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常温下,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C.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焓决定了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3.lmol碳完全燃烧后可放出393.5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O2(g)=CO2(g)B.C(s)+O2(g)=CO(g)△H=+393.5kJ/mol△H=﹣393.5kJ/mol)C.C+O2=CO2△H=﹣393.5kJ/molD.C(s)+O2(g)=CO2(g)△H=﹣393.5kJ/mol4.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断裂1molA—A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B.每生成2molAB(g)吸收bkJ能量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热ΔH=(a-b)kJ·mol-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变单位中kJ·mol-1,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0C.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H为“+”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6.氧气(O2)和臭氧(O3)是氧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热化学方程式:4Al(s)+3O2(g)=2Al2O3(s),ΔH1;4Al(s)+2O3(g)=2Al2O3(s),ΔH2;3O2(g)=2O3(g),ΔH3。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C.)B.D.-1-1
7.如图所示,ΔH1=-393.5kJ·mol,ΔH2=-395.4kJ·mol,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C(s,石墨)===C(s,金刚石)ΔH=+1.9kJ·mol-1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1mol石墨的能量比1mol金刚石的能量大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B.C.D.9.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A.-1780kJ/molB.-1220kJ/molC.-450kJ/molD.+430kJ/mol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11.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l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55.6kJ/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A.-67.7kJ/mol12.25℃、B.-43.5kJ/molC.+43.5kJ/molD.+67.7kJ/mol、)、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13.下列仪器在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没有使用到的是()②容量瓶③量筒④环形玻璃搅拌棒⑤试管⑥温度计⑦蒸发皿⑧①大、小烧杯托盘天平A.①②⑥⑦C.②③⑦⑧B.②⑤⑦⑧D.③④⑤⑦;;③14.已知:①②。则反应④A.D.15.已知25℃、101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ΔH=−2834.9kJ·mol−1②4Al(s)+2O3(g)===2Al2O3(s)ΔH=−3119.1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B.的为(C.)16.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kJ·mol-1、P—ObkJ·mol-1、P=OckJ·mol-1、O=OdkJ·mol-1。根据下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C.(4c+12b-4a-5d)kJ·mol-117.在反应放出出A.B.、下,将B.(4c+12b-6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
通入通入的的)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溶液中充分反应放)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与溶液反应生成,,的热量。则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C.D.,,18.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A.194C.516B.391D.658二、非选择题
19.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在1.01×105Pa时,4g氢气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2kJ的热量,则H2的燃烧热的ΔH=;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在1.01×105Pa时,16gS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148.5kJ的热量,则S的燃烧热的ΔH=;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已知室温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44.6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0.已知H+(aq)+OH-(aq)H2O(l)。ΔH=-57.3kJ·mol-1,回答下列问题。kJ的热量。。(填“大(1)用含20gNaOH的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2)用含2molH2SO4的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此反应的中和热的ΔH=(3)如果将(1)反应中的稀盐酸换成稀醋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于”“小于”或“等于”)原来(1)放出的热量。21.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根据上面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试回答下列问题:(1)(2)的燃烧热为______,和的燃烧热为______。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__。,试写出丙烷燃烧生成和水蒸气时的(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______。22.完成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下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2)化合物为和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与气体。已知反应生成的熔点和沸点分别,放出热量和76℃,AX的熔点为167℃。室温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耗23.已知、物质与反应生成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下,已知该反应每消放出热量、的燃烧热的数据如下表:(1)写出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2)能表示(3)现以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或为燃料来提供热能,从热能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作燃料,理由是______。综合来看,该物质作为燃料的主要优点有______(至少填两点)。24.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水蒸气和氮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已知H2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H2O(g)。ΔH=+44kJ·mol-1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kJ。(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4)发射卫星可用肼为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N2H4(g)+O2(g)2NO2(g)ΔH=+67.7kJ·mol-1N2(g)+2H2O(g)ΔH=-534kJ·mol-1
。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5.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1)实验测得,5g甲醇(CH3OH,液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已知化学键的键能为:化学键键能/(kJ·mol)又知反应N2(g)+3H2(g)-1
。H—H436N—H3919452NH3(g)ΔH=a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的值为。CO2(g)ΔH=-393kJ·mol-1
(3)已知:C(石墨,s)+O2(g)2H2(g)+O2(g)2C2H2(g)+5O2(g)2H2O(l)ΔH=-571.6kJ·mol-1
4CO2(g)+2H2O(l)ΔH=-259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K时C(石墨,s)和H2(g)反应生成1molC2H2(g)的焓变为26.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1)-1
ΔH=-572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物能量总和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2)若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72kJ。(3)H2的标准燃烧热ΔH=________。(4)反应2H2+O22H2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拆开1molH2、1molO2和1molH—O中的化学键分别需要消耗436kJ、496kJ和463kJ的能量。则反应过程(Ⅱ)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kJ。参
1.D【解析】①液态水汽化是物理变化,故不选①;②将胆矾()加热发生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选②;③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不选③;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是分解反应,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故选④;⑤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属于放热反应,故不选⑤。正确序号为②④;正确选项D。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燃烧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反应,多数分解反应;而液态水汽化,浓硫酸稀释虽然有热量变化,但不是化学反应。2.B【解析】试题分析:A.放热反应不一定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也不一定都是非自发的,A错误;B.常温下,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由于是熵值增加的,所以则该反应的△H>0,B正确;C.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不一定都能自发进行,C错误;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焓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B。【考点定位】考查反应自发性判断【名师点晴】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注意掌握综合判断反应方向的依据:①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②ΔH-TΔS=0,反应得到平衡状态;③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3.D【解析】碳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热△H应小于0,为负值,A项错误;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B项错误;热化学方程式没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C项错误;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反应放热,△H<0,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393.5kJ/mol,D项正确。4.D【解析】试题分析:A、断裂1molA-A和1molB-B键,吸收akJ能量,故A错误;B、依据图象分析判断1molA2和1molB2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kJ热量,故B错误;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错误;D、反应热△H=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所以反应热△H=+(a-b)kJ•mol-1,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相关知识。5.D【解析】焓变单位中的kJ•mol−1,是指每摩尔具体的反应,不一定指参加反应的物质,A错;当反应放热时ΔH<0,当反应吸热时ΔH>0,B错;在反应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减少,反应就放热,反之就吸热,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断键时吸收能量,C对;成键时释放能量,所以D错。6.A【解析】【详解】已知:①知①-②即得到反应7.A【解析】由图像知,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的能量,故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应该为吸热反应,A错误;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化学变化,B错误;能量越高越不稳定,石墨的稳定性强于金刚石,C正确;键能越大,能量越低,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kJ,D错误。8.D【解析】【详解】A..燃烧热表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HCl不是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故A错误;;;,②,反应热;,根据盖斯定律可,答案选A。B.H2O的状态为气态,不是最稳定的氧化物,所以C.H2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不代表燃烧热,故B错误;不代表燃烧热,故C错误;代D.CO系数为1,生成产物为二氧化碳,为稳定的氧化物,符合燃烧热的定义,所以表燃烧热,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本题答案为D。【点睛】在25℃、1.01×105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在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为1。9.B【解析】根据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分析,反应热=280+3×160﹣6×330=﹣1220kJ/mol,选B。10.C【解析】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A项错误;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与吸热、放热反应无关,通过盖斯定律可以间接测量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B项错误;C项正确;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的反应条件不会影响ΔH的值,D项错误。11.C【解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CN(aq)+OH-(aq)═CN-(aq)+H2O(l)ΔH=-12.1kJ•mol-1…①,H+(aq)+OH-(aq)═H2O(l)ΔH=-55.6kJ•mol-1…②,用①-②可得HCN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N(aq)12.D【解析】【详解】H+(aq)+CN-(aq)ΔH=-12.1kJ•mol-1-(-55.6kJ•mol-1)=+43.5kJ•mol-1,故选D。A.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不是最稳定氧化物,故A错误;B.氢气燃烧最稳定的产物是液态水,并且燃烧是放热反应,△H△H0,故B错误;0,而热化学方程式中,C.因为甲烷完全燃烧应生成稳定化合物,所以H2O的聚集状态应为气态,故C错误;D.写要求,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D。【点睛】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关键词是:可燃物“1mol”、生成“稳定氧化物”。13.B【解析】在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需要使用量筒量取溶液体积,小烧杯作为两溶液的反应容器,小烧杯置于大烧杯中,小烧杯与大烧杯之间填充隔热材料,反应过程中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促进反应均匀、快速进行,用温度计量取最高温度,没有使用到的是容量瓶、试管、蒸发皿、托盘天平,故选B。14.A【解析】【详解】根据根据盖斯定律,将2×②+③-①即得④,,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答案选A。15.A【解析】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叠加处理得:3O2(g)=2O3(g)ΔH=+284.2kJ·mol-1,所以O2变为O3的反应是吸热反应,O2的能量低,O2更稳定。16.A【解析】试题分析:各化学键键能为P-PakJ•mol-1、P-ObkJ•mol-1、P=\"O\"ckJ•mol-1、O=OdkJ•mol-1.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反应P4+5O2=P4O10的反应热△H=6akJ•mol-1+5dkJ•mol-1-(4ckJ•mol-1+12bkJ•mol-1)=(6a+5d-4c-12b)kJ•mol-1,选项A符合题意。考点:运用键能计算反应热17.A【解析】【详解】1mol通入1L的溶液中,生成,750mL测得反,放出ykJ的热量,由此可得①。(即0.5molSO2)通入、学方各0.25mol,程式为的KOH溶液(即含0.75molKOH)中充分反应,生成应放出xkJ的热量,其,热化②。由②-①可得的热化学方程式:与KOH溶液反,应生成,答案选A。18.B【解析】根据图中内容,可以看出N2H4(g)+O2(g)=2N(g)+4H(g)+2O(g),△H3=\"2752\"kJ/mol−534kJ/mol=2218kJ/mol,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产物的能量与反应物能量的差值,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生成释放能量,设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为X,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154+4X+500=2218,解得X=391,故选项B正确。19.(1)-286kJ·mol-1H2(g)+1/2O2(g)SO2(g)H2O(l)ΔH=-286kJ·mol-1ΔH=-297kJ·mol-1
(2)-297kJ·mol-1S(s)+O2(g)(3)SiH4(g)+2O2(g)【解析】SiO2(s)+2H2O(l)ΔH=-1427.2kJ·mol-1
试题分析:1)n(H2)=4g/2g·mol-1=2mol,则氢气燃烧热的ΔH=-572kJ/2mol=-286kJ·mol-1。(2)n(S)=16g/32g·mol-1=0.5mol,则S的燃烧热的ΔH=-148.5kJ/0.5mol=-297kJ·mol-1。(3)1molSi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4.6kJ×32=1427.2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O2(g)考点:燃烧热SiO2(s)+H2O(l)ΔH=-1427.2kJ·mol-1。能源(2)-57.3kJ·mol-1(3)小于20.(1)28.65【解析】试题分析:(1)=0.5mol,所以0.5molNaOH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5mol×57.3kJ·mol-1=28.65kJ。(2)据中和热的定义可知,中和热与强酸、强碱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中和热的ΔH=-57.3kJ·mol-1。(3)因醋酸为弱酸,用NaOH中和时,需不断地电离出H+,而电离过程要吸收热量,故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减小。考点: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21.H=-2044kJ/mol【解析】【分析】(1)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4725.8kJ(2)根据氢气物质的量以及燃烧热、丙烷物质的量以及燃烧热,列式求出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3)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反应热也处于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加减。写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详解】(1)燃烧热是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根据题给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根据公式释放的热量为(3)已知:①②由盖斯定律可以知道,①+②H=-2044kJ/mo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2.H=-2044kJ/mol,得(可燃物)×其燃烧热,1mol和2mol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的燃烧热为,的燃烧热为【解析】【分析】(1).分析图象得到生成1mol水的焓变△H=-553.75KJ/mol,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注意物质聚集状态,对应量下的焓变;(2).根据熔沸点判断出常温下各物质状态,根据生成物与放出热量的关系,计算出反应热,再据此写出热化学方程式;(3).根据题干对CuCl、CuCl2、焓变、物质的量的描述书写化学方程式。【详解】(1).燃烧热是将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1molC3H8(g)燃烧,生成4molH2O(l),所以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
O(l)ΔH=-2215.0kJ/mol,;本题答案为:(2).因为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可判断室温时,AX3为液态,AX5为固态,生成1molAX5,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为:AX3(l)+X2(g)=AX5(s)△H=-123.8kJ•mol-1,本题正确答案是:AX3(l)+X2(g)=AX5(s)△H=-123.8kJ•mol-1;(3).该反应每消耗444.4kJ,放热,消耗,则放出热量4=177.6KJ,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6kJ/mol,本题正确答案是: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6kJ/mol。23.燃烧时产热量高,燃烧效率高【解析】【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C、H2的燃烧热,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注意燃烧热的特点(1mol可燃物),从燃料的热效率和环保角度去填写有关问题。【详解】(1)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C的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393.5KJmol-1。(2)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3)1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故应选择H2。相同质量的H2和CO,H2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所以选择H2做燃料,理由是:燃烧时产热量高,燃烧效率高。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还有:来源丰富、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24.(1)N2H4(l)+2H2O2(l)(2)408.815(3)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4)N2H4(g)+NO2(g)3/2N2(g)+2H2O(g)ΔH=-567.85kJ·mol-1
N2(g)+4H2O(g)ΔH=-1.63kJ·mol-1
,而1g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来源丰富、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解析】试题分析:(1)0.4molN2H4反应放热256.652kJ,则1molN2H4反应放热kJ=1.63kJ。(2)16gN2H4的n(N2H4)==0.5mol。由方程式知生成n(H2O)=0.5mol×4=2mol,则16gN2H4与H2O2生成H2O(l)放热为1.63kJ×0.5mol+2mol×44kJ·mol-1=408.815kJ。(3)产物为N2(g)和H2O,无污染。(4)由所提供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求解。考点: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5.(1)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8kJ·mol-1
(2)-93;(3)+227.7kJ·mol-1【解析】试题分析:(1)5g甲醇完全燃烧放出113.5kJ的热量,则1mol甲醇完全燃烧放出726.4kJ的热量。(2)ΔH=945kJ·mol-1+436kJ·mol-1×3-391kJ·mol-1×6=-93kJ·mol-1,所以a=-93。(3)①×2+②÷2-③÷2,得2C(石墨,s)+H2(g)考点: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6.(1)小于(2)小于(3)-286kJ·mol-1(4)放出1852C2H2(g)ΔH=+227.7kJ·mol-1。【解析】(1)该反应的ΔH<0,为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小于反应物能量总和。(2)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2kJ热量,由于液态水变为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故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小于572kJ。(3)标准燃烧热ΔH=-572-1-1
kJ·mol,=-286kJ·mol。2(4)反应过程(1)中,能量由低到高,反应吸收热量,反应过程(Ⅱ)中,能量由高到低,反应放出热量。反应过程(Ⅱ)中形成了4molH—O键,放出的热量为:4×463kJ=1852k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