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药的独特药性,很多人并不知其中!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木皆浮,沉香独沉;诸子皆降,苍耳蔓荆独升”,学过中医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句话,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中药性能。中药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和中药毒性。升降沉浮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沉浮是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一般来讲,花叶树皮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而种子、果实、矿物等质重这大多是沉降药,但这里面有另外的,它们是旋覆花、沉香、苍耳子和蔓荆子。
旋覆花虽是花,药性却沉降;沉香虽然是木,药性也沉降;苍耳子和蔓荆子虽是果实,药性却升浮。
一、旋覆花
旋覆花,味苦辛咸,性微温。为菊科植物旋覆花的头状花序,主要功效为祛痰和降逆止呕。祛痰,主要是祛除肺窍的痰,用于咳喘痰多,比较适合于治疗肺寒或外感风寒的咳嗽痰多,由于温性不强,对于风热感冒或是肺热的咳嗽痰多,适当配伍也能用。有的书上说它能利水,古人把它当利尿消肿药来使用,但现代临床发现它这方面的功效不确切,微乎其微。
降逆止呕,旋覆花是一味临床很常用的降逆止呕药。医圣张仲景治疗胃虚气逆的的旋覆代赭汤,就是旋覆花与其他药相配,现代临床报道,旋覆花对于痰湿偏盛的呕吐疗效确切。
另外,旋覆花做汤药一般药包煎,因其是花,质轻浮,加上上面还有绒毛,容易刺激服药者咽喉,不利于临床服用。
二、沉香
沉香,味辛苦,性微温。本产于东南亚一带,是一种热带植物沉香树的树脂,把它泡在水里,会沉到水底或半沉在水中,加上药味非常芳香,因此得名。后在我国、广东、广西一带发现了同一科属
的白木香树,也出产沉香,但已经有名无实了,药材不一定都沉入水中,但作用相同,故还叫沉香。沉香,目前市场上价格比较昂贵,主要是因为它是树脂,自然生成需要几年的时间,人工割树后产生的树脂也很少的缘故。
沉香前两个功效,行气止痛,温中降逆。沉香温性明显,善于止痛,主要用于寒凝气滞的痛证,尤善脾胃气滞的寒性痛证;温中降逆,主要是用来止呕,用于胃寒呕吐,和生姜类似,但作用比不上生姜。这两个功效临床用的较少,也不是不可以用,因为沉香价格确实昂贵,临床可找其他药物来代替。
沉香用于临床,主要还是在温肾纳气这个功效方面,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肾主纳气,人的呼吸是肾和肺共同来完成的,对于肾虚引起的喘咳,中药里所选的药物不多,沉香功效又很好,所以多用在此方面。如治疗上虚下实的苏子降气汤,就是利用沉香的这种功效。
沉香味香,做汤剂不宜久煎,加重价格昂贵,做汤药剂量要大,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丸散剂服用。
三、苍耳子
苍耳子,味辛苦,性温。为菊科植物苍耳的成熟果实。生长在农村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当您穿过一片林子或草丛后,时常会有一颗颗长有糙毛的小豆状东西勾在您身上,这就是苍耳子。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止痛。发散风寒功效不突出,一般不会用它来发汗解表。通鼻窍止痛是其主要用途,不管有无外感,苍耳子都能使用,是鼻科疾病的常用药物。比如鼻渊、鼻衄、鼻炎、鼻子不通等,它都能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至于祛风湿,苍耳子临床用的很少,一方面它作用不强,另一方面它还含有小毒,祛风湿药临床一般使用时间长,所以苍耳子的价值就不大。
因为有小毒,苍耳子用于临床,多要炒用,炒用有三个好处;第一,便于药房抓药。第二,苍耳子发挥功效的成分主要是包皮里的种子,炒用能使外部包皮破裂,便于种子成分的析出。第三,苍耳子的
小毒是因为它含有一种毒蛋白,这种毒蛋白在60摄氏度以上就被破坏了,炒用能有效降低毒性。
四、蔓荆子
蔓荆子,性辛苦,微寒。是植物蔓荆的成熟果实,蔓荆是小灌木,是一种马鞭草科的蔓生植物,所有叫蔓荆。
蔓荆子是一味发散风热药。风寒感冒,寒主收引,因此临床多有头身紧重困痛的症状,但风热感冒的头身疼痛相对来讲,就少一点,
不典型,也不那么重。蔓荆子的特点是发散风热药中唯一一味能止痛的药,其寒性不强,故风寒感冒也能配伍使用。如治疗风寒感冒的荆防败毒散中,就有使用蔓荆子。
蔓荆子还能清利头目,本品药性升发,解表力弱,但善清利头目、疏散头面之邪。
另外本品入汤剂,也宜打破使用,易于有效成分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