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摘要】在这知识经济时代,财富的来源不再仅仅是传统的物质资源,更多的是无形资产的使用与创造。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也越发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却是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存在的较大难题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地完善会计准则,使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既与国际准则接轨又不脱离我国的实际国情。于是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本文对新旧准则与国际准则下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与问题进行了初步对比与探讨,肯定了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同时指出了新准则下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 Abstract ]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source of wealth is not only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 resources, more is the use of intangible assets and create. Intangible assets to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effect. However, the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is the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presence of a larger problem. This requires us to practice and explore unceasingly consummates accountant the criterion, the confirm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has both prospective and feasible, not only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s not separated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So in February 15, 2006,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issued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No. sixth -- intangible assets\". And in January 1, 2007 in the first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this paper, the old and the new standard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intangible asset confirmation, measurement and problem undertook preliminary comparison and discussion, confirmed the new guidelines on the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and points out the improvement, under the new criterion the confirm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of defects and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proposal
【关键词】无形资产;计量;确认;改进
1.无形资产的确认
1.1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确认方面的改进
1.1.1新准则扩大了无形资产的外延。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取消了时期长短的,旧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必须是长期性资产,而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却没有使用“长期”这个限定语:二是新准则以“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描述性规定代替了旧准则中“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的列举性规定, 这种描述性规定使得新的无形资产准则更能避免列举法挂一漏万的局限。
1.1.2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与国际趋同。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仍按旧准则的规定进行费用化处理;开发阶段的支出,若同时满足第9条所规定的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新准则的这一规定无疑比旧准则科学得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注册费、律师费只是占无形资产价值少部分,无形资产的价值更多体现为开发阶段的支出,将研究开发支出部分资本化符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原则。
1.2国际上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
IASC关于会计确认的定义 19年IASC公布了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的框架,IASC认为确认,是指将符合要素定义,同时满足要素确认标准的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的过程 ,其涉及用文字并通过货币金额对其进行描述 ,且该项目金额包括在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的合计数中 IASC认为符合会计确认的两项标准是:与该项目相关的任何未来经济利益极有可能将流入或流出该企业;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
2.无形资产的计量
2.1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计量方面的改进
2.1.1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旧准则规定,购入的无形资产应该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新准则中规定外购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2.1.2年终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当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时,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可见,新准则在这一方面的规定更切实、更具体,也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2.2国际上对于无形资产的计量
IAS38认为,无形资产应以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所有可直接归属于,或按合理一致的基础,分摊于该资产的支付对价,或创造、生产并使其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所有支出。IAS38特别指出,对于以报告企业的权益性工具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工具的公允价值:对于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按IAS22“企业合并”的规定,其成本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对于以补助形式取得的无
形资产,按IAS20“补助会计和援助的披露”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以公允价值或名义金额,加上可直接归属的、使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所需支出,对资产进行初始计量;对于以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则需区别对待;与不同类资产交换的,以收到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同类资产交换的,以所放弃资产的帐面金额作为新资产的成本。对于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其成本为无形资产首次满足确认标准后所发生支出的总额,包括所有可直接归属或依合理基础分配的,使其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支出。
3.关于新准则还存在的一些缺陷
3.1无形资产包含的范围尚存在扩展的余地。在对国内外无形资产文献研究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试着提出对无形资产概念的全新理解:无形资产是指能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它预期能给企业带来高于一般水平的经济利益。过于狭窄的无形资产确认范围显然与目前的知识经济不相协调,因此,有必要对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进行重新界定。知识经济下的无形资产应包括:
3.1.1市场资产。体现市场竞争力的资产,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品牌、服务品牌、顾客、长期客户、业务伙伴、长期信誉、供货渠道、销售渠道、特许经营权协定、专利使用权协定、经营陛合同,以及近两年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的诸如环境标志(或称生态标志或绿色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国际标准标志、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等的认证标志使用权。
3.1.2企业结构资产。企业管理层在组织、协调、管理、沟通、交流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包括体现企业内在发展的资产,如企业经营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工作系统--网址、注册的域名等。当然,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不是固定不
变的,因为无形资产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进步,其范围也应不断地随之发生变化。
3.1.3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应该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加强使用权等的认证体系建设,充分体现企业实际价值,并在财务报表中完全反映,使得相关者作出正确是决策。
3.1.4将土地使用权归属于无形资产不妥。在我国的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占的比例较大,但在国际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和加拿大会计准则中并将其作为无形资产,我国的这一处理方法不利于我国企业的与境外企业在无形资产指标上的比较分析,会高估我国企业的科技竞争能力低估企业的有形资产变现能力。
4.表外确认与计量
由于企业所拥有的大部分员工技能、企业文化、顾客及供应商的关系、市场份额等无形资产并不能完全货币化,试图将这部分无形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显然十分不现实至少在目前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工具还不行。但恰恰是这些不能被准确货币化的无形资产,才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因此,应该对这部分无形资产进行表外评估和补充报告。
5.结论
如何让会计准则在理论上有充分依据,在实务中有良好的操作性是准则制定者需要慎重考虑反复权衡的问题。新会计准则既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 以满足国际上对我国会计准则协调化的要求, 扩大了资产期末计量采用公允价值的范围, 反映企业资产真实价值和当期净资产的增加, 同时也考虑了我国市场环境的发展和成熟度以及实施会计准则所积累的
经验。但是经济和科技在不断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地完善无形资产的会计准则,使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既与国际准则接轨又不脱离我国的实际国情。
参考文献:
[1]一吴霞,新旧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核算差异分析.2008.
[2]现代无形资产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 胡玥:《论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 年 第27 卷第5 期。
[4] 威廉R·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年版。
[5] 梁莱歆:《现代财务会计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6]葛家澍 杜兴强: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问题:综评与探讨(下),财会通讯(综合)2004年10期
[7]唐雪松: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计量的影响,会计研究1999年2期
[8]于长春:无形资产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9]苑泽明:现代无形资产价值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张元萍:金融衍生工具教程,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1]常勋.《国际会计》[M].东北财经出版社出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