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01090 A(43)申请公布日 2019.08.09
(21)申请号 201910495797.X(22)申请日 2019.06.10
(71)申请人 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10000 湖南沙沙高新开发
区尖山路39号长沙中电软件园有限公司总部大楼A1313室(72)发明人 张舒 陈浩文 (51)Int.Cl.
G01S 7/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101090 A(54)发明名称
一种雷达散热结构(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包括:上盖(1)、雷达板(3)、底座(5)、散热模组(8)、导热片(4);所述雷达板(3)安装在底座(5)上,通过上盖(1)与底座(5)配合固定;所述底座(5)包括快拆式安装凹槽(51),用于安装散热模组(8),所述散热模组(8)包括导热凸台(81),导热凸台(81)上方有用于放置导热片(4)的凹槽,导热凸台(81)通过所述快拆式安装凹槽(51)使得导热片(4)贴合雷达板(3),并与雷达板(3)上的发热元件接触,通过导热凸台(81)将雷达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模组(8)传到底座(5)外面。本设计采用分体式设计,采用少量的金属件解决导热、散热问题。
CN 1101090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雷达板(3)、底座(5)、散热模组(8)、导热片(4);所述雷达板(3)安装在底座(5)上,通过上盖(1)与底座(5)配合固定;所述底座(5)包括快拆式安装凹槽(51),用于安装散热模组(8),所述散热模组(8)包括导热凸台(81),导热凸台(81)上方有用于放置导热片(4)的凹槽,导热凸台(81)通过所述快拆式安装凹槽(51)使得导热片(4)贴合雷达板(3),并与雷达板(3)上的发热元件接触,通过导热凸台(81)将雷达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模组(8)从底座(5)内传到底座(5)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组(8)还包括快拆式安装孔(83),通过螺丝(6)穿过所述快拆式安装孔(83)将所述散热模组(8)连接并固定到底座(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组(8)还包括第一散热导流槽(82),安装后位于底座(5)的外面,实现将热量导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上设计安装第二散热导流槽(52),底座(5)安装后,散热模组(8)将腔体内部热量导出到外部后,空气通过底座(5)上散热导流槽带走散热模组(8)上的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4)为平板导热片,所述导热片(4)放置在底座(5)上设计的导热片安装槽(5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上盖(1)面板上设计雷达板压条,底座(5)上设计雷达板支撑面(53),雷达板压条与雷达板支撑面(53)配合使用,用于压合并固定雷达板(3)Z轴方向平面自由度与X、Y轴方向旋转自由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座(5)上设计雷达板限位柱(54),数量4个,与雷达板(3)四个角上的小孔配合,用于固定雷达板(3)X、Y轴方向平面自由度与Z轴方向旋转自由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板压条、雷达板支撑面(53)、雷达板限位柱(54)使得雷达板(3)与上盖(1)和底座(5)的内底面保持一定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第二散热导流槽(52)和散热模组(8)安装位置低于底座(5)两侧的高度,安装后都不高于底座(5)的边缘,在中间形成贯通的散热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螺丝将散热模组(8)与底座(5)紧固连接,通过散热模组密封圈(7)密封,通过螺丝将上盖(1)与底座(5)紧固达到压合效果,通过方形密封圈(2)密封。
2
CN 1101090 A
说 明 书一种雷达散热结构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雷达散热,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轻量化散热雷达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测距雷达结构为了提升测距距离,加大雷达功率;导致为解决散热问题不得不增大散热面积,丧失体积与重量优势;目前市场上散热方式普遍采用金属底部支撑件贴合雷达板后进行导热、散热,散热与支撑一体化制造,从而导致制造难度加大,体积增大,成本增加,若当中外观破损,就必须替换整个金属底座,若散热效果不理想将导致底座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设计;雷达板改版时还受限于散热结构,不仅增加研发投入,拉长研发周期,还无法做到轻量化设计,不满足设计理念当中互换性要求。[0003]散热利用底部金属支撑件进行散热的缺点有:1)体积:整体设计体积受限于散热面积,设计体积无法达到最优设计;2)设计理念:散热一体化设计不满足设计理念当中的互换性理念,整体互换性较差,单一器件的损坏需更换整个底座;3)成本:金属材料成本远高于常规硬塑材料成本;4)加工方式:底部大多采用机加工方式,产品质量不如模具生产稳定,制造周期长,交付存在一定风险。[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187093.3的专利提出一种毫米波雷达的散热结构,通过在面罩上设置金属部分来实现散热,与利用底部金属支撑件存在相同的缺陷。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实现便携式、轻量化的雷达散热设计,实现雷达体积最优,器件可替换,成本更低,质量更优。[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包括:上盖(1)、雷达板(3)、底座(5)、散热模组(8)、导热片(4);所述雷达板(3)安装在底座(5)上,通过上盖(1)与底座(5)配合固定;
所述底座(5)包括快拆式安装凹槽(51),用于安装散热模组(8),所述散热模组(8)包括导热凸台(81),导热凸台(81)通过所述快拆式安装凹槽(51)使得导热片(4)贴合雷达板(3),并与雷达板(3)上的发热元件接触,通过导热凸台(81)将雷达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模组(8)传到底座(5)外面,所述散热模组(8)可快速拆装替换。[0007]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所述散热模组(8)还包括快拆式安装孔(83),通过螺丝(6)穿过所述快拆式安装孔(83)将所述散热模组(8)连接到底座(5)上。[0008]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所述散热模组(8)还包括第一散热导流槽(82),安装后位于底座(5)的外面,实现将热量导出。[0009]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所述底座(5)上设计安装第二散热导流槽(52),底座(5)安装后,散热模组(8)将腔体内部热量导出到外部后,空气通过底座(5)上第二散热导流槽(52)带走散热模组(8)上的热量。底座(5)上安装第二散热导流槽(52)为空气
3
CN 1101090 A
说 明 书
2/4页
对流导通槽,便于空气对流,使空气带走散热模组上的热量。[0010]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所述导热片(4)为平板导热片,所述导热片(4)放置在底座(5)上设计的导热片安装槽(55)上。[0011]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上盖(1)面板上设计雷达板压条,底座(5)上设计雷达板支撑面(53),雷达板压条与雷达板支撑面(53)配合使用,用于压合并固定雷达板(3)Z轴方向平面自由度与X、Y轴方向旋转自由度。[0012]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底座(5)上设计雷达板限位柱(54),数量4个,与雷达板(3)四个角上的小孔配合,用于固定雷达板(3)X、Y轴方向平面自由度与Z轴方向旋转自由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所述雷达板压条、雷达板支撑面(53)、雷达板限位柱(54)使得雷达板(3)与上盖(1)和底座(5)的内底面保持一定距离。[0014]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安装第二散热导流槽(52)和散热模组(8)安装位置低于底座(5)两侧的高度,安装后都不高于底座(5)的边缘,在中间形成贯通的散热通道。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雷达散热结构,通过3颗螺丝将散热模组(8)与底座(5)紧固连接,通过散热模组密封圈(7)密封,再通过4颗螺丝,将上盖(1)与底座(5)紧固,达到压合效果,通过方形密封圈(2)密封上盖(1)与底座(5),满足雷达防水等级要求。[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上盖压条与底座支撑面(53)、雷达板限位柱(54)的设计,可减少4~6颗螺丝物料,降低产品物料成本,减少物料种类,降低仓库管理费用及库存压力,减少装配工序,降低装配成本;
2)底座(5)上设计散热模组(8)快拆式安装凹槽(51)及导热片安装槽(55)设计,散热模组(8)不是与底座(5)设计为整体,拆装时可快速替换散热模组(8),适用不同的散热模组,减少装配工时;
3)散热模组(8)的设计,可使产品整体体积及底座(5)进行最优设计;使底座(5)非散热区域可以使用非金属材质,变更产品加工方式,减少底座(5)材料成本的同时,减少加工费用及提高产品产能;使用非金属材质可使产品具有轻量化特点;
4)散热模组(8)快拆式设计,在散热区域不一致的情况下,变更散热模组的设计,可使多种外形尺寸相同、元器件布局不同的雷达板适配相同底座,可替换性强;同时减少底座种类库存,降低企业管理及运输成本;
5)装配工序简单,快捷并可反复拆装,降低产品报废率。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爆炸图);
图2散热模组(8)结构示意图;图3底座(5)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底座(5)上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2-方形密封圈;3-雷达板;4-导热片;5-底座;6-M3螺丝;7-散热模组密封圈;8-散热模组;
4
CN 1101090 A
说 明 书
3/4页
81-导热凸台;82-第一散热导流槽;83-快拆式安装孔;51-快拆式安装凹槽;52-第二散热导流槽;53-雷达支撑面;54-雷达限位柱;55-导热片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0019]如附图1所示,一种雷达散热结构,主要结构件包括:上盖(1)、底座(5)、散热模组(8)、导热片(4);次要结构件包括:螺丝(6)、散热模组密封圈(7);所述上盖(1)和底座(5)采用轻质塑胶材质,所述散热模组(8)采用金属材质。[0020]上盖(1):上盖(1)面板上设计雷达板压条,与底座(5)雷达板支撑面(53)配合使用,用于压合并固定雷达板(3)Z轴方向平面自由度与X、Y轴方向旋转自由度,上盖(1)是一体注塑成型的。
[0021]如附图3和4所示,底座(5):底座(5)上设计雷达板支撑面(53),与上盖(1)雷达板压条配合使用,用于压合并固定雷达板(3)Z轴方向平面自由度与X、Y轴方向旋转自由度;底座(5)上设计雷达板限位柱(54),数量4,用于固定雷达板(3)X、Y轴方向平面自由度与Z轴方向旋转自由度;底座(5)上设计散热模组(8)快拆式安装凹槽(51)及安装孔位设计,用于固定散热模组(8),拆除3颗固定螺丝(6)后可快速替换散热模组(8);底座(5)上设计安装第二散热导流槽(52),底座(5)安装在平面后,散热模组(8)将腔体内部热量导出到外部后,通过底座(5)上散热导流槽带走散热模组(8)上的热量,底座(5)上除第二散热导流槽(52)可以另外安装也可以一体注塑成型外,其他部分一体注塑成型。[0022]如附图2所示,散热模组(8):散热模组(8)上设计导热凸台(81)、快拆式安装孔(83),导热凸台(81)与底座(5)散热模组(8)快拆式安装凹槽(51)配合使用;散热模组(8)上设计第一散热导流槽(82),内部热量通过导热凸台(81)后经第一散热导流槽(82)分散热量,与底座(5)上散热导流槽配合,提升散热效率。[0023]导热片(4):导热片(4)为平板导热片,一面贴合散热模组(8)导热凸台(81),一面贴合雷达板(3),主要设计参数为厚度及过盈量,减少累计公差及缓冲,提高安装后散热部件贴合效果,提高散热效率。[0024]紧固件:装配完成后,通过3颗M3螺丝(6),将散热模组(8)与底座(5)紧固连接,通过散热模组密封圈(7)密封,再通过4颗M3螺丝(6),将上盖(1)与底座(5)紧固,达到压合效果,通过方形密封圈(2)密封上盖(1)与底座(5),满足雷达防水等级要求,方形密封圈(2)放置在底座(5)的密封槽内,上盖(1)上有对应的密封圈压条。
[0025]该雷达结构设计解决了雷达体积因散热问题无法轻量化,该设计大部分采用塑胶件,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采用少量的金属件解决导热、散热问题。该雷达结构设计较市场同类产品轻30%~50%,可应用于工业检测,智能驾驶、无人机探测、机器人避障等领域。[0026]本设计采用分体式设计,使产品外观体积不受限于散热面积,不局限于金属材质,互换性较高,若底座损坏,只需替换底座;在产品外观不变动的情况下,进行雷达板升级改版且改动较大时,若散热模组不符合新设计要求时,可重新设计散热模组即可;本设计外观结构件采用轻质塑胶材质,散热模组采用金属材质,体积较小,减少材料成本。[0027]本设计利用底座与上盖的配合固定雷达板,设计导热片减少累计公差,缓冲雷达板与底座之间的刚性摩擦及挤压,去除锁螺丝工艺,缩减工序,减短生产周期。
5
CN 1101090 A[0028]
说 明 书
4/4页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
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
6
CN 1101090 A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7
CN 1101090 A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图3
8
CN 1101090 A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