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鉴赏

鉴赏

来源:测品娱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东莞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只要我们明确了目标和要求,按照客观规律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就一定能够迎刃而解。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5、下列的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李芳发短信约见老同学:“胖子,别来无恙吧!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 B. 在接到母校百年校庆的邀请后,大家相约一起莅临母校参加庆典活动。 C.张明推开母亲递过来的衣服说:“烦死啦,我都这么大了,谁还要你照顾?” D.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是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如此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B. 如果一个员工没有得到切实的权益保障,那他怎么可能对企业产生认同。

C. 没有自知之明,其害无穷;有了自知之明,就能走向成功。蒋干自作聪明,刘禅妄自菲薄,不都害己害国吗?诸葛亮知己知彼,周喻充满自信,不都利国利民吗?

D.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阅读苏轼《水调歌头》一词,回答问题。(共6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找出词中正面描写月亮的句子,并体会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8. 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选一个方面分析)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A.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D.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1、作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1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因以为号 以此自终 B.泻出于两峰之间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C.造饮辄尽 饮少辄醉 D.每有会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13.五柳先生和太守的“醉”,分别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内心世界? (2分)

答案:

4、D 5、A 6.C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时间流逝,夜色已深,衬托词人愁苦难耐。(3分) 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意思相近即可)(3分)

9、D(借A它,指书\\的;B他,指“乡之先达”\\他们,指“同舍生”;C日子,天数\\每天) (3分) 10、(4分)(1)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1、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地求教。(3分) 12、C

13、五柳先生的醉体现的是他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体现他率真自然、安贫乐道,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欧阳修的醉则体现了他寄情山水/与百姓同乐的陶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