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剪纸课的教学策略
摘 要: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教育价值。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上升,剪纸艺术也逐渐地融入了幼儿的教学体系中,帮助幼儿逐渐地培养和提升民族意识,提升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让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幼儿阶段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将剪纸艺术融入幼儿教育阶段,能够让剪纸艺术在幼儿教育阶段中发挥应有的教学价值,体现出剪纸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幼儿园;剪纸课;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并伴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让传统文化逐渐地融入幼儿教育中。如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利用剪纸艺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成为当前幼儿教师思考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文章围绕幼儿园剪纸艺术教学展开讨论,简要地论述了剪纸艺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意义和现状,并提出了幼儿园剪纸艺术的运用策略,期待能够为我国幼儿教育有所帮助。
一、剪纸艺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发展
剪纸艺术在幼儿教育阶段进行引入对幼儿的成长和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阶段的幼儿思维和能力正处于萌芽阶段,将剪纸艺术引入教学的过程中,让幼儿可以在直观的感受中体会到什么是“美”。利用具体的剪纸艺术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将“美”的种子种在幼儿的意识中,并随着教师的教学活动,逐渐地引导“美”的种子在幼儿的心里生根发芽,逐渐地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幼儿而言,剪纸艺术也是幼儿将想象的事物进行具象化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幼儿之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幼儿身体发育
剪纸艺术对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幼儿在进行剪纸艺术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和身体的各个部位,让其在剪纸活动中进行协调,实现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的结合,提升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此外,在剪纸的过程中,要求幼儿的眼睛、手等进行配合,互相协调,让幼儿在剪纸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地实现身体的发育。而且在剪纸活动中,随着幼儿练习程度的提升,还能有效地提升幼儿双手的灵活度,进一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
(三)促进幼儿的美术教育
在传统文化重视程度逐渐提升的教学背景下,剪纸艺术作为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引入教学的过程中,不同于绘画,剪纸艺术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有着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和审美要求。在幼儿教育中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融入,可以借助剪纸艺术丰富幼儿美术的教学内容,提升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为幼儿美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幼儿之后美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幼儿的美术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二、剪纸艺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的现状 (一)教师自身剪纸素养建设不足
教师是幼儿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尤其是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几乎都来自于教师的“教”,可以说教师的自身素质建设可以影响到幼儿的实际学习效果。就当前幼儿剪纸艺术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言,部分教师对于美术剪纸活动的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深,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实践指导能力,不仅无法有效地进行课程准备,还无法对幼儿的剪纸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令剪纸艺术的价值和作用被掩盖,逐渐地降低了剪纸艺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效果。
(二)剪纸课程设置不完善
剪纸课程设置不完善是影响剪纸艺术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在开展剪纸艺术课程教学时,主要的教学依据是教材和教师的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逻辑性。比如,在剪纸艺
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前一节课教学中想向幼儿进行启蒙教学,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剪纸艺术,后一节课就引导幼儿主动地去学习较为复杂的传统剪纸艺术,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点,导致课程内容之间存在断层,无法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引导,不仅不利于幼儿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还在较大程度上造成了课程学习难度的提升,影响了幼儿对剪纸艺术学习的兴趣。
(三)剪纸活动准备工作不充足
教师关于剪纸活动的准备工作不充足也是当前剪纸艺术在幼儿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之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剪纸艺术时,对剪纸艺术融入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始终将剪纸活动作为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游戏,没有准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不仅无法有效地在剪纸活动中融入更多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还极大地影响了剪纸艺术基础理论的渗透和传承。严重地影响了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入和发展,使得剪纸艺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入始终表现得差强人意。
三、剪纸艺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的策略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鉴于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剪纸艺术时,可以站在幼儿活动兴趣上进行思考,利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自主地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探索,提升幼儿剪纸教学的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沿线剪”的剪纸任务,任务主要以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这些卡通人物的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主动地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探索,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幼儿学习质量
教师是幼儿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能够有效地影响幼儿的课程学习效果,为了确保幼儿剪纸艺术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加强自身剪纸素养的建设。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第
一,定期地参与相关知识与内容的培训,系统化地掌握一定的基础剪纸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第二,定期参与学科教师的经验讨论会,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知识,为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幼儿打下基础。第三,定期参与相关展览活动,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幼儿艺术教学活动提供保障。
(三)创设剪纸情境,提升幼儿课程体验
为幼儿创设合适的剪纸情境,可以丰富幼儿的课程活动体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进行活动,让剪纸艺术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较大的教学价值。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通过一定的故事背景或者图片,让幼儿主动地进行想象,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材料,构建出具体的故事情境或者与照片内容相符的剪纸作品,让幼儿在剪纸活动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剪纸的愉悦感,逐渐地引导幼儿爱上剪纸活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运用,能够对幼儿的成长和发育带来极大的益处。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应当从自身出发,思考当前剪纸艺术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及时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整,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幼儿进行引导,逐渐提升幼儿剪纸艺术教学活动的教学价值,促进幼儿思维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黎明,唐佳琪,朱燕红.让\"纸娃娃\"伴幼儿一同成长--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开展剪纸教学的探索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7,(67).
[2]郝思凤.幼儿园“阶梯式”剪纸教学指导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6).
[3]曾灵媛.多媒体背景下幼儿剪纸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2018,(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