金教育, 2016(2):38—39.[3] 卢双盈, 刘新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27):10—15.[4] 田婧婧. 中等职业教育主动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农业网络信息, 2012(1):126—129.[5]郑江林. 中职学校星级教师制度建设实践与探索——以浙江省江山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 职业, 2015(36):70—72.[6] 孙诚. 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 2003, 24(1):17—18.[7] 王前新. 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高职教育“超市”[J]. 教育与职业, 2003(21):42—44. ▍2018.0212[摘 要]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人的现代中学生,需要具备“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的责任担当。加强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核心素养林崇德教授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课题研究,通过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各项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具备责任担当的环境保护卫士,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一、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普及环保知识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通过讲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增强青少年对我国及全球环境状况的理性认识,使学生懂得环境问题乃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地理学科教师凭借专业优势,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政治、生物、化学、劳技等学科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内容,使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常识。劳技教师徐邦壮更是以身作则,用废弃的易拉罐制作成一件件贴画艺术品,以包装纸板、广告纸等材料制作出构思奇特的手工作品,令人叹为观止。江苏省和盐城市多家新闻媒体曾以《“垃圾”艺术家》和《环保艺术家》为标题,对徐邦壮老师作过专题报道。二、生态文明教育与班队会活动相结合2010年以来,学校每年都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双‘六个一’”活动,以全校学生为对象,以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普及低碳理念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生态文明的活动之中。各班级都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张贴环保标语、撰写环保小论文、创作环保漫画、签署《全球青少年环境公约》、利用《环保知识读本》开展读书竞赛以及模拟法庭审理环境违法案件等系列活动,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促进他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道德理念。三、生态文明教育与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生态文明教育与规范养成教育有机结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特别注重“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