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品娱乐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例谈小学科学模拟实验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之我见

例谈小学科学模拟实验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之我见

来源:测品娱乐
教育研究学刊2019•二月(上)例谈小学科学模拟实验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之我见

安家禄(贵州省赫章县古基镇中心小学,贵州毕节553207)【摘要】模拟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中的学习内容,是科学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通常我们把研究的对象制成模型, 或者模仿实验研究对象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在开展小学科学模拟实验时,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生的特点,依据模拟 对象的现象和特点,运用模拟实验的教学规律和方法,指导学生合理设计和做实验。在模拟实验中.由于材料和工具容易准 备,实验过程简单,只要实验设计合理,便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模拟实验能够模拟事物,揭示自然 现象,利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能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升了科学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关键词】小学科学模拟实验材料选择组织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0l: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157人们为获得事实的依据,需要寻找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模 拟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模拟,人们通常是这样定义的:根据模拟 对象的本质特性.发现和寻找与之相似的模型,在模型上进行 实验研究,从而获得对事物的认识或依据。它的优点可以将时 过境迁或者稍纵即逝的自然现象重现,或是将现象简化,将时 空放大或缩小,还将不能直接看到内部外显。教科版小学科学 教材中模拟实验占有相当的比重,在五、六年级的地球的运动 和宇宙单元则体现得更为集中。以下是本人在模拟实验材料的 选择与组织方面的一些发现,结合课例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一、 案例1:《地球内部的运动及其变化》1 .教学时一般有这样几个环节:认识各种地形地貌(会不会 发生变化)一阅读地震、火山资料,了解地震火山能够改变地形 地貌一火山地震产生的原因一地球板块一地球板块运动一板 块运动模拟实验一推测世界地形的形成一板块运动与地震火 山进行比较一避震知识。教师们会选择哪些材料呢?实验一:将 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重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表层,两手按住 毛巾两端并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经挤压会形成褶皱。实验二: 将几块不同颜色的片状橡皮泥重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表层, 且按住橡皮泥两端并向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 位。实验三:在一块长方形白色泡沫块的侧面画上不同颜色的 “层”表示地表层,在上面再画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 拟两地表层上下、水平等错位方式。以上实验设计材料较多, 原因是现实情景即地球上地形地貌的形成也是这么复杂,从模 拟实验中获得体验也相对复杂些。简而言之,用一种实验材料 无法代表岩层的实际情况。但是这许多种材料、好几个实验一 个接一个地做,学生并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因而许多学生在教 师和教材的指挥棒下按部就班地操作,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科学 素养提高的。2.对策。能否实现这些材料的整合?让一种材料代替几种, 可能吗?本人尝试过只用一种橡皮泥模拟塑造地形地貌,使材 料上的缺陷让学生来弥补。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介绍完板 块和板块运动之后,我演示了一个模拟实验一一^柚皮块漂浮 在热粥上(当时我是在家里拍了录像后带到课堂的),提问:在 “板块”的运动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见此场景很是兴奋,惊喜 地说道:“板块”平移了!\"板块”在碰撞!也有些在分离……甚至 还能说有一束热气流从夹缝中冒出来,这就是火山爆发吧!关 掉录像,再请同学发挥想象“板块”还有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 化。在这个基础上,我再提供给学生几种色橡皮泥代替板块或 各岩层,用你的双手塑造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不同的地表形 态,并详细阐述此类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看到学生绘 声绘色地介绍,看到学生“将就”地使用橡皮泥又用言语解释材 料的不足,足以表明模拟实验的成功。因而,在情境创设充分前 提下,可借助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的包容心理。二、 案例2:《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某老师为了将岩石的风化过程呈现在

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的探究材料是钟乳石和砂岩,在各组制定 研究方案完毕之后,开展模拟实验。即给岩石加热,加热之后再 冷却,重复以上步骤。由于老师提供的材料对岩石风化现象的 呈现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实验现象十分明显,如岩石裂开了, 碎片掉下来等等。可到此为止,学生对于\"风化作用是一个漫长 的过程”的体验却被弱化。在我的实际教学中就有学生在课的 结尾问:“老师,照您这么说,几年之后陆地上山川都会变成平 地.是这样吗?”几年?而事实上几千年、几万年也未必有这些变 化呢!造成如此悬殊的差距原因是在模拟实验中缺乏“风化作 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一种体验,缺乏这种体验的关键因素 就是这位老师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事实上老师提供的材料只是 体现风化现象的局部特征,不够全面,顾此失彼了。同时学生又 并不知道这些岩石是老师事先精心挑选的。自然地,学生也就 无法获得“风化作用是一个缓慢过程”的体验,也便有了对现实 “几年就变成平地”的推测。在自然情景下,岩石有许多种类,其 特性也各不相同。解决上述问题办法有:1 .为各组学生提供不同 种类的岩石,有坚硬的花岗岩、有松软的砂岩……在模拟实验 之后对比呈现出来的结果,并分析原因。2.分次提供不同种类岩 石,如先提供给学生坚硬的花岗岩,打消一下部分学生想当然 地认为岩石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想法。再提供松软的砂岩,在经 历砂岩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意识到了“水对花岗岩风化作 用是存在的”,而且认识到“自然界中岩石的风化是一个缓慢的 过程,它还受不同岩石特性的影响”。小学科学教育中部分探究活动受到时空的及其他条 件的,不利于学生进行直接观察和研究,讲授起来比较困 难,这就需要模拟实验,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实验 去认识事物,并揭示现象.间接地进行研究,然后把研究的结果 进行推理和运用,从而解释和认识对象,这样就到达学习的目 的。做好模拟实验的关键是如何选用实验材料和设计尽可能接 近事物原型,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对象,教师和学 生要尽可能地寻找模型与原形在现象和过程上的相似性。正确 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以知识建构和概念形成为导向,确保模 拟实验材料选择和组织的科学性。总而言之,成功模拟的实验 材料选择、组织就是在研讨这样的基础上反复推敲岀来的。参考文献⑴程菲菲.如何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软件(教育现代

化)(电子版),2014,(8):222-222.[2] 王云.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初 探H教育观察,2015,0(16).[3] 陈永飞.发挥“下水实验”功效提高课堂实验效率[J].实 验教学与仪器,2017,0(Sl).[4] 岳静梅,闵德行.合理出示实验材料优化科学课堂[J].小 学科学:教师,2011,(9):115-115.[5] 王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创新课堂[J].实验教学 与仪器,2017,0(Sl).-1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