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模式与管理策略分析
来源:测品娱乐
管理与信息化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水资源管理模式与管理策略分析侯芸芸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土木建筑研究设计院 陕西 西安 710048摘 要 在水资源管理模式中,需要从市场和两个角度入手,完善实际的管理策略,选择正确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主体本身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集中性和分散式的模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性利用,防止出现水资源浪费的问题,通过不同的角度优化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水资源能够和社会经济进行平稳性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性利用。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模式;要点引言我国属于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地区,并且在区域分布方面存在着不均匀的特征,这就给实际水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难度,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我国当前水资源的发展现状,完善水资源的管理模式,制定科学性较强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从而充分发挥水资源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重大优势,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性发展。1 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概述1.1 特点在制定新时期下水资源管理模式时,需要了解水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从而为后续工作有序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主要是指国家或者是地区针对流域内水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构建完整的管理模式,水资源属于特殊性的资源,既属于自然资源,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中创造应有的价值[1]。在现代社会中,水资源的商品属性特征较为明显,这就使得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势较为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水资源管理模式不完善的话,不仅会经济的稳定性发展,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需要更加高效率的完成水资源的管理,制定先进性较强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发展。1.2 类型水资源管理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的管理任务,水资源管理模式是各个地区长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管理方法,但是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受到地区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水资源管理模式朝着多样性的方向而不断发展。按照不同的标准水资源管理模式有不同的分类,因此在制定水资源管理模式时,需要根据地区发展的现状,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从而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果,从整体上看水资源管理模式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2.1 水资源管理主体方面。由于水资源管理主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水资源管理模式方面的不同之处较为突出,按照水资源管理方式分为市场和主管的两个部分。市场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要依靠市场的经济力量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定价,并且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水资源的生产以及销售等等,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推动了市场水资源的合理性配置,还有助于防止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2]。其次对于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来说,要依靠本身的主导作用,侧重的是区域水资源的管理,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在实际实施时要采取本身的权利,通过强制性的方式来完成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各个地区水资源的使用量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从而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需要。1.2.2 国家水资源管理。国家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起152 科学与信息化2021年6月上到重要的调配和组织作用,水资源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国家设立了专门的水资源管理单位,实现全国水资源的统一性管理,属于集中性的水资源管理模式[3]。但是对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来说,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水资源管理单位,只是制定了有关水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法律法规,相关职能部门需要按照自身的职责来开展水资源的管理。这些管理局限于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甚至还会下发到各个地方的部门中,因此这种管理模式属于分散式的水资源管理方法。1.2.3 各国水资源管理模式。各个国家在水资源管理模式制定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我国是实施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其中水利部门作为国家最高级的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要针对水资源进行合理性的开发,确定流域规划和防洪规划的目标,切实地保护我国的水资源。另外各个省市也出台了符合本地区的水资源行政管理体系,搭建了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性调配。此外,我国还针对大江大河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比如长江水利委员会等等,全面开展了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对于美国来说,美国属于联邦的国家,各个州的权力非常大,在美国联邦中只是在法律上规定了各个水资源的管理,同时本地区根据自身的水资源情况制定了水资源管理的,美国根据自愿的原则成立了区域水资源管理委员会,采取流域管理的形式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共同性管理。在日本水资源管理工作中,采取的是集中协调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水循环体系和法律监管的形式来进行管理。2 水资源管理的策略水和人类常生活以及各个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以及方法,从而满足我国当前水资源的特点。首先需要贯彻落实我国所制定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好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强化制作执行力,从而多方位地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其次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周期性调查以及管理,由于水资源属于动态变化的项目,所以要通过长期性的规划和调查明确下一阶段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从而使得水资源能够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特征。最后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创新水资源管理模式,实现流域内科学性的管理,加强河流湖泊之间的科学性协调,构建完善的互动机制,并且各个部门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实现统一性的管理以及调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大众参与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视程度,实现水资源的社会化管理,从而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3 结束语在新时期下加强水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助于保(下转第156页)管理与信息化理的实效性,并优化治理技术和防控机制,加强规划设计以及相应的工程队伍建设,搞好融资、拓宽资金渠道,从而为农村地区中小河道的生态化综合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和资金资源储备。参考文献[1] 韩尧.农村中小河道生态化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20, 14(11):163,168.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2] 刘士明.农村中小河道生态化综合治理探讨[J].农技服务,2017, 34(23):182.[3] 杨庆宏.中小河道生态化综合治理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 (3):6-7,14.(上接第150页)的基础[2]。3 结束语以上内容充分说明电网运行安全风险较为常见的问题,也根据安全风险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对此,电力企业要注重电网运行的安全风险防控,能够提前制定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进而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控制到最小,进(上接第151页)运行不稳定,设备故障频出。随着我国风电装机数量超过十万台,运行规模的增长,以及风电设备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未来风电设备运维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复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对现有的风电运维方案进行全面和系统的优化。后期的智能化运维和资产优化管理,提升风电场安全运行下的能量可利用率,是风电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重要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1] 邵立华.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安全保护装置[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0):50.[2] 高金芳.风力发电机的雷电绕击分析与防护[J].丝路视野,2018 (13):133.[3] 陈振波.风力发电系统短路故障特征分析及对保护的影响探析讨论[J].山东工业技术,2019(13):180.而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参考文献[1] 田兰芳.强化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及规避措施[J].科技资讯,2019,17(17):20-21.[2] 刘安捷.强化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及规避措施[J].数字化用户,2019,25(30):205.(上接第152页)证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还有助于促进各行各业的稳定生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我国当前水资源的特点和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制定科学性较强的管理方案,并且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广泛性运作以及协作,实现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参考文献(上接第153页)业特色期刊、博硕论文、报纸、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行业经济数据统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技术发展动态、国外经济发展动态等信息,涵盖企业技术创新、经营决策、企业管理、行业动态等专业资料信息。检索方式有分类检索、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四种方式。在每种方式的检索结果(包括二次检索的检索结果)里都可以进行二次检索,可以无数次的进行,逐步缩小检索范围,直至检索结果为零。5 结束语基于整个系统的目标定位和特点,开发时必须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实用易用、可维护性、稳定性等(上接第154页)4 结束语新时代背景下,供电所继续沿用守旧传统单一的供电所营销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需要不断创新,为用电客户提供精准服务。而改变原有营销管理模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努力。在供电所营销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强供电所管理人员对供电所营销管理的重视。156 科学与信息化2021年6月上[1] 郭宜婧.水资源管理模式和管理对策的探讨[J].农家科技旬刊,2019(7):116-117.[2] 王乔.关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污染控制的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2019(15):63-.[3] 宋德全.水资源管理的战略与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19(5):97-99.原则。系统使用分布式部署,有效地平衡各服务器的压力,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参考文献[1]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9.[2] David Sceppa.ADO.NET 2.0技术内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1.[3] 柴晟.ADO.NE数据库访问技术案例式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01.参考文献[1] 沈俊花,潘启华.基于大数据的供电所营销管理创新分析[J].中国市场,2020(24):131,139.[2] 陶丽君.基于大数据的供电所营销管理创新分析[J].通讯世界, 2019,26(12):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