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结构》
教学设计
范宝文 滕州市东郭中学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课 题 学 校 课 型 课程 纲要 依据 新授课 青岛版 《循环结构》 滕州市东郭中学 授课班级 初二(1)班 授课教师 课 时 范宝文 1 本节课的定位在于“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的基础上,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循环结构的学习,提高运用循环结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使用循环结构编程的便利,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求知欲。 本节课内容选自青岛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算法思想初步》第5课《循环结构》,本套教材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创设高度真实的学习情景。循环结构是E语言中很重要的编程结构,能大大提教材 高程序的效率。本课在这一单元板块的学习中起到基础性作用,为今后的学分析 习做了铺垫。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利用E语言实现九九乘法表的计算与输出的问题,内容理论知识比较强,对实践操作要求也比较高,所以特别需要教师适当的精讲,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 我校学生的来源主要是乡镇的孩子,他们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能力较差,算法与编程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学情 编写程序代码更是有难度。基于这种情况,应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分析 能够理解现有编程过程及编码含义,能够根据老师演示做出来就可以,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对编程有一个初步认识。 1、知识目标 了解循环结构在算法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 ① 学会在程序设计中利用循环结构有效地解决问题;②理解算法优化的基教 学 目 标 础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待同一个问题,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用E语言程序代码解决九九乘法表的计算与输出的问题 教学难点 E语言程序设计中循环结构的具体代码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讲解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合作探究法…… 计算机及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课件、九九乘法表程序等 第5课 循环结构 板书 一、九九乘法表的设计分析与流程图描述 二、用E语言程序解决九九乘法表计算与输出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九九乘法表,展示九九乘法表程。 教师 学生 设计活动 活动 意图 提问 导入新课 思考 引起 回忆 设置 情景 引起 学生 兴趣 3 设疑:如何才能利用程序代码实现九九乘法表的计算与输出呢 提出中心任务——用语言程序编写九九乘法表。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师:展示本课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和难点 生:一生朗读,其余学生观看聆听 教师 学生 设计活动 活动 意图 展示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给出明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了解 与师共同分析 写出流程图 交流沟通 做到学习有的放矢 2 一、发现问题,探究新知 1、循环结构定义:在算法中,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过程。 了解九九乘法表中的循环结构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及协作沟通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画流程图的能力 使学生对循环结构2、观察分析九九乘法表的排列特点,并进行全面分析。 的定义 分析九九乘法表 巡视指导 继续15 教学处理: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学生合作探究方式完成流程图绘制、程序界面的创建、代码 的生成。 学生每三人为一组,教师参与到学生研究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点拨帮助,最后由学生展示自己的流程图。然后教师展示正确流程图: 3、循环结构概念的理解: 师:根据九九乘法表继续对循环结构进行分析并总结 (1)循环结构的三要素:循环初始值、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 (2)循环结构的算法流程图 分析总结 (3)当型循环与直到循环的区别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刚刚得到的程序框图,给学生2分钟讨论交流时间,让大家互相沟通,从而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教师 学生 设计活动 活动 意图 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24 二、启发探究、自主合作。 1、设计程序界面 演示操作 明确 认真观察老师操作 分组 合作上机操作 设计程序界面 团结 协作 任务 清晰 目标 明确 合作学习 训练演示“九九乘法表”窗体的设计 让学生根据课本P25和老师演示设计程序界面 任务要求 步骤简要 提示 巡视指导 2、设计变量 设计3个局部变量:被乘数、乘数、要显示的内容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教师 学生 设计活动 活动 意图 巡视 辅导 展示上机操作设置三个 局部变量 上机操作 运行验证 注意观察老师操作 局部变量的添加 体验计次循环与变量循环的使用 进一步体会理解计次循环与 3、代码设计 (1)展示展示九九乘法表例1运行结果 九九乘法表例1 分析 展示代码 让价学生上机操作 (2)展示展示九九乘法表例2运行结果 代码 巡视指导 展示九九 展示代码 乘法表例2 运行结果和程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教师 学生 设计活动 活动 意图 序代码 展示九九乘法与师共同分析程序代码 自我分析程序代码 上机操作实现程序 思考 小组合作 评比 评价 变量循环的使用 通过完整的九九乘法表掌握 让学生上机操作 (3)展示九九乘法表例3运行界面 布置任务 表例3 运行结果 自主学习:自主根据课本内容,完成任务。 和程序代码 10 三、拓展延伸、训练评价。 巩固练习(课本P27“实践与创新”): 请在屏幕上输出以★为基本图案的三角形,参考图案如下图所示。 ★ ★★★ ★★★★★ ★★★★★★★ 1、 组间选举好的展示评价。 2、 教师巡视指导评价。 引导 点拨 拓展 引导 竞赛 评价 探究 学习 巩固记忆 对学生进行拓展提高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四、梳理解疑、总结评价。 教师 学生 设计活动 活动 意图 聆听思考 思考 回顾 梳理 新知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 组内互评 对知 识点 进行 梳理 拓展 评价 查找不足及时更正 4 计次循环 变量循环 如果一个算法涉及到循环结构,一定要分析以下几点: 1.分析循环次数:已知或未知 2.分析进入和退出循环体条件。 梳理 总结 总结 拓展 出示3.分析循环体内容: ①需要重复的内容 ②改变循环变量值的方法。 完成课本P27“评价”表 评价表 自我评价(√) 评价项目 优秀 循环结构 计次循环体 变量循环体 循环结构的应用 评价表 小组评价(√) 优秀 良好 一般 巡视各小组的评价情况 良好 一般 1.设计理念: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指导学生分组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以尝试发现、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后反思 2.教学亮点: (1)本节课设置的目标任务难度适中,任务驱动,循序渐进,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规律。 (2)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改理念,整个教学活动教师是一个组织者,而学生是“主角”。 3.待改进地方: (1)课堂教学的教态,语言等基本功还有待提升。 (2)课堂气氛不够热烈,没有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对分层次教学体现不明显。 (3)学生自学的时间和动手实践的时间还是少。
姓名 推荐单位 毕业院校 联系电话 范宝文 出生年月 所在学校 所学专业 电子信箱 2006-9 1979-10-5 东郭中学 东郭中学 曲阜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参加工作时间 曾获奖励
滕州市信息技术优质课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