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专业发展》
有感
新课标的实施和基础教育的改革,让广大教师感受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新型的学习方式和崭新的评价标准,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地挑战。前不久,我读了《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专业发展》,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下面就这本书谈谈读后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师角色,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的角色转变是推行新课标标准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要彻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首先要转换教师自身的角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理念播者,更应该是拥有现代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研究者,良好探究氛围的创造者,学生探究活动观察者和服务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只有处理好教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积极鼓励,多方引导,才能创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改变竞争,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是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活动,互相合作,积极地进行探究知识,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团结、合作、创新精神地发展。自主即主动学习,主动地在语文学习中提升和丰富人文素养。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把人生、自然与社会做为探究的对象,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途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起引导点拨作用,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 三、拆掉学习围墙,创建大语文学习环境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它涉及自然、社会及人生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开放学习语文的空间。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在课堂中进行,学生离开了课堂仿佛就不再进行语文学习了,而新课程标准把“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放飞学生回到大自然、社会、网络中去寻觅丰富的
精神食量,与自然对话,和自然交朋友,走进大社会,让学生感受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引发学生关注社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有语文”.
总之,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潜心读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定远县新区实验小学语文组:王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