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学生数学周记 现如今,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不断推陈出新,其中不乏新名词、新时尚。但是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换汤不换药的,哪些是空谈虚无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的清醒认识。课程改革以后推出的数学周记是众多新事物中很具有生命力的一个好东西。数学曾被柏拉图视作人类文化的最高理想,教学实践中我也感觉到:数学周记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数学文化载体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美丽彩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革新,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 一、数学周记师生情感交流的美丽彩虹
课程改革转眼历经十多年,当时提出的三维教育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这是许多数学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这里包括对数学的爱好、兴趣、信心、学习品质,正确认识和理解数学的价值,认识到数学的美,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除去课堂教学,数学周记对于落实这些目标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周记中情感流露的片段摘抄:
我的新数学老师,高高的个子,络腮胡子,铜钟一样的声音,一个字帅!我喜欢这个数学老师,我喜欢数学课。
学习折线统计图。老师让我们调查了近几年学校在校学生的数量,制成了折线统计图,我做了一个大大的,献给了教导处于主任,受到了表扬。统计图显示,我们学校在校人数逐年提高,从2009年的536人到2013年的9人,说明我们学校办学质量逐年提高,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我想给数学老师提个意见,不要突然说话声音那么大,吓我们一跳,很紧张!尽管有些不听话的同学,但是老师要少发火。
下周要单元检测了,我很紧张,我要好好复习,争取考好,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教导,不辜负家长对我的关爱。 在这些周记内容中,学生敞开心扉,与教师坦诚交流,使本来抽象的数学多了一些人文、情感色彩。这里有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之情,对家长的感激之情,对学习数学的心得,对数学史料的感悟,更有数学课上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从一个侧面在数学周记中得到恰到好处的体现,不失为落实这些教育目标的好载体。 二、数学周记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革新
课程改革以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单一接受性学习现象在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主动探究等方式越来越多。数学周记在改变学习方式上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每一个周的周记中,学生必写对一周数学学习的回顾与反思,单元检测后学生必然要写自己的收获与不足,特别是对出现的错误要分析出错的原因,说出自己的感受。这种主动反思、主动学习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觉的行为。 学生周记中主动学习的片段摘抄:
这个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为什么要0除外呢?因为在除法里除数不能是0,分数中分母不能是0,否则没有意义。如果分子分母同时乘0,就会出现0分之0的奇怪现象&&
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很多用处,可以把分数改写成若干个大小相等而分母分子不同的分数,可以把异分母分数改写成同分母分数,可以改写成指定分母的分数&&
这样说不好记,我还是编一个顺口溜吧:基本性质超好记,分子分母步调齐,同乘同除非0数,大小不变特神奇。
这个单元检测我错了这样一道题:6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最小是( )平方厘米。我的答案是25,而正确答案是22。我的错误原因是&& 这次考试又错了一些不该错的题目,老师用了半节多课给我们分析原因,我们的错误90%
以上是因为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这些错误看似偶然,但是每次都这样就是必然了。这就是与优秀学生的差距,我们要学会学习,学会考试,考试也是一种能力。
这次检测我错了一道选择题,原题是:把一根绳子连续对折2次,每段是全长的( )。a1/3 b1/4 c1/6 d1/8。老师给我的批语是折折看。我回家拿一根绳子,折了折,发现是平均分成4份,答案是1/4。我要接受教训。我还发现了一个规律,对折一次每份是1/2,对折2次是1/4,对折3次是1/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学生周记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自主回顾,自主总结,自主反思,自主纠错。这种主动学习不是被动的,学生印象更深刻,对知识的自我归纳和概括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扎实,对错误的自我剖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数学周记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
学习方式的改变,带来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写数学周记,很多学生会学习了,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学生不仅会归纳一节课的学习收获,一个周的学习收获,还会整理一个单元的学习收获,一个学期的学习收获;对知识分门别类,整理建构;对数学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总结反思等。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周记中学习能力提升的片段摘抄:
这个周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阶段,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这个单元。下面我来归纳总结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内容。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可以从下面我总结的表格中清楚看出他们的特征、异同以及关系(表格略)。然后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表面积就是他们六个面的总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