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发明专利]

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测品娱乐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512400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2.09

(21)申请号 201510470682.7(22)申请日 2015.08.05

(71)申请人湖南三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425800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归雁创业

园五里大道三峰茶业(72)发明人雷鹰 雷沅传

(74)专利代理机构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代理人杨连华(51)Int.Cl.

A23F 3/06(2006.01)A23F 3/08(2006.01)A23F 3/12(2006.01)A23F 3/4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54)发明名称

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属茶叶加工方法领域。本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晒青:将一芽二三叶的茶叶鲜叶采摘下来晒青,待鲜叶减重10%左右,叶片稍微萎软,失去光泽时收回室内进行晾青;B、晾青:晾至叶温回到常温;C、摇青:静止待鲜叶冷却进行摇青,分三次进行,每次摇青后要摊凉一段时间;D、堆青:经摇青结束的做青叶堆积于篓、篮中一段时间,稍加压紧,使其适度提高叶温,发展香气;E、萎凋;F、揉捻;G、常温发酵,发酵至茶条80-90%红变;H、干燥:用炒干机高温炒干至8成干,再用烘干机烘至足干。本发明能生产出质量稳定、具有花果浓香、滋味醇和的花香红茶。 C N 1 0 5 1 2 4 0 0 7 A CN 105124007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晒青:将一芽二三叶的茶叶鲜叶采摘下来晒青,待鲜叶减重9%-11%,叶片稍微萎软,失去光泽时收回室内进行晾青;

B、晾青:晾至叶温回到常温;C、摇青:静止待鲜叶冷却进行摇青,分三次进行,每次摇青后要摊凉一段时间;D、堆青:经摇青结束的做青叶堆积于篓、篮中一段时间,稍加压紧,使其适度提高叶温,发展香气;

E、萎凋:将堆青后的茶叶摊放至折梗不断或手握茶叶成团不散,达到萎凋适度;F、揉捻:采取空压、轻压交替的方式对揉捻,对萎凋后的茶叶揉捻后茶叶稍微成条;G、常温发酵:将茶叶放在发酵槽中发酵,槽上盖布以保湿,发酵至茶条80-90%红变,草青气消失,花香显露;

H、干燥:进行二次干燥,第一次干燥是用炒干机高温炒干至8成干,出锅摊凉静止一段时间,第二次用烘干机烘至足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晒青”步骤中,在每年4月底至5月底,选用湖南蓝山特有品种大叶苦茶一芽二三叶采摘下来晒半个小时,晒青时间的要求是或上午10点之前的阳光,或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待鲜叶减重10%左右,叶片稍微萎软,失去光泽时收回室内进行晾青;所述“B、晾青”步骤中,在室温保持在25℃-26℃,湿度70%±5%的室内环境晾至叶温回到常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摇青”步骤中,静止待鲜叶冷却进行摇青,分三次进行,每次6分钟,每次摇青之后放入摊青盘中进行摊凉,三次摇青后的凉青时间分别为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经三次摇青和三次凉青结束时,叶缘垂卷,叶片背翻成“汤匙状”,青叶含水率降至70%±2%的适宜程度;所述“D、堆青”步骤中,摇青与凉青结束时, 将做青叶堆积于篓、篮中,稍加压紧,以适度提高叶温,发展香气,堆青时间为1.5-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萎凋”步骤中,将堆青后的茶叶摊开,静置3-4小时,达到萎凋适度,即折梗不断或手握茶叶成团不散;所述“F、揉捻”步骤中,采用顺次空压5分钟、轻压10分钟、空压5分钟、轻压5分钟、空压5分钟的揉捻方式进行揉捻,揉捻后茶叶稍微成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常温发酵”步骤中,将茶叶放在发酵槽中发酵,槽上盖布以保湿,发酵时间为3-3.5小时,发酵至茶条80-90%红变,草青气消失,花香显露,发酵时地面洒水保湿;所述“H、干燥”步骤中,进行二次干燥,第一次干燥用炒干机在200℃高温滚炒至8成干,出锅摊凉静止1小时,第二次干燥用烘干机烘至足干,烘干温度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步骤中炒干机炒干时间为8-10分钟,烘干机烘干时间为18-22分钟。

2

CN 105124007 A

说 明 书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1/4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香气是红茶品质核心要素之一,具有花香型的红茶是红茶中的珍品。而传统红茶加工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工艺,由于其非针对性,难以获得稳定的花香产品;现有的红茶,味道比较单一,茶香不够浓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专利号为“201510129465.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等现有技术在摇青之后缺乏堆青工艺,摇青能促使部分叶缘细胞组织摩擦、破损和青叶内外气体交流,从而促使多酚类、色素类等内含物质发生酶促氧化降解、转化与水解作用,但往往经摇青和凉青后,酶促氧化降解、转化与水解作用还未进行完全,且凉青的时间过长,第三次摇青后凉青的时间达10-12小时,影响生产效率;且在干燥工序中,多采取烘培等普通工艺,不能使茶叶香气高扬显露且持久。

[00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得到质量稳定、具有花果浓香、滋味醇和的花香红茶

的加工方法。

[0004] 本发明提出一种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5] A、晒青:将一芽二三叶的茶叶鲜叶采摘下来晒青,待鲜叶减重9%-11%,叶片稍微萎软,失去光泽时收回室内进行晾青;[0006] B、晾青:晾至叶温回到常温;[0007] C、摇青:静止待鲜叶冷却进行摇青,分三次进行,每次摇青后要摊凉一段时间;[0008] D、堆青:经摇青结束的做青叶堆积于篓、篮中一段时间,稍加压紧,使其适度提高叶温,发展香气;[0009] E、萎凋:将堆青后的茶叶摊放至折梗不断或手握茶叶成团不散,达到萎凋适度;[0010] F、揉捻:采取空压、轻压交替的方式对揉捻,对萎凋后的茶叶揉捻后茶叶稍微成条;

[0011] G、常温发酵:将茶叶放在发酵槽中发酵,槽上盖布以保湿,发酵至茶条80-90%红变,草青气消失,花香显露;[0012] H、干燥:进行二次干燥,第一次干燥是用炒干机高温炒干至8成干,出锅摊凉静止一段时间,第二次用烘干机烘至足干。[0013] 优选地,所述“A、晒青”步骤中,在每年4月底至5月底,选用湖南蓝山特有品种大叶苦茶一芽二三叶采摘下来晒半个小时,晒青时间的要求是或上午10点之前的阳光,或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待鲜叶减重10%左右,叶片稍微萎软,失去光泽时收回室内进行晾青;所述“B、晾青”步骤中,在室温保持在25℃-26℃,湿度70%±5%的室内环境晾至叶温回到常温,

[0003]

3

CN 105124007 A[0014]

说 明 书

2/4页

所述“C、摇青”步骤中,静止待鲜叶冷却进行摇青,分三次进行,每次6分钟,每次摇青之后放入摊青盘中进行摊凉,三次摇青后的凉青时间分别为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经三次摇青和三次凉青结束时,叶缘垂卷,叶片背翻成“汤匙状”,青叶含水率降至70%±2%的适宜程度;所述“D、堆青”步骤中,摇青与凉青结束时,将做青叶堆积于篓、篮中,稍加压紧,以适度提高叶温,发展香气,堆青时间为1.5-2小时。[0015] 所述“E、萎凋”步骤中,将堆青后的茶叶摊开,静置3-4小时,达到萎凋适度,即折梗不断或手握茶叶成团不散;所述”F、揉捻”步骤中,采用顺次空压5分钟、轻压10分钟、空压5分钟、轻压5分钟、空压5分钟的揉捻方式进行揉捻,揉捻后茶叶稍微成条;[0016] 所述“G、常温发酵”步骤中,将茶叶放在发酵槽中发酵,槽上盖布以保湿,发酵时间为3-3.5小时,发酵至茶条80-90%红变,草青气消失,花香显露,发酵时地面洒水保湿;所述“H、干燥”步骤中,进行二次干燥,第一次干燥用炒干机在200℃高温滚炒至8成干,出锅摊凉静止1小时,第二次干燥用烘干机烘至足干,烘干温度100℃。[0017] 所述干燥步骤中炒干机炒干时间为8-10分钟,烘干机烘干时间为18-22分钟。[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蓝山县等湘南地区的大叶苦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其叶大,茶多酚含量比一般品种高,鲜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丰富,适合制作红茶;晾青使叶片冷却到室温,叶内水分均衡分布;

[0019] 摇青促使部分叶缘细胞组织摩擦、破损和青叶内外气体交流,从而促使多酚类、色素类等内含物质发生酶促氧化降解、转化与水解作用,促使叶表水分蒸发和叶内水分均衡分布,增强细胞膜的透性,促使青臭气挥发,香气组分转化形成。每次揺青完毕拿出摊开于摊青盘子里进行凉青,凉青能使青叶中部叶肉细胞和叶脉、嫩茎的水分,向叶表皮组织移动,致使叶内水分较均衡分布,嫩茎中的内含物质也随着水分的移动而输往叶肉细胞,这过程俗称“走水”,渐使叶表水分蒸发和叶内水分均衡分布,增强细胞膜透性,促使多酚类、色素类等内含物质发生酶促氧化降解、转化与酶促水解作用;使香气组分转化形成;每次摇青后,因叶片受碰撞、摩擦、破损等刺激后呈现紧张、伸展、挺拔状态,俗称“还阳”或“回阳”,而经每次凉青后则因移动到叶表的水分蒸发、静止回缩等,青叶恢复萎蔫状态,设定1、2、3小时的凉青时间,是因为恢复萎蔫状态的所需时间根据摇青的次数递增;由于长时间的凉青,因呼吸作用叶温比室温有所提高,部分水分蒸发、叶绿素降解,叶肉与叶脉、嫩茎从失水不均衡状态转变为水分相对均衡分布状态,这就发生了“失水退青”和“走水还阳”现象。“失水退青”和“走水还阳”的正常进行,也促使各种酶促水解、氧化降解与转化作用正常进行,这有茶的色、香、味品质的形成;[0020] 堆青能适度提高叶温,发展香气,借以弥补摇青、凉青程度的不足,经过不长时间的堆青,能使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糖亦有所增加,各种香气组分的浓度明显提高;[0021] 揉捻是通过外力的作用,使叶片卷曲成条,并破损叶细胞组织的作业,它是塑造优美外形和形成内质的重要工序,花香红茶要求外形条索紧结美观,内质滋味浓厚,这些与揉捻时叶片卷紧程度和细胞组织破坏程度直接相关;采用空压、轻压交替的揉捻方式,一是能促进发酵,使叶细胞组织通过揉捻被适度地破损,茶汁外溢,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内质奠定基础,二是使叶卷成条,使叶片揉成紧直条索,缩小体形,塑造美观的外形,三是增浓茶汤,茶汁溢出于叶条表面,干燥后外形乌润有光泽,冲泡时易溶于水,增加茶汤浓度;

4

CN 105124007 A[0022]

说 明 书

3/4页

常温保湿发酵,能使发酵后的茶条红变,即叶片中的叶绿素转成叶黄素、叶红素,叶片外观也呈现出黄褐色、红褐色,青气消失,花香显露,待80%—90%的茶条红变后就进行干燥,因为如90%以上发酵,则茶叶在后期干燥过程中会继续发酵,当加工过程结束,会发酵过度,易有酸味,汤色红黯,滋味淡薄;[0023] 二次烘干,第一次用炒干机以200℃高温滚炒约10分种,炒干至8成干,能迅速杀死酶活性,终止发酵,并使叶片收缩,卷紧成条;出锅摊凉静止一个小时,再用烘干机100℃低温烘至足干约20分钟,能烘干茶叶,使其花香显露。[0024] 本发明的花香形成过程中,借鉴了乌龙茶的晒青、揺青工艺,摇青与凉青工艺以酶促氧化降解、转化作用为主导,伴随着酶促水解作用。摇青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儿茶素适度氧化降解,从而降低茶叶的苦涩味,促进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物质的氧化降解和挥发性香气物质的转化形成。堆青工艺以酶促水解作用为主导,伴随着酶促氧化降解作用,这样摇青与堆青就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地促使了香气物质地形成;最后的干燥步骤中,高温滚炒有利于高沸点芳香物质的形成,低温烘干留住、固锁香气,高温滚炒与烘干相结合,红茶香气高扬持久。总之,本发明生产出质量稳定、具有花果浓香、滋味醇和的花香红茶。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6] A、晒青:在每年4月底至5月底,选用湖南蓝山特有品种大叶苦茶一芽二三叶采摘下来晒半个小时,晒青时间的要求是或上午10点之前的阳光,或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待鲜叶减重9.5%,叶片稍微萎软,失去光泽时收回室内进行晾青;[0027] B、晾青:在室温保持在25℃,湿度68%的室内环境晾至叶温回到常温,[0028] C、摇青:静止待鲜叶冷却进行摇青,分三次进行,每次6分钟,每次摇青之后放入摊青盘中进行摊凉,三次摇青后的凉青时间分别为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经三次摇青和三次凉青结束时,叶缘垂卷,叶片背翻成“汤匙状”,青叶含水率降至69%的适宜程度;[0029] D、堆青:摇青与凉青结束时,将做青叶堆积于篓、篮中,稍加压紧,以适度提高叶温,发展香气,堆青时间为1.5小时。[0030] E、萎凋:将堆青后的茶叶摊开,静置3小时,达到萎凋适度,即折梗不断或手握茶叶成团不散;[0031] F、揉捻:采用顺次空压5分钟、轻压10分钟、空压5分钟、轻压5分钟、空压5分钟的揉捻方式进行揉捻,揉捻后茶叶稍微成条;[0032] G、常温发酵:将茶叶放在发酵槽中发酵,槽上盖布以保湿,发酵时间3小时,发酵至茶条80-90%红变,草青气消失,花香显露,发酵时地面洒水保湿;[0033] H、干燥:进行二次干燥,第一次干燥用炒干机在200℃高温滚炒至8成干,出锅摊凉静止1小时,第二次干燥用烘干机烘至足干,烘干温度100℃;炒干机炒干时间为8-10分钟,烘干机烘干时间为18-22分钟。[0034]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 A、晒青:在每年4月底至5月底,选用湖南蓝山特有品种大叶苦茶一芽二三叶采摘下来晒半个小时,晒青时间的要求是或上午10点之前的阳光,或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待鲜

[0035]

5

CN 105124007 A

说 明 书

4/4页

叶减重10%,叶片稍微萎软,失去光泽时收回室内进行晾青;[0037] B、晾青:在室温保持在25.5℃,湿度70%的室内环境晾至叶温回到常温,[0038] C、摇青:静止待鲜叶冷却进行摇青,分三次进行,每次6分钟,每次摇青之后放入摊青盘中进行摊凉,三次摇青后的凉青时间分别为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经三次摇青和三次凉青结束时,叶缘垂卷,叶片背翻成“汤匙状”,青叶含水率降至70%的适宜程度;[0039] D、堆青:摇青与凉青结束时,将做青叶堆积于篓、篮中,稍加压紧,以适度提高叶温,发展香气,堆青时间为1.8小时。[0040] E、萎凋:将堆青后的茶叶摊开,静置3.5小时,达到萎凋适度,即折梗不断或手握茶叶成团不散;[0041] F、揉捻:采用顺次空压5分钟、轻压10分钟、空压5分钟、轻压5分钟、空压5分钟的揉捻方式进行揉捻,揉捻后茶叶稍微成条;[0042] G、常温发酵:将茶叶放在发酵槽中发酵,槽上盖布以保湿,发酵时间3.2小时,发酵至茶条80-90%红变,草青气消失,花香显露,发酵时地面洒水保湿;[0043] H、干燥:进行二次干燥,第一次干燥用炒干机在200℃高温滚炒至8成干,出锅摊凉静止1小时,第二次干燥用烘干机烘至足干,烘干温度100℃;炒干机炒干时间为8-10分钟,烘干机烘干时间为18-22分钟。[0044] 实施例三

[0045]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46] A、晒青:在每年4月底至5月底,选用湖南蓝山特有品种大叶苦茶一芽二三叶采摘下来晒半个小时,晒青时间的要求是或上午10点之前的阳光,或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待鲜叶减重10.5%,叶片稍微萎软,失去光泽时收回室内进行晾青;[0047] B、晾青:在室温保持在26℃,湿度72%的室内环境晾至叶温回到常温,[0048] C、摇青:静止待鲜叶冷却进行摇青,分三次进行,每次6分钟,每次摇青之后放入摊青盘中进行摊凉,三次摇青后的凉青时间分别为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经三次摇青和三次凉青结束时,叶缘垂卷,叶片背翻成“汤匙状”,青叶含水率降至71%的适宜程度;[0049] D、堆青:摇青与凉青结束时,将做青叶堆积于篓、篮中,稍加压紧,以适度提高叶温,发展香气,堆青时间为2小时。[0050] E、萎凋:将堆青后的茶叶摊开,静置4小时,达到萎凋适度,即折梗不断或手握茶叶成团不散;[0051] F、揉捻:采用顺次空压5分钟、轻压10分钟、空压5分钟、轻压5分钟、空压5分钟的揉捻方式进行揉捻,揉捻后茶叶稍微成条;[0052] G、常温发酵:将茶叶放在发酵槽中发酵,槽上盖布以保湿,发酵时间3.5小时,发酵至茶条80-90%红变,草青气消失,花香显露,发酵时地面洒水保湿;[0053] H、干燥:进行二次干燥,第一次干燥用炒干机在200℃高温滚炒至8成干,出锅摊凉静止1小时,第二次干燥用烘干机烘至足干,烘干温度100℃;炒干机炒干时间为8-10分钟,烘干机烘干时间为18-22分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0054]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