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马铃薯新品种-昆薯4号
来源:测品娱乐
昆明市马铃薯新品种一昆薯4号——刘卫民,邹万君,魏明,等 ・61・ 中图分类号:¥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635(2012)01—0061—02 昆明市马铃薯新品种一昆薯4号 刘卫民 ,邹万君,魏 明,朱维贤,李 华,张丽芳,李 珂 (云南省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032) 摘要:昆薯4号属中晚熟品种,是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马铃薯选育材料中筛选 而来,其杂交组合母本:381379.9,父本:XY16。在品种比较试验和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突 出,2009年该品种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昆薯4号”。 关键词:马铃薯;昆薯4号;新品种 A New Potato Variety in Kunm ing Kunshu 4 LIU Weimin ,ZOU Wanjun,WEI Ming,ZHU Weixian,LI Hua,ZHANG Lifang,LI Ke (Kunm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nming,Yunnan 650032,China) Abstract:’Kunshu 4’,a new potato variety wit h middle—late maturiyt,was bred and selected by Kunm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fr0m in vitro plantlets of a cross with 381 379.3 as female parent and XY1 6 as male parent introduced fr0m CIP.Because of its good agronomic characters among selections in the variety test and in Yunnan Vanety Regional and Production Test,the breed was approved and named as’Kunshu 4’by Yunnan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2009. Key Words:potato;new variety;Kunshu 4 收稿日期:2011-05—24 基金项目: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局“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原原种扩繁”项目嘱I农J ̄(201 1)36号文件】。 作者简介:刘卫民(1961一),男,高级农艺师,从事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刘卫民,E—mail:1wm160800@126.conr。 品交易平台(包括交易市场、销售网点、交易信 施,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马铃薯试验研究等,为马铃 息发布网络等),完善产品经销网络,促进马铃 薯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 薯产品销售。 有效的支持和一定经费保障。 , 4.5加大生产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稳 定增加粮食总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 【1】洪南芳,黄宗文.关于马铃薯生产退化原因与解决途径[J】.马 和增加农民收入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将马 铃薯杂志,1995,9(2):lO5—108. [2】赵思毅,王亚军,黄承建.四川省达州市马铃薯生产特点及产 铃薯生产发展列入重大农业生产发展,建立专门 业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7,2l(2):7-8. 的领导机构,组织开展达州市马铃薯生产发展规 【3】何三信,文国宏,王一航,等.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及提升措 划,安排部署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组织科 施建议[J】.中国马铃薯,2010,24(1):54—57. 研与推广部门对马铃薯生产技术攻关和新品种、 [4】马异泉.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对策[J】.马铃薯杂 新技术试验示范、高产展示,推动马铃薯科技成 志,1998,12(4):242—244. [5】张威,白艳菊,李学湛,等.马铃薯种薯质量控制现状与发展趋 果转化;研究制定促进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措 势【J】.中国马铃薯,2010,24(3):186—189. 1 品种来源 昆薯4号是2002年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一 批马铃薯试管苗中筛选而来,其杂交组合母本为 381379.9,父本为XY16。2003—2005年作冬种和秋 种品比试验,2006年参加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 验(春作组)预备试验,2007~2008年参加云南省第 八轮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云南省的生 产试验,同年该品种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员会审定,审定号:滇审马铃薯2009002号。 2特征特性 昆薯4号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00 d左右。 株型半直立,繁茂性强,株高65—70 cm左右,分 枝4~5枝。茎秆粗,茎色绿带紫斑,叶色绿,平 展。花梗长带紫斑,花冠浅紫色,开花繁茂性中 等,天然结果性中等。薯型为圆形,芽眼少,芽眼 深度中等,表皮光滑,淡黄皮、白肉。薯块顶部及 芽眼分布有粉红色斑,结薯集中,块茎大小整齐 度中等,大薯率80%左右。耐贮性好。经农业部 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进行品质检 测:蛋白质2.57%,维生素C 14.9 mg/100 g,总 淀粉16.2%,还原糖0.37%,干物质24.2%。抗早 疫病,中抗晚疫病,耐斑潜蝇危害。 3 产量表现 2004年冬种品系比较试验,昆薯4号居首位 产鲜薯4 357.57 kg/667 m ,比第一对照中甸红 2 999.14 kg/667 m ,增产1 358.43 kg,增幅 45.29%,比第二对照大西洋2 328.44 kg/667 m ,增 产2 029.13 kg,增幅87.14%。与两个对照品种比增 产均达极显著性水平。 2005年在秋播品比试验中,每667 m。产鲜薯 814.9 kg,比对照中甸红增产125.3%,增产达极显 著水平。 2006年参加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春作 组)预备试验,在l1个试点17个参试种中,产鲜薯 1 795 kg/667 m ,居第三位,比对照米拉增产3 1.5%。 中国马铃薯,第26卷,第1期,2012 2007-2008年参加云南省第八轮马铃薯品种区 域试验(春作组),在全省10个试点中,8点增产2 点减产,平均产量位居第二,产鲜薯2010kg/667m2, 比第一对照合作88增产27.3%,比第二对照云薯 201增幅9.4%,与两对照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2009年参加云南省的生产试验,平均产鲜薯 1 762.98 kg/667 Ill ,比对照品种合作88增 22.23%,在5个生产试验点中有3个试点比对照种 合作88增产,增产点率60%。同年该品种在昆明 市寻甸县种植的百亩高产创建核心样板田中,经云 南省和昆明市联合专家组按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 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进行测产验收,平均产鲜薯 3 689.5 kg/667 in ,最高达3 828 kg/667 m 。 4主要优缺点 该品种生长势强,丰产性好,薯块膨大快,大 薯率高,适于鲜薯食用和炸片加工。缺点是在薯块 膨大期土壤水分不均,容易出现空心现象。 5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前作未种过茄科作物、土壤熟化程度 高、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及排灌方便的地块种 植。 (2)选择当地最佳节令播种。 (3)选用了优质带壮芽的种薯进行播种, 3 700—4000株/667 m2。 (4)施足底肥,早施追肥。每667 In 施农家肥 1 500~2 000 kg,45%的复合肥30~35 ,尿素为 5~8 kg、普通过磷酸钙40~5O kg作底肥。结合第一 次中耕除草追施尿素8~1O /667 ITI ,在旺长期封 行前,结合第二次中耕除草进行高培土。 (5)齐苗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在薯块膨大期有 条件灌溉时要均匀灌水,以避免和减少空心薯。 (6)及时防治病虫害,并选择晴天适时收获。 6适宜种植区域 昆薯4号适宜云南省马铃薯春作区种植,也可 作冬季和秋季种植,注意防治晚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