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我院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

浅谈我院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

来源:测品娱乐
荇辜裴薅 理论研究苑 191 浅谈我院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 曾振华,肖孝伟 (湖南省工业机械技术学院,湖南邵阳422001) 摘要网络文化迅速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传统校园文化 的延伸,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应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关键词校园;文化;网络;构建 中圈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一(201 1)022—0191—02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 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 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 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 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 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晴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网络的普及,网络文 化就成为了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必须引起学院领导和教育工 作者的高度重视。 1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进步,电脑的广泛普及,作为现代人类文明标 志的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我们 这个时代的最显著特征。它迅速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传统校园 文化的延伸,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1)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是实施技能素质教育的很好途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网络进入课 堂,融入学科教学,网络课程和网络课堂的开设,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 的精神生活,开发学生的智力,学生在网上主动参与各种活动,获取大 量信息和知识,在网络世界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和启迪。 2)提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平台。基于网络的学习和活 动,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组织形式个性化。加强校园网络 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提高实践技能的更开阔的途径,在 网络提供的广阔活动舞台上,学生自主开展各种活动,自主学习拓展课 本以外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实践更富于创 造性。 3)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学生的个性培养十分重要,而课外活动是 个性发展的重要天地。校园网络化文化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 空间,因为网络上有大量学生所喜爱的丰富的内容,通过适度有益校园 网络活动,能发掘、培植、引导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抑制和改造学生 不良的个眭。 4)促进师生心灵沟通。通过校园论坛、视频、博客、电子邮件 等,使网络成为师生交流的新桥梁、新纽带和中转站。教师与学生通 过网络增强理解、沟通,加深师生情谊,为教与学增添不可或缺的润滑 剂。 2网络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 由于网络文化产品良莠不齐,网络的管理存在真空,学生对不良网 络文化缺乏识别力、抵制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会受到各种不良网络文化 的严重影响。 1)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消极影响。互联网不良信息泛滥,信息 接受的被动性引起青少年公民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逐渐造 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扭曲,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的形成。同时,网络交流的隐蔽性、无约束性,极容易诱导青少年做 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对学生智力素质的消极影响。青少年的智力素质受网络文化多 方面的影响,如:网络聊天没有固定的话题,这种散漫的方式,容易损 害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沉迷于网络减少了青少年读书和思 考的时间;缺乏自律的学生从网络上抄袭作业,甚至购买作业,大大降 低了青少年学习的认真态度。由于过度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 络之国,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 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有的学生就是因为酷爱上网,而经常是上 课打瞌睡、或者旷课爬围墙外去上网,晚上亦通宵不归,最后导致学习 无法坚持下去。 3)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沉溺于不良网络的青少年,长时间连 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 不安、血压升高、脊椎变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 消极自杀。另外,一些网吧光线差、空间小、空气浊,这样的环境也会 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4)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网络是一个依靠抽象的文字、数 字、符号来表达的虚拟世界,青少年上网成瘾会变得孤僻、敏感、警觉 和脆弱,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更有甚者,有些不良网络文化还可 能导致青少年行为失范,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导 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 3如何构建我院校园网络文化 总在主持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 出: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 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 好、利用好、管理好。” 1)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指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坚持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 在首位,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要“促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 理法制化,推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繁荣发展。”因此,必须将网络管理 纳入依法行政的范畴,严把互联网设立关口,从源头上制止那些通过设 立网站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为建设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提供有效的保 障。 2)健全网络文化管理制度。制定以学生为主体,辅于学院正确引 导的严格管理制度。一方面确保校园网络的规范管理,正常运行;另一 方面以制度形式规范学生上网行为,确定学生在掌握网络操作技能的同 时,逐步减少学生受不良信息影响的机会,接受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 3)加强网络基础环境建设。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校园网的 硬件设施(交换、存储、安全防范、行为审计)和校园网系统平台。同 时,要在校园网上建立支持校园文化开展的应用系统。 4)建设和谐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建设的重点要定位在构建网络 化校园文化,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德育渠道上。建立学院主页,通过系部 网页、教研教改网页、德育教育网页、班级网页、个人(学生、教师) 网页等,开通学院论坛,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既是树立学院形 象、对外宣传及展示师生才华的重要窗口,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场 所。建立面向学生和教师的学校电子报刊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开展的展 示。可以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德育教育更加深入。 5)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①加强因特网导航资源或泛资源的 利用。充分考虑因特网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因特网资源环 192 理论研究苑 2科0技11籀 J年第4期 /_ 境中学会学习。开放的同时要有一定的措施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 在因特网环境中受负面影响。可利用浏览器离线浏览功能、收藏夹功能 及网页保存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收集来的有益信息分别建立文件夹分 类存放以便综合利用。②力11强本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通过局域网络技 术向教师及学生、学生家长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信息服务应包括如教 学课件、视频点播、电子阅览室、教育论坛、网上教学以及学生的网上 交流等。具体的资源包括学科资源库、教学信息库、多媒体素材库、多 媒体教学软件库、百科知识库等。特别是要加强一体化实习教学资源的 收集与整理,以利于加强我院如汽车专业大班实习的教学管理,提高实 习教学效能。③加强学院教育管理资源建设。校园网要用于帮助学校对 教学、实训、科研、财务等方面进行管理,实现学校的办公自动化,提 高办公及管理效率。还要提供资料库管理,所有资料可通过网络系统被 检索和使用。另外,要由学生自己建设班级主页,让学生参与资源建 设,提供自由空间,建设个人及集体的信息资源,丰富校园网络环境信 息资源。 6)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学生、教师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建设 者,学生与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关键。校园文化网络 的建设,需要尽快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同时把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在职教师实施继续教育的主要 内容之一,这是我院校园网络文化向深层、高品位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培养教师使用现代教 育技术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意识,使教师既精通学科教学又能熟练运 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进行教育改革。学生与教师只有在科学、和谐的 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中熏陶出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方式、行为 方式,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质变。 7)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组织内容健康,格调高 尚,丰富多彩的网络化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 子藏报活动、学生网上论坛、网上黑板报和班级主页、电脑网络大赛、 “网络创意大赛”等各类健康向上的网络活动;各专业班级可以结合专 业学科特点开展网络设计活动,如动漫专业可以开展动漫设计比赛,网 络专业可以开展网页设计比赛等。②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网上专题内容的 学习和讨论、网上工会活动、教师网上论坛、网上“名师档案”、“教 坛新秀”、 “电子教案、网上课件”等网上教研活动等。③开展师生双 向交流的“家校沟通”、“师生游戏”、“师生论坛”等网上活动。通 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能力,教育学生主 动接受先进网络文化,远离不良网络文化,使教师和学生符合时代的需 要。④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设施,免费开放学院电子阅览室。规范学生 上网行为。学院所有电脑教室,在休息时间,分时段、分班级向学生开 放,让学生进行网络文化的学习。这样能有效地遏止学生爬围墙通宵上 网行为,促进校园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发展。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教育的新课题,更是重大课题。我们必须“加 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 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 操、愉悦身心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 理,特别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 主旋律,掌握网上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营造共建共享的精 神家园。既要跟上网络文化的时代潮流,又要保持中国特色,走中国网 络文化发展的最佳道路。”从而使校园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 流文化和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赵长春.校园媒体与核心价值体系构建【N】.光明日报,2008—02—13. [2]夏学銮.网络社会学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l,1. 活,塑造美好的心灵,让校园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健康的校园网 络文化和文明的校园环境,从而推动整个校园文明程度的明显提高。① 组织开展学生网络主题写作活动、学生网络主题绘画比赛活动、学生电 [3].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新华网,2007一O1—24 (上接第132页) 隐见粗骨料止。浇筑时砼分层太厚或未充分振捣,或振捣方法不当,则 砼内的气泡无法排除,附着在模板表面而形成麻面现象;如边角部分的 砼振捣不密实,则拆模时砼保护层被模板粘连掉落而造成缺棱掉角;如 砼过度振捣,则造成砂浆与骨料离析,离析后砂浆上升而石子下沉,砼 成型后表面明显分层,色差大。严重的在砂浆聚集部位生龟裂,或粘模 脱皮现象。 浇筑墙、柱砼时,必须辅以串筒、溜槽等导料设施,下料要均匀, 以免侧偏冲击钢筋或造成砼离析。墙柱根部先浇同标号减石砂浆,顶部 浇筑时加入适量的洗净石子,这样既可保证墙柱根部和顶部的强度,又 可保证材质的均匀一致。 3)模板拆除。拆模的时间控制不好会对砼外观造成影响,拆模过 早会导致砼面粘模、缺棱掉角,过晚会增加拆模难度。拆模过程中,应 将模板沿接缝逐一取出,避免硬敲引起成型构件碰损、掉角。 5)养护及成品保护。砼拆模后的养护对保证砼质量至关重要,养 护不及时或不到位都会造成砼强度不达标,还会造成砼表面裂缝、起皮 等缺陷。养护应在拆模后立即进行,对普通砼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严禁用草垫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色污染,应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 护。砼拆模后应注意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拆模后的结构物,不得作为物 品的集放处及其他构件的架模支撑点,不得让油渍、砂浆等杂物飞溅、 挂溢其上,防止施工机械、工具碰撞施工成品。 6)测量试验设备检校。对于控制外观质量的测量试验设备,按检 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进行。项目部生产技术部门、质检部门、 工种队组须强化生产过程中的协调、检查和检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 正。 4)缺陷处理。尽管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拆模后由于砼的泌水 性、模板的漏浆和砼本身的含气量较大,其表面局部可能会产生一些小 的气泡、孔眼和砂带等缺陷。拆模后应即清除表面浮浆和松动的砂子, 采用相同品种、相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拌制成水泥浆体,修复和批嵌缺陷 部位,待水泥浆体硬化后,用细砂纸将整个构件表面均匀地打磨光洁, 并用水冲洗洁净,确保表面无色差。对穿螺栓洞及砼表面缺陷修补,应 经过试验后确定修补方案,力求与原砼表面颜色一致。 总之,结构砼外观质量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讲反映了—个企业技 术水平的高低。一次性施工效果好的砼,拆模后其结构外形轮廓分明、 线性顺滑,砼表面平整、光洁、色泽自然、均匀一致,它能给人产生朴 素、自然、美观的视觉效果。通过这些年来从事水工建筑物工程施工 和管理的实践经验,我觉得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完善相应控制体 系,并对直接影响建筑物外观成型效果的各种要素,进行预测、分析, 制定措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验评标准进行,对全过程各个工序加 大预防和监控力度,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落实到位、精 工细作,使工程外观质量在开工、施工、竣工的各阶段都处于控制之 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