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矩形载流线框磁场分布特征的仿真分析
来源:测品娱乐
物理与工程Vo1.26 No.6 2016 基于Matlab的矩形载流线框磁场分布特征的仿真分析 汪可馨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摘 要 为了研究矩形载流线框的空间磁场分布特征,本文运用毕奥一萨伐尔定律和磁场叠加 原理推导出空间某点处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公式,再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通过循 环求和实现磁场的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以单匝矩形载流线框为对象,数值计算了其 空间磁场分布,绘出了多种条件下磁场的分布图像,进而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磁场的 空间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对平行放置的两个矩形载流线框轴线上的磁场分布特征进行 了仿真分析.编制的计算程序及分析所得的结论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矩形载流线框;磁感应强度;数值计算;分布特征;仿真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MAGNETIC.FIELD PRODUCED BY RECTANGULAR COIL BASED oN MATLAB Wang Kexin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Gansu 730050) Abstract Designed to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gnetic—field distribution produced by a rectangular coil carrying current,the biot-savart law and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of the magnetic field have been used to deduce the specific calculation formula of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at a certain point in space and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has been realized by program— uirng with Matlab software through cyclic summing.Based on the above works,the magnetic field produced by a single—turn rectangular coil has been calculated and the distribution images of the magnetic field have been presented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then the distribution char— acteristics of magnetic field have been obtained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Further— .more,the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rectangular coils carrying cur- rent placed in parallel have been simulated and analyzedThe written computational Drogram .an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Key words rectangular coil carrying current;intensity of magnetic—field;numerica1 calcuIa— tion;characteristic of distribution;simulation 在工业生产领域,载流线圈是大量电工设备 殊结构,以毕奥一萨伐尔定律为基础,结合磁场的 叠加原理,通过将矩形载流线框分割成无数电流 微元,再将微元磁场叠加求和得到空间任意场点 处磁场的计算公式,并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 磁场的数值计算,进而绘制出一定条件下的磁场 中不可缺少的装置,也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 种电磁体[1-3].在载流线圈电磁体的设计与研制 中,常需要计算线圈的磁场分布 .由于矩形磁 系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针对矩形载流线框的特 收稿日期:2016—07—12;修回日期:2016—08—11 作者简介:汪可馨,女,本科二年级学生.384791666@qq.corn 引文格式:汪可馨.基于Matlab的矩形载流线框磁场分布特征的仿真分析[J].物理与工程,2016,26(6):106—111,l16 分布图,从而直观地获得矩形线框磁场的空间分 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个平行放置的矩 形载流线框的磁场分布特征进行仿真分析.分析 所得结论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所编制的数值计 算程序也可用于多匝矩形线框磁场数值计算,经 过一定的修改还可用于其他形状载流线圈磁场的 数值计算. I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原理及方法 如图1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为计算方 便,现将一边长为a、载有电流 的正方形线框放 置在xOy平面上.矩形线框分成OA、AB、BC和 C0 4根通电导线.现将每根通电导线划分成N 段,N很大,则每一小段均可视为一电流微元Id1. 假设电流元位于矩形线框上P。(z。,Y。,0)点,则 它在空间内任意一场点P(z,Y,z)处产生的磁感 应强度可由毕奥一萨伐尔定律计算得: dB:& (1) 47cr 其中:r一(z—z0)i十( —Y0)J+zk,r一[( 一 .27o)。4-(.y— o)。+ 。]。,2. 图1单匝矩形载流线框 由此口J分别与出矩彤载流线框上4段通电导 线上的任一电流元在场点P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如下: OA段上: dB 一 [ 兰 掣 47c ±兰 : 3 (2) 47c AB段上: : = 二[ 二 (3) 47c 、 物理与工程Vo1.26 No.6 2016 BC段上: dB3: 二 堡 [ 竺二兰 ± 二 ±兰生3— 47c 二 二型3 (4) 47c CO段上: dB 一 二 ! [查± 二 ±丛]一 4 7c 二 ! [二堕±型] f 、 4 7c … 根据叠加原理,整个矩形载流线框在P点产 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B=BDA+BAB+丑Bc+Bc0= N N N N ∑dB +∑d +∑d +∑dB (6) 1 1 1 1 得到式(6)后,我们可以利用Matlab编程实 现式中复杂的叠加求和过程.以AB段为例,计算 BAB的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类似地计算出4段 导线分别产生的磁场后,求和即可得到载流线圈 所产生的空间磁场分布. 输入线框长度4及电流参数J 输入平面上的场点位置矩阵 输入分割数量Ⅳ 输入循环起点位置粕=口,yo=O 申 Yo=ff一1)a/N, 计算第i个微元在场点 处产生的磁场d , Baa=B/,s+dB2 —— 互卫 I 图2磁场数值计算流程图 2单个载流线框磁场分布特征的仿真分析 2.1与线框平面平行的平面上的磁场分布 假设正方形边长口一10.0m;电流大小 = 1.0A,电流流向为逆时针;积分中取电流元的长 物理与工程Vo1.26 No.6 20l6 度微元为dl:0.O】1TI.也就是N一1000.分别计算 勾0、0.2m、2.0m、5.0m的平面上的磁场分布。 点的磁场量值不断减小.这一点是符合磁场强度 的大小随场点、源点IhJ距的增加 减少的普遍规 律的. 如 3(a)、(b)、(C)、(d)所示.场域平面上. 羽I 郝 0.1i"11剑9.9m之fbJ每间隔0.1m进行取值. 、f‘算程序见附件中Bcal1.m义件. m图可见: (3)在平行于线框平面的场域平面上.磁场 有明 的轴对称性。这是m载流线框的对称性决 定的. 2.2与线框平面垂直的平面上的磁场分布 (1)在平行于线框平面的场域平面上.磁场 有 的分布特征. 且该特征随与线框平面的 乖 距离的不同而不同.从冈3(a)、(b)、(c)、(d) 同定场点的 ’值, 在0.1m到9.9m之 每 相隔0.1ITI进行敬值, 在~l0.0m剑l0.0m之 每相隔1.0m进行取值,即得到与线框平面垂直 的平面上的磁场分布.现将 分别取0.1 nl羽】 5.0m,得到平面上的磁场分布如图4(a)、(1j)所 示.计算程序见附件中Bcal2.m文件. 『{1罔可见, 明 可见,与线框平面的垂直距离较小时,四角处 磁场的量值大于区域,且距离越小,四角处磁 场量值变化越剧烈;垂直距离较大时,区域的 磁场量值大于四角处磁场,几何中心的磁场量值 最大,且随着距离的增JJfJ,磁场分布特 基本不冉 有较大变化. ■圈豳(1)矩形线圈的 I'NJ磁场分布关于 一0的平 面(即线框平面)对称.H在一个垂直平面内.磁场 (2)随与线框平面的垂直距离的增加,各场 3.5 3 ¨l~ m ;~ _l ¨~l ().8 0 6 II :5 2 5I 1(].4 ()2 【)5 0 () o (】 、■豳豳n二二=二二=二二=二二=■-1I,f11 ,『11 、●羼隰(a)z=0m ).2m )一 ×10 _-=2m、 n ㈨0磁场分 lf㈨0融场分n …’ …………...一 5 5 5 5 4.5 4 3・5 3 2.5 2 0 图3 与通电线榧平行的平面上的磁场分布 物理与工程Vo1.26 No.6 2Ol6 x=O.1m平面上的磁场分布 3・5 在~10.0m到10.0m之间每相隔lm进行取值. scale值取1.5,画出该平面上的磁感线分布示意 图,如图5所示.计算程序见附件中Bcal3.m 3 2・5 2 1.5 1 0・5 8 ×■●●同二二二二二二 ¨ 广 3 2 5 2 1 5 ■_1 0 5 ×■■■罔====== H 2 l 8 1 6 l 1 1 4 2 O O 8 6 ■■■ O O 4 2 (a)x=0.1m x=5m ̄z面上的磁场分布 , ,,r]—■—_、、_. 罔5 =5m平面上的磁感线示意图 (1)仿真出来的磁感线关于Y一5m及 一0 这条线轴对称,且形成了闭合曲线.前者与载流线 框的几何对称性相一致,后者则符合磁感线的基 本性质. (2) 一5.0m的平面是载流线框的中垂面, 在该平面上,2—0m且Y=0m、 一10m处正是载 y/m 流导线经过的地方,由图5可见,这两个位置正好 是闭合磁感线的中心位置,这与磁感线与电流相 互环套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 (3)结合图l的电流流向,可见图5所示的载 流线框空间中的磁场方向与电流呈右手螺旋关 (b)x=5m 图4 与线框平面垂直的平面上的磁场分布 分布关于z一5.0m的平面对称,这与载流线框的 空 对称性相一致. (2)结合图l可见,2较小时,Y一0m和10m 处的磁场(即靠近线框边缘处的磁场)要强于 一 5.0m(即区域处)的磁场,且 一0.1m的平面 (即靠近线框边缘的垂直平面)上磁场均强于 一 5.0m的平面(即区域的垂直平面)上对应点 系,这与磁感线与电流方向呈右手螺旋的基本规 律是一致的. 2.4磁场分量的分布特征 为了完整描述单个载流线框空间磁场分布特 征,本文又对磁场在各方向上分量的分布特征进 的磁场,这些特征与冈3体现出来的磁场分布特 行了仿真分析,以对总体特征进行补充. 以在z一3.0m的平面上的磁场分布为例,分 征是相吻合的. 2.3磁感线的特征 别对该平面上的磁场3个分量及总磁场进行仿 真,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如图6(a)、(b)、(c)、(d)所 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画出而实际不存在的一些 有方向的曲线,用以形象地描绘磁场分布.本文借 示.计算程序见附件中Bcal4.m文件. 由图可见: 用Matlab的画图工具,引入quiver函数配合箭头 绘制出磁感线示意图.取 一5.0m的平面,Y在 (1)3个方向的磁场分量分别都具有一定的 对称性,这是与载流线框本身的对称性有关的. 15.0m到25.0m之间每相隔lm进行取值,2 物理与工程Vo1.26 No.6 2O16 ×10一 8 7 5 7 3I11 I 『I 嗲 ×l旷 : 3l”、 … 口 6.5 6 ≈ .5 5 4 5 () 、 一2 4 6 一 。㈨ 。 x /m10 0 === (1 雌 ===二_] 4 ’ _l_『_,∞ 0 2 4 6 一一…_ 一。 一一 __ ,一≮ 一 ■ 一 一 、■ ∞ 一-8 10 1O iT1、 。 。 : 8 一、’/I11 lii 4 2 .。同6 m =3平面上的磁场分布 — ≤ \10莓0二二 J2 (c)2=3111 f"-II'ti 、j,mI1l0 i维 ff《J ■■圈门_二二二二二二二 -4 2●0 。 l一 (2)从罔6各冈不难发现。B:的空I'uJ分布特 征与总磁场几乎一致,也就是说, 和 方向上的 磁感应强度分量对总磁场贡献不大,总磁场主要 m 方向上的分量米决定. 3两个矩形载流线框其轴线上的磁场分布及特征 现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一相同的矩形线框,与 其相距一定距离平行放置,如 7所示.没 t为两 线框I'uJ距离.现研究 =5、-y一5这条轴线上磁场 的分布特征.在程序中引入plot函数同时画出线 框一、线框二及合成磁场的磁场分布的二维『H1线. 计算程序见附件中Bcal5.m义件. 改变两线框的距离,分别墩 ,一2m、5m、10m 罔7 双 肜裁流线 r}1阿可见: (1)当两线框之fⅡJ的距离z 值较小时。合成 磁场只有一个峰值,两线框之间的磁场近似是均 匀磁场,如图8(b)中 在0~5m之问的区域.随 时。轴线上的磁场分布,如同8(a)、(b)、(c)所示. 双平行线框中轴线上的磁场分布(两线框距离为2m) l l \l f Il一线枢—.一合fl 成2磁产场生 l 的磁场0 I ..- 势 i zim (a)zl=2m 双平行线框中轴线上的磁场分布(两线框距离为5m) 1. 1・ ^ l I 1. J 、 I l 1・ 7 \ J I f/ \八\ I一线框1 I产生的磁场l ● 罨0. 籼 八 ‘ IV Il一线程2一台成磁场 产生的磁场fl 0. 0. 籼 \ 、 l t n 蠢f l 矗 I l—— / ~ I l z/m (b)Zl=5m 双平行线框中轴线上的磁场分布(两线框距离为IOta) i lt , \V/ I l一线框2产生的磁场I 7 \/ I I一合成磁场 . l y f i /\ { r 1 ..一.一 一 — —40—3O一2O-10 0 10 20 30 40 50 z/m (c)Zl=iOin 图8双平行矩形载流线框中轴线上的磁场分布 着两线框之间距离增大,近似均匀磁场区域变宽, 曲线峰值降低,并逐渐出现两个峰值. (2)结合图3所示的平面上的磁场分布特征, 显然可以利用相隔一定距离的双平行矩形载流线 框,在其中轴线中心附近产生近似匀强磁场区域. 这一点类似于常见的亥姆霍兹线圈,因此也可在 某些需要近似匀强磁场的场合获得应用. 4结语 本文从毕奥一萨伐尔定律出发,将矩形载流线 框分为4段通电直导线,分别计算单根通电导线 的磁场后根据叠加原理进行叠加.先推导了具体 物理与工程Vo1.26 No.6 2016 计算公式,后编制了Matlab程序并对各种条件下 的磁场分布图进行了仿真.为了能更直观地了解 到矩形载流线框的磁场分布特征,本文大多采用 三维曲面图来着重体现.出于工程应用的需要,本 文还简单分析了双矩形线框的特殊情况. 仿真及对比分析可得到如下重要结论: (1)随着到载流线框平面的垂直距离(即z 值)的变化,磁感应强度量值的空间分布有固定的 变化趋势,即:随z值增大,四角处磁感应强从最 大变化到最小,处磁感应强度从最小变化至 最大.随后保持最大这一特点,量值分布特征 再无较大改变.当然,随z值增大,由于场点离线 框相对位置越来越远,整体磁场量值都在变小,这 一点是必然的. (2)单匝矩形载流线框所产生的总磁场量值 分布特征主要由其z方向分量的分布特征决定, z、Y方向上分量的贡献小. (3)双平行矩形载流线框轴线上的磁感应强 度分布与常见的亥姆霍兹线圈类似,可以利用相 隔一定距离的双平行矩形载流线框,在其几何中 心产生近似匀强磁场区域. 上述研究所得结论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 定的参考;同时所编制的数值计算程序经过一定 的修改也可用于多匝矩形线框及其他形状的载流 线圈磁场的数值计算. 参 考 文 献 Eli冯旺军,魏智强,秦晓静,等.密绕椭圆截面螺线管电流的磁 场分布EJ1.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32(5):158—160. Feng W J,We/Z Q,Qin X J,et aI.Magnetic field distribu— tion induced by current through close-wound oval-shaped spiral tube current[刀,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6,32(5):158—160. Fz]康中尉,罗飞路.矩形激励线圈的磁场分析[J].传感器世 界,2003(2):5-9. Kang Z W,Luo F L.The magnetic—field analysis of reetan— gular coil[J].Sensor world,2003(2):5-9. [3]程海,宫浩,陈坤,等.基于Matlab的圆形线圈磁场强度与线 圈个数的线性关系仿真[J].电子测试,2014(22):35—37. Cheng H,Gong H,Chen K,et a1.The circular coil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of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number of coil simulation based on MatlabEJ'1.Electronic Test,2014(22): 35—37. [4]王锴,廖斌,吴先映,等.利用Matlab研究多螺线管磁场分布 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6)l 565—570. (下转第116页) 物理与工程Vo1.26 No.6 2016 象、生动、简单、灵活等特点,为光信息处理等相关 领域的其他师生在理论与技术上提供了重要的支 持与借鉴. 参 考 文 献 [1]高峰,赵文丽,曹学成.基于Matlab的夫琅禾费单缝衍射仿 真[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O12,43(3):475—479. Gao F,Zhao W L,Cao X C.The simulation of lights fraun— ab仿真[J]. [5] 梁兰菊,田贵才,张玉仕.光学衍射实验的Matl枣庄学院学报,2010,27(2);6-8. Liang L J,Tian G C。Zhang Y S.Simulation of Optic Dif— fraction Experiment Based on MATLAB[J].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2010,27(2);6-8. [6] 钱晓凡,胡涛,张晔.基于Matlab的衍射场模拟计算[J].昆 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29(3):132—134. Qian X F。Hu T。Zhang Y.On simulated calculation of dif— fraction based on MATLAB[J].Journal of Kunming Uni— 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 hofer single slit diffraction based on MATLAB GUI[J].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I University(Natural Sci— ence),2012,43(3):475—479. gy),2004,29(3):132—134. [7] 李松柏,吴加贵,卢孟春,等.基于Matlab的光栅衍射实验仿 真与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6(5):795—802. Li S B,Wu J G,Lu M C.Emulation and research of experi— [2]孙文军,苑冬梅,励强华.Matlab辅助的多缝夫琅禾费衍射 分析EJ].物理通报,2012(4);89—90. Sun W J,Yuan D M,Li Q H.The simulation of light ments of diffractive gratings based on MATLABEJ].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 fraunhofer mulriple slit diffraction based on MATLAB[J]. Physics Bulletin,2012(4):89—90. TION),2010,36(5):795-802. [3]郝忠秀,赵亚军,李立功,等.基于Matlab的矩孔夫琅禾费衍 射场模拟计算口].河北大学学报,2009,29(3):266—269. Hao Z X,Zhao Y J,Li L G.On simulated calculation of fraunhofer diffraction from rectangular aperture be sed on [8] 陈聪,李定国.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衍射现象的数值仿真 EJ].大学物理,2004,23(9):46—49. Chen C,Li D G.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iffraction based on fast Fourier transform[J].ColIege Physics,2004, 23(9):46-49. MATLABFJ].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9,29(3):266—269. lab程序设计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9] 刘卫国.Mat社,2006. [4]崔祥霞.圆孔圆环夫琅禾费衍射实验的Matlab仿真设计 [刀.物理与工程,2O1O,2o(5):34—36. Cui X X.Simulation design of the fraunhofer diffraction ex— [10] 姚启钧.光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i1] 赵凯华.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periments of circular aperture and ring using MATLAB[-『]. Physics and Engineering,2010,20(5):34-36. ■ (上接第111页) Wang K,Liao B,Wu X Y,et a1.Magnetic field dist ̄ibution 报,i997,17(1):60—63. Li J T,Zheng Q H.A calculating method for magnetic of of multi—solenoid studied by Matlab[J].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3,49(6):565—570. square coil[J].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1997,17(1):60—63. [53汪民.通电矩形线圈附近空间磁场强度分布值的计算方法 口].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2(1):3-6. Wang M.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magnetic fMd dis— [7]邝向军.矩形载流线圈的空间磁场计算[J].四川理工学院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6,19(1):17—20. Kuang X J.Magnetic field calculation on rectangle current tribution of rectangular coil[J].Advanced Measurement and Laboratory Management,2012(1):3-6. coil[J].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Engi— neering(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6,19(1):17-20. [6]李景天,郑勤红.矩形线圈的磁场计算lj].云南师范大学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