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摘 要:新课程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提出较高的要求,对于体育教育而言,突出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高职体育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高职体育教师在教育计划中,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及相关竞赛活动。但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职生的体育基本功差、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课程安排缺少创新之处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改进体育教学的方法等方面寻求改革创新,引导学生学习体育课,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主动实施创新活动,关注一些后进生,推动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职生;体育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改革
新课改对高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体育教学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娱乐,增强学习的趣味性。高职生有着普通高中生不一样的特点,爱好模仿、喜爱玩乐、个性好动等,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彻底激发高职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成果。
一、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急需的技术应用型的人才,而21世纪又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个技术性人员要想在社会寻找自身合适的位置,就应当具备创新精神,这也是现今高职学校对学生培养的一方面。但在高职体育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职生的体育基本功差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娇生惯养,不爱活动,依赖性非常强,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素质,一直为社会各界的担忧,肥胖、亚健康、近视率、免疫力低下等,一直是这一代学生的通病。从最近卫生部门公布的青少年身体健康调查数据显示出,他们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高职生由于缺少必要的锻炼,他们基本上很少能够充分掌握各项体育技巧,尤其在体能测试上,学校为照顾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基本上走过场,不测1000米长跑,仅测跳远、肺活量、握力等这些非运动性的项目,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高职体育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许多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不善于学生开展体育教学互动,认为这种教学形式就会挑战教师的权威,这种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体育课不被学校重视,体育教师也采取不负责的教学态度,上课期间,做几分钟的体
能运动之后,就分发一些体育器材,让学生自由活动,自己也不再一旁进行指导,学生也无法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难以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
(三)高职体育课程缺少创新
新课改要求高职体育课程有所创新,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通过形式各样的体育教学方式,调动高职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高职体育课程缺少创新主要有以下几面:第一,体育教师缺少对学生的需求,由于体育教师较少与学生互动、交流,无法把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基本上不清楚学生的需求。第二,课程安排落后,体育课程时间少是一个通病,教师无法在有限时间开展深层次的体育教学,更不可能对实施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等。
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高职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对此,需要全面分析以上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够在新课改背景下,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深入改革,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转换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有着一定的问题,对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抛弃落后、封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环节上,注重把握高职生对体育学习的感受,与学生一起开展开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中心,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助于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成效。
(二)增强高职生身体运动的能力
上文已经探讨高职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理想,为了保障学生有充足的精力、学习激情等,就应当增强他们身体运动的能力,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巧、知识及技能,广泛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以期满足个人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对于高职生身体运动技能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特长项目的运动水平等,在教学环节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改进体育教学的方法,要做到精讲多练,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注意学生的运动负荷、运动强度、练习密度等。第二,上课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障每一个学生有体育器材、有运动场地,尽量为学生创造体育锻炼、竞赛的机会,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职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社会实践准备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或项目,这样可以在兴趣推动下,调动
创新的意识,实施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游戏竞赛等,在透过各种形式的人际交流,一个学生的人格气质、心理特征很显然显现出来,这可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体育锻炼中,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式、启发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让高职生学习主体地位可以得到落实,透过这些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欲望,进一步推动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淑玲.“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科技视界. 2012(08)
[2]黄东生.当前高职学校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5)
[3]黄璐.从高职学校特点探究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7)
[4]袁淑娟,马宝玲,王向东.基于学生体育需求的中外合作办学体育教学改革[A].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Volume 2)[C]. 2010
[5]艾小俊.新课程标准下欠发达地区体育教学的调查与研究[A]. 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