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唐诗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B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最主要是由()
A 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B 现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C 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决定的 D 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决定的 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A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B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D 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 4 价值的实体是() A 具体劳动 B 抽象劳动 C 私人劳动 D 社会劳动
5 区别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根本标志是() A 的指导思想不同 B 的领导阶级不同 C 的前途不同 D 的对象不同
6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 产 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中不包括的是()
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有理、有利、有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7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
A 党的先进性 B 党的领导 C 执政兴国 D 执政为民
8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所以,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B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C 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
D 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9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
A 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 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 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10 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A 林则徐 B 徐继畲 C 魏源 D 冯桂芬
11 在中 共大会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 A B 周恩来 C D 陈云
12 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 B 民法 C 刑法 D 行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
A 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B 人格尊严权的侵犯 C 损害求偿权的侵犯 D 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
14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繁荣和进步,对他人的生存和发展所承担的职责感和使命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是人生修养中()
A 心理修养的重要内容 B 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C 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 D 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15 在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当中,代表各民族的最高利益的是() A 民族平等 B 各民族共同繁荣
C 民族团结和合作 D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16 2018年3月5日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各级共青团组织围绕迎世博、迎亚运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这是第()个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A 十一个 B 十二个 C 十个 D 十三个 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
题意中病树和万木春、新叶和陈叶、前波和后波等都说明了新事物不断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所以答案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 答案:A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因此科学技术的成果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也是由社会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3 答案:B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也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而不是价值形成过程或创造价值过程。 4 答案:B
价值实体是指在现实中存在的直接形成商品价值的物质因素。价值的实体是商品中凝结的人类抽象劳动。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对于任何劳动支出来说都是同质的,它们不存在差别。 5 答案:B
以上四项都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的标志,但的领导阶级不同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不同的根本标志。旧民主主义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6 答案:B
“有理、有利、有节”是处理统一战线内部敌我矛盾的方针。
7 答案:D
执政为民是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所在。 8 答案:C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所以,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这是十七大报告的重要内容。 9 答案:A
民主从根本上是一种国家制度,题意中的内容即为此意。 10 答案:C
魏源于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风土民情。 11 答案:D
陈云在1956年召开的中 共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重要经济的思想。 12 答案:A
是根本法,其它之外都是普通法,故BCD答案错误。 13 答案:A
本题题意明显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犯。故BCD答案错误。 14 答案:C
社会责任感是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故ABD答案错误。 15 答案:C
社会主义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国家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前提,只有平等者之间才可能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创造了政治前提,实现民族的共同繁荣又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本目的。 16 答案:A
此题是考查今年形势与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