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桔梗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部门 姓名 签名 日期 起草 质量控制部 分发部门 质量控制部 审核 质量保证部 生产制造部 执行日期 批准 质量负责人 质量控制部、质量保证部 目 的: 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 任 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 容: 1、性状
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
本品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长7~20cm,直径0.7~2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具纵扭皱沟,并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横纹。有的顶端有较短的根茎或不明显,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本部淡黄白色。气微,味微甜后苦。
2、鉴别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等。 2.1显微鉴别: 2.1.1 试液配制
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
横切面制备: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用徒手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并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有时残存,不去外皮者有栓皮层,细胞中含草酸钙小棱晶。栓内层窄,常见裂隙。韧皮部乳管群散在,壁略厚,内含微细颗粒状黄棕色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含菊糖。
2.2理化鉴别
取本品,切片,用稀甘油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扇形或类圆形的菊糖结晶。2.3薄层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7%硫酸乙醇-水(1:3)混合液2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加水30ml洗涤,弃去洗液,三氯甲烷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桔梗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醚(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检查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马弗炉、坩埚等。 3.1 水分
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
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3
供试品中的含水量(%)=───────×100% W2-W W 称量瓶重(g)
W2 烘前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 W3 烘后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 本品含水量不得过15.0%。 3.2 总灰分
取供试品适量,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2~3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1
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100% W W1 坩埚重(g) W 样品重(g)
W2 炽灼残渣与坩埚重之和(g) 本品总灰分不得过6.0%。 3.3二氧化硫残留量
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第一增补本附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测定,取本品细粉10g,精密称定,置于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ml—400 ml(应加水至没过氮气导气管的下端),取6mol/L盐酸10ml加入带刻度的分液漏斗中连接分液漏斗,并导入氮气至瓶底,。锥形瓶内加水125ml和淀粉指示液1 ml作为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连接回流冷凝管,在冷凝管上部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插入250ml锥形瓶底部,开通氮气,调节氮气流量为0.2L/min,打开带刻度的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盐酸流入烧瓶。加热圆底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
微沸约3分钟后开始用0.01mol/l, 的碘滴定液滴定,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吸收液显蓝色或蓝紫色,持续30秒不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校正,每1毫升的碘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0.06mg的二氧化硫。
本品二氧化硫量不得过150mg/kg。
3.4 镁盐、铝盐 取本品6g,加水60ml,搅拌3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浓氨溶液2滴,溶液不得出现明显混浊.
4、浸出物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水浴锅、蒸发皿等。 取供试品适量,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后,取约2~4g,精密称定,置100~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乙醇50~100ml,密塞,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以干燥品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1)×2
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100% W×(1-W4) W 样品重(g) W1 蒸发皿重(g)
W2 残渣与蒸发皿重之和(g) W4 供试品的含水量(%)。
本品浸出物不得少于17.0%。 5、含量测定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D)测定。
5.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理论板数按桔梗皂苷D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5.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桔梗皂苷D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5.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2.0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20ml,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50ml洗涤,弃去氨液,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50ml洗涤,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用甲醇3ml使溶解,加硅胶0.5g拌匀,置水浴上蒸干,加于硅胶柱[100~120目,10g,内径为2cm,以三氯甲烷-甲醇(9:1)混合溶液湿法装柱]上,以三氯甲烷-甲醇(9:1)混合溶液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三氯甲烷-甲醇-水(60:20:3)混合溶液100ml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三氯甲烷-甲醇-水(60:29:6)混合溶液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5.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10μl,供试品溶液10~1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桔梗皂苷D(C57H92O28)不得少于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